□王晨雨
如何讓家訪事半功倍
□王晨雨
高中三年里,學生的學習任務是重中之重,而對于高中班主任而言,工作的重點就是引導學生高效學習,這就要求班主任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并根據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幫助他們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而班主任如果想了解學生課后的情況,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就是家訪。
經過閱讀相關資料及與有經驗的班主任交流,我明白家訪也是一門藝術,要讓家訪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就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根據我的經驗,家訪最忌諱就是時間倉促,沒有準備的家訪就等于沒有備課的教學。其實每次家訪就像是上課一樣,都需要老師提前設計談話流程。要事先安排好所談話題,計劃好所談的主要問題,并想好措辭,引導家長談話。從上一話題自然引出下一話題。整個家訪過程才能保證流暢,有重點,有收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主任在家訪前,要確定對于這位同學家訪的主要目的,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在這個基礎上去了解學生、家庭以及家長的基本情況。很多實例證明,當你想一個人接受你的談話,那就要做到足夠了解他,因為他會覺得你有親近感。學生的基本情況包括學生的性格、興趣愛好、個人特長、平時班級表現情況、課堂聽講情況、作業完成情況、學習成績、參與班集體活動情況等;家庭的基本情況包括:家庭住址、家庭成員、家庭環境、經濟收入等;家長情況包括家長職業、文化程度、性格愛好等。
如果對以上情況都做到了充分了解,班主任在和家長交談時,家長會感覺到這個班主任很用心且值得信賴,就會由衷地尊重這個班主任,談話交流時就會更用心,談的話題就會更多,班主任獲得的信息就會更多、更有意義。
每個家庭的情況會有所差別,有的家長比較年輕、有的家長比較溺愛孩子,有的家長只重視孩子的學習。所以班主任不能用同一種語氣、同一種思維模式、同一種主題去跟所有的家長談話。只有注意語言的藝術,才會使家訪事半功倍。
對于年輕的家長可以用較歡快的語氣交談;對于年長的家長可以先虛心請教,從他們身上學習教育孩子的方法;對于對孩子溺愛的家長,要暗示家長讓孩子學會獨立;對于對孩子要求苛刻的家長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們明白這樣教育孩子的危害性;對于重視孩子學習的家長,班主任要引導家長不要過度重視,給孩子造成壓力;對于對孩子學習漠不關心的家長,要讓他們知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渴望父母的關心。
及時做好家訪反思,這個經驗是我經歷一次失敗的家訪后總結出來的。雖然做家訪之前班主任已經擬定了問題與思路,但是在與家長交談過程中,信息的呈現是散亂的,需要班主任在家訪過后重新整合,才會有一個整體的清晰思路。根據這個思路,班主任再針對具體情況為這個學生量身定制解決問題的方案或學習建議等,這樣才會使家訪的效果事半功倍。
然而,每個家庭、每個家長以及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所差別,每次家訪都會遇到不同的境遇,并且每次家訪都可能會有不盡人意的地方,那就更需要班主任在家訪結束之后,不僅要整合談話的信息,還要進行反思,以便在下一次家訪時查缺補漏,或者在其他同學的家訪中借鑒一下。經過多次家訪之后,這些總結就會成為班主任家訪工作中最寶貴的經驗了。
家訪雖然繁雜,但是班主任可以通過家訪了解學生,了解家長,掌握具體情況,運用恰當的方式引導學生,使學生的學習效果達到最優化。班主任要重視家訪工作,使家訪成為班主任工作的一種重要方式。
(作者單位:廣東省中山市三鄉鎮小瑯環路桂山中學)

▲萬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