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社科聯學會部 宋小鳳
堅持正確方向服從服務大局不斷實現社科工作新發展
省社科聯學會部宋小鳳
習近平總書記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歷史和現實的高度、面向世界和面向未來的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戰略性、全局性的重大問題,是一篇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綱領性文獻,昭示著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迎來繁榮發展的新階段。社科聯是黨領導下的學術性人民團體,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努力把研究、思想、水準提升到新的水平,更好地服務文化大省建設,不斷推動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
第一,要準確把握根本遵循。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體現了意識形態領域嚴格的政治要求。要嚴守政治底線,堅持高舉旗幟、堅定方向、學術立場的內在統一。一是必須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馬克思主義既是哲學社會科學最核心的組成部分,又是哲學社會科學最根本的理論基礎。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自覺把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貫穿到哲學社會科學工作中,自覺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貫穿于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全過程。二是必須堅持黨性原則。哲學社會科學事業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中最根本的就是堅持正確方向和黨性原則。要自覺接受黨的領導,牢固樹立看齊意識,在重大原則問題上保持清醒和堅定,堅決貫徹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必須站穩學術立場。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要始終植根于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根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24字思路,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問題導向、聚焦人民實踐創造,體現“繼承性、民族性,原創性、時代性,系統性、專業性”的要求,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
第二,要正確認識學術導向。哲學社會科學同時還具有鮮明的學術屬性。要加強理論創新、堅持問題導向、弘揚學術精神,不斷增強哲學社會科學的生命力、創造力和感召力。一是加強理論創新。創新是哲學社會科學的本質和生命力所在,必須把握時代性、富于創造性。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理論創新品質,從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我國我省深化改革、經濟社會發展以及黨的建設等重大理論出發,提出新的理論框架、新的學術原理、新的思想觀點和新的話語表達。二是堅持問題導向。哲學社會科學只有回答好時代和實踐提出的問題,才能更好地體現自身價值和理論力量。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要把學術研究與現實關懷緊密相結合,緊扣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推進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科學闡釋事關改革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長遠性問題,提高研究的針對性、時效性和實用性,自覺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對策思路、決策參考和政策咨詢。三是弘揚學術精神。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需要有良好的學術精神。要遵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鼓勵不同學術流派、不同學術觀點的爭鳴和切磋,鼓勵專家學者在不同的學術領域成名成家成派。要引導社科工作者堅持嚴謹治學、實事求是、民主求實的學風,加強學術道德修養,堅守學術良知,維護學術尊嚴,努力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
第三,要不斷加強隊伍建設。著力發揮社會科學組織作用,加強哲學社會科學隊伍建設,著力調動社會科學工作者積極性。一方面,切實提高服務社科工作的水平。要要進一步履行好“組織、指導、管理和服務”職責,寓管理于服務,創新工作手段和活動載體,為社科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平臺。要密切同社科界專家、學者的聯系,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切實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把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努力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使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更好地發揮“思想庫”和“智囊團”作用。另一方面,高度重視社會科學隊伍建設。要重視哲學社會科學人才的培養、使用和引進,形成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人盡其才的良好機制,加快培養和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過硬、品德高尚、勇于創造的高素質人才隊伍。要切實加強社會科學隊伍建設,鼓勵和引導廣大社會科學工作者加強學習,注重修養,自覺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要重視發揮老專家、老學者的重要作用,加強中青年理論研究人才的培養,形成合理的社會科學人才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