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麗宏
發現美的生活,創造美的世界
——生活化的美術區域活動
文 徐麗宏
幼兒園美術區域是幼兒自主進行藝術創作的一個空間,幼兒在其中與多種多樣的材料進行交互作用。藝術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指南》中把發現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體驗生活中的美、創造美的生活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生活化的美術區域活動的挖掘和使用使得幼兒的創作更具生活性、藝術性。
美術區域活動 生活化
《指南》中指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泵佬g區域是幼兒自主進行藝術創作的重要場所,它的優勢和重要性日益凸顯??赏驗椴牧显O置上單一,忽視了幼兒的生活經驗而發揮不出其應有的效應,阻礙了美術區活動的深入開展。
這就需要我們將美術教育與幼兒生活緊密結合,源于幼兒的經驗生活,關注幼兒的現實生活,探尋幼兒的精神生活,讓美術教育回歸生活?!毒V要》指出:“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痹诿佬g區域中投放幼兒熟悉的生活材料和工具來開展創作活動,讓幼兒依靠自身的能力通過對各種材料的擺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尋找表現的形式。使美術區域活動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促進幼兒在不同的水平上獲得相應的發展。
1.源于經驗生活
幼兒作為幼小的個體,必須通過自己的操作、嘗試和體驗,積累經驗,建構新知。源于幼兒經驗生活的美術活動,孩子們更為感興趣,他們會調動全部的熱情和智慧去探索,去發現,去嘗試。
2.關注現實生活
幼兒的現實生活既是豐富多彩的,又是復雜變化的。由于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常常會遇到生活上的點滴體驗,也會遇到許多社會上的熱點、焦點問題,這些元素也常被幼兒用自己的方式來進行表現、表達。
3.追尋幼兒精神生活
在孩子的視野里,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花草、動物、身邊的萬物都是有生命,有情感的。要充分關注兒童的精神生活,指南中也提出:“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們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別于成人?!痹诿佬g區域活動中,選取與幼兒的生命律動合拍的對象,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心靈感受,才能讓美術回歸幼兒的童真。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自然、家庭、社會都是幼兒美術創作的寶貴資源。有效整合、挖掘資源,使活動更具生活性、藝術性。
1.喜歡自然界和生活中美的實物
美源于自然,源于生活。走進大自然,葉子、花卉等各種各樣的自然材料,其色彩、線條、形狀、質料等無處不是美。報紙、小木棍日常生活中的廢舊物品也是美術創作的奇特資源。
2.喜歡欣賞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和作品
藍印花布、桃花塢剪紙、蘇繡等別具一格的傳統工藝,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現代城市街景雕塑、現代建筑,蘊含了城市精神。把地域文化中的美術元素提煉出來,整合幼兒美術區域活動,使孩子們在了解地方文化的同時又提高了美術素養。
3.鼓勵幼兒在生活中細心觀察、體驗,為藝術活動積累經驗與素材
優秀的美術作品不僅是藝術化的生命感受,更是讓幼兒感知具體美術語匯和表達感受的良好素材。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欣賞,充分感受不同媒介、表現手法的不同效果及情感表現,讓美在心中內化、升華,從而提升審美情趣,提高審美素養。
《指南》指出:“提供豐富的便于幼兒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兒進行自主繪畫、手工等藝術活動?!北M可能集學、做、玩、啟、用為一體,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操作欲望,也為幼兒空間造型能力和藝術思維的發展奠定基礎,充分發揮主體性,大膽設想美、盡情表現美、精心召喚美的主動性,與美術活動融為一體。
在美術教育中,多嘗試運用不同的表現技法,如點畫、拓印畫、噴灑畫、吸附畫等趣味形式開展美術區域活動,采用靈活多變的方法,感知、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在美術區域中用自主選擇的表現方式和形式,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體現自我價值。
《指南》指出:“能用自己制作的美術作品布置環境、美化生活?!被顒邮倚枰铆h境布置來創造情境,幼兒能通過環境聯想與生活經驗相關的內容。理想的環境是能夠引發孩子主動學習。在區域中圍繞孩子近期感興趣的主題,不斷制作、更新,最后打造成主題環境。孩子的生活經驗就能夠更有效地建構。在區域活動中實現“動態環境布置”。
藝術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美術區域的創設則讓幼兒在寬松、愉快的環境中盡情發揮創造性思維,挖掘他們的創造潛能。生活化的美術區域活動內容的挖掘和使用使得幼兒的創作更具生活性、藝術性。
(江蘇省蘇州高新區天都幼兒園)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2]《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3]孔起英.《給幼兒園教師的101條建議——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