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帆(三亞學院 財經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
以三亞為中心的南海郵輪旅游產業鏈建設與展望
王一帆
(三亞學院 財經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摘 要]“三亞市政府同馬來西亞尋求郵輪旅游合作”以及“在鳳凰島組建自有品牌郵輪船隊”等一系列措施為三亞郵輪產業帶來快速發展的契機。通過分析我國以及三亞市郵輪旅游現狀,剖析以三亞為中心的南海郵輪產業鏈條的特點以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結合三亞市的旅游區位特點進一步研究分析后,再以南海郵輪產業鏈的建設提出展望。三亞市應積極建設郵輪全產業鏈條,開發地面旅游產品多維化,開辟始發郵輪航線,發揮其郵輪港口的噸位優勢,擴大陸空交通的運輸能力,積極發展三亞市經濟等方面來支撐三亞建設郵輪產業。
[關 鍵 詞]郵輪;郵輪產業;郵輪旅游;海上絲綢之路
郵輪旅游,是在傳統遠洋客輪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以海上大型旅游客船為旅游工具和主要目的地,以沿線港口為路上目的地和中轉地的一種旅游方式。據全球三大郵輪機構與組織( CLIA、ECC、PSA)的分析和預測,1990~2015 年間,郵輪乘客的年均增長率為7. 38%,是全球旅游業4%增長速度的2倍,郵輪旅游正逐漸被游客認可。
2006年歌詩達作為第一艘來到中國的郵輪,開啟了中國郵輪產業的發展。中國郵輪產業經過了近十年的迅速成長,消費者對郵輪度假的概念在漸漸成型,十年間中國部分郵輪母港初步建成,郵輪產業鏈條中下游產業區塊在逐步建立并向上游、中游延伸。郵輪市場處于升溫階段,造船企業的設計研發、生產建造以及設備裝配;郵輪公司的航線設計、市場推廣、購物娛樂以及電子商務;港口碼頭的港口與口岸服務、商貿活動等,一條完整的郵輪產業鏈將會帶動其上中下游產業的發展,郵輪產業的全鏈條發展為推動經濟增長帶來巨大動力,我國在郵輪旅游中的盲點較多,與成為一條完整的郵輪產業鏈還有很大的差距,郵輪旅游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目前全球郵輪市場中,郵輪旅游活動主要集中在加勒比海地區和地中海區域,從地區上分析其郵輪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其強大的經濟實力作支撐。我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并且身處在世界上第三大經濟圈即亞太地區,在一帶一路假設構想提出之后,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勢必會使得南部沿海經濟保持強勁發展的勢頭,近14億人口將是亞太地區最主要的客源市場。當然我國獨有的旅游資源也是世界郵輪的不可或缺的目的地,可以預見我國將成為新的郵輪旅游區。
地理位置優越、獨具魅力的東方文化、旅游資源豐富和潛力巨大的客源市場是亞洲郵輪市場的核心組成部分,也越來越受到郵輪公司的重視。在旅游業快速增長的背景下,中國發展郵輪經濟的時機日益成熟。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部分郵輪公司已經把目光投向了亞洲,主要是東南亞各國。中國作為服務業和旅游業迅速發展的國家更成為各大旅游公司關注的地區。許多郵輪公司已經在中國建立了辦事處和分公司。
我國郵輪旅游發展較晚。我國郵輪城市的發展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青島、大連、廈門、深圳、寧波、三亞和香港九個城市。這九個城市提出過建設郵輪母港的設想,并采取了郵輪碼頭建設實質性行動,然而目前建成的郵輪港口只有天津、上海、廈門、三亞和香港五個城市,其中天津、上海、廈門和香港有始發郵輪旅游航線,除香港以外的大陸地區始發母港郵輪航線較少,航行目的地大部分為日韓地區游輪航線,航行時間短,其中大部分為2-5天航程,經停港口少,價格相對較低。上述中國大陸8個港口中,經停港口郵輪比例較大。
郵輪產業是以現代服務為基礎的產業,同時涉及交通、海洋和旅游三個領域,郵輪產業的經濟效益涵蓋了運輸經濟、航運經濟、海洋經濟、港口經濟和旅游經濟。我國郵輪產業口主要業務集中在港口服務以及入境接待等初級郵輪產業階段,在船舶制造技術以及維修技術服務等上游產業區域處于弱勢地位,對于合理且盈利的游輪旅游航線的設計和運營經驗十分缺少。
(一)不可復制的區位地理資源
自然地理資源是城市發展的外部因素,但城市的發展壯大過程中,自然地理資源是起到決定性的重要因素。海南島熱帶和亞熱帶氣候使得其具有冬暖夏涼的氣候優勢,使得海南島在地域遼闊的中國領土內獨具一格,三亞位于海南島最南端,其優越的氣候和物產使得三亞的旅游業迅速發展,全國旅游均進入淡季的11月至次年4月正是其旅游旺季,同時隨著游客逐漸對熱帶氣候的有了正確的認知,對于熱帶旅游而言,不存在明顯的旅游淡季,全年均適宜作為出游目的地。優越的環境使得三亞港口全年均可作為始發港口或經停港口,三亞市獨有的冬季氣候條件,使得三亞成為冬季郵輪航線的重要停靠點。
(二)得天獨厚的優良港口
港口條件是發展郵輪旅游的基礎,港口的吞吐量和噸位直接影響可接待郵輪的數量和等級。三亞市的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海陸環境。嘉年華、皇家加勒比以及麗星等世界知名的大郵輪公司紛紛選擇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鳳凰島國際郵輪二期工程進行過程中,亞洲最大郵輪——13.8萬噸級的“海洋航行者”號郵輪成功停靠三亞港口,是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的吞吐能力提升的有力證明,開通了數條經停三亞的航線。若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二期碼頭建成后,包括新建3萬噸級和10萬噸級碼頭各1個,15萬噸級碼頭2個及25萬噸級碼頭1個,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將能同時停靠6艘3萬-25萬噸級的國際郵輪。高噸位的挺高碼頭為三亞市的未來郵輪旅游的發展夯實了堅實的根基。
(三)到港口郵輪均為經停補給
三亞市由于其獨有的地位位置優勢,是途徑東南亞國家航線上的補給站,鳳凰島國際郵輪港截至目前共接待380多個航次的國際郵輪,為三亞向世界展現其特色提供了很好的條件。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主要是為經停郵輪提供補給或短時參觀,而目前我國有建成可以投入使用的郵輪母港有天津、上海、廈門、三亞和香港五個城市,其中天津、上海、廈門和香港有始發郵輪旅游航線,其中只有三亞市港口接待的均為經停郵輪,無始發航線。
(一)處于產業鏈發展前期
郵輪產業鏈條包括從上游產業區塊研發設計如船舶制造、維修保養等;中游產業運營區塊包括物流運輸、航線設計、休閑娛樂;以及教育培訓、公共交通、金融保險等下游衍生產業區塊三個主要部分。產業規模化鏈條化可以極大的提升區域競爭力,體現其競爭優勢。目前雖然中國具備了建造各種船舶的經驗,但由于豪華郵輪在資金、技術和設計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尚不具備建造豪華郵輪的能力,也就是說無論是我國還是三亞,都在郵輪產業上游區域均處于空白。
目前三亞市無郵輪公司設立辦事處或分公司,郵輪產業的運營需要通過郵輪公司來進行,郵輪公司的集聚即良好的郵輪母港或掛靠港能夠吸引更多的郵輪公司停靠。多艘郵輪的集聚能大大地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三亞市目前在郵輪產業下游區域也處于空白階段。
三亞目前的郵輪產業主要以以港口為集聚點,向郵輪或郵輪游客提供服務的賓館、餐飲、交通、物流、代理、景區和金融等相關機構或各類產業的結合。主要集中在郵輪產業的中游區域提供服務為主。
(二)旅游產品類型單一
三亞市目前擁有國家3A級以上旅游景區10處,其中5A級旅游景區2處,優秀旅游資源少并且各旅游景區風格趨同,可以依托的景區較少。熱帶風情是三亞獨有特色,但僅僅依靠熱帶風情會降低對具有消費能力的游客的二次吸引。2013年主要城市接待外國過夜游客人數前三名的國家為俄羅斯、韓國、美國,分別占總人數的30%、6%、4%。而主要東南亞國家占總人口比例為6%,可見三亞市的旅游資源集中于熱帶風情,沒有區別于東南亞國家的旅游特色,對于處于相同地理氣候環境的國家三亞市的旅游資源并不具有國際吸引力。
(三)經濟總量制約郵輪發展
郵輪作為高消費的旅游方式,需要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撐,我國整體經濟實力跨速增長,但是三亞市整體經濟實力不容樂觀。2014年三亞市全年GDP為400億元,排在全國205位。與2014年GDP實現1005億元的海口市相比相差甚遠,三亞市的經濟總量有限,發展后勁不足。
(四)陸空交通運輸能力不足
2015年預計全年吞吐量為1600萬人次。三亞市目前正對鳳凰機場進行三期擴建工程建設,三亞鳳凰國際機場是國務院批準的國際航空口岸的機場之一,2016年底將全面完成三期擴建工程,屆時航站樓面積將達到10萬平方米,停機位增至70個,滿足年旅客吞吐量2000萬人次的保障需求。建設國際化旅游島的最終目標,和國際都市相比2000萬人處于運輸能力的中低水平階段,三亞機場的吞吐量仍需擴大。此外三亞市公路交通路線設計不規范,部分機動車同電動車車道未分開,道路橋梁流量小,市民對于交通運輸規章制度不理解不配合等問題極大的阻礙了三亞市公路交通的運輸能力,
(一)開發母港郵輪航線
郵輪母港城市是有郵輪產業鏈的陸地大本營,以美國邁阿密為例,有15個國際郵輪公司的總部設立在其行政區域,解決大量就業人口的同時帶動了當地資源補給鏈條建設,使得中小型旅游企業參與其中并且培養了大量的郵輪服務人員,成為世界郵輪產業的中心。
三亞市目前作為南海地區的唯一具備建成的具有母港發展潛力的港口城市,利用整體郵輪產業快速增長的勢頭,建設郵輪產業鏈可以作為三亞打造海上絲綢之路一新的戰略支點。三亞應抓住機遇,積極開辟合理且盈利的母港始發航線,發揮郵輪母港的對于地區經濟的帶動作用。
母港郵輪航線應充分利用三亞市的地理區位優勢,開辟東南亞國家的航線,三亞市同其他母港相比具有航線短、費用低、易吸引游客的優勢,而東南亞國家如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一直是國內居民訪問傳統出境旅游目的地。對中國大陸居民具有強大吸引力的國家或地區擁有完善的郵輪接待設施和服務條件,因而會成為吸引國內居民通過郵輪方式到訪的旅游目的地。除了開發至傳統旅游目的地的航線外,東南亞其他地區如越南、緬甸等隨著對中國居民簽證的放開,勢必會成為新的旅游目的地。
(二)提升陸空運輸運載能力
利用三亞航空動力資源與海上郵輪資源實現海空聯動,充分利用三亞已經成熟的熱帶旅游服務鏈條,實現三亞旅游資源結構優化配置。島內的陸運交通網絡建設可以減少郵輪游客的時間成本,對于經停三亞港口的郵輪的游客來說,節省的時間成本可以進一步將過境游客的消費能力留在三亞市旅游市場,帶動全市旅游經濟發展。
另外,應該加強對三亞市航空運力的開發。由于海南島和大陸地區的交通運輸除空運可以直接對接以外,只有港口輪渡進行公路和鐵路的對接,輪渡輪船裝載量有限,航行次數固定,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海南島旅游業的發展,從而航空港尤其是大型的國際航空港的建設尤為重要。三亞市目前正對鳳凰機場進行三期擴建工程建設,三亞鳳凰國際機場是國務院批準的國際航空口岸的機場之一,2016年底將全面完成三期擴建工程,屆時航站樓面積將達到10萬平方米,停機位增至70個,滿足年旅客吞吐量2000萬人次的保障,需求2015年預計全年吞吐量為1600萬人次。
(三)提升軟實力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不單包括交通道路、服務設施等硬件設備,還包括相關服務人員的軟實力,在郵輪服務人員培養方面。三亞市應建立郵輪產業發展和培養郵輪專業人才互相促進的模式,郵輪旅游業對其服務人員的要求頗高,郵輪專業人才培養周期較長,可以立足三亞轄區內優秀院校人才培養和產業鏈條齊頭并進。
(四)擴展旅游企業運轉能力
郵輪航線的制定以及相關的服務需要旅游企業來運轉和接納,旅游企業不單包括旅行服務社,還包括酒店、娛樂、飲食、通訊、物流等一系列為旅游提供服務的企業。當然這類企業的良好運轉離不開政府宏觀上和微觀上的支持,政府應出臺有關稅收政策等優惠政策來扶持和鼓勵旅游企業的更新和發展,不斷提升旅游企業的管理和運營能力,從而可以提高其提供服務的質量,來吸引更多游客實現良性循環。
在政府鼓勵的同時應出臺合理的可持續發展的規章制度和計劃方案,立足失去長遠發展進行合理規劃,確保旅游鏈條相互配合、順暢運營,在整體旅游資源規劃上用建立除具有特色的熱帶風情旅游景區來實現多樣化發展,最終實現郵輪產業鏈條和陸地旅游產業鏈條的對接,實現旅游資源的優化配置。
三亞市其獨有的地理位置優勢,具有不可復制不可替代的特點。三亞市應抓住建設海上絲綢之路的機會,積極同周邊國家建立合作
關系,開發三亞市始發母港郵輪航線,政府應當合理規劃整體產業鏈條的發展,鼓勵和扶持郵輪企業在三亞扎根,帶動三亞市郵輪行業的發展,為三亞市的經濟增長創造新增長點和強勁動力。
【參考文獻】
[1]中國旅游統計年鑒及其副本[z]. 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 2014.
[2]蔡曉霞,牛亞菲,韋智超. 我國郵輪產業發展潛力測度研究[J]. 發展研究, 2010, (8): 62-66.
[3]王諾.郵輪經濟:郵輪管理·郵輪碼頭·郵輪產業[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21-22.
[4]吳明華.中國郵輪經濟蓄勢待發[J].中國經貿,2009,(4).
[5]劉軍.規制視角的中國郵輪(旅游)母港發展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6]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游艇分會. 2011-2012中國郵輪發展報告[M].上海: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2012:29-50.
[7]張言慶,馬波,劉濤.國際郵輪旅游市場特征及中國展望[J].旅游論壇, 2010, (8):468 -472.
[8]孫曉東,馮學鋼.中國郵輪旅游產業研究現狀與展望[J].旅游學刊,2012,(2): 101- 112.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16)01-020-05
[收稿日期]2016-02-11
[作者簡介]王一帆(1990-),女, 黑龍江鶴崗人,三亞學院財經學院,碩士,從事審計學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