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波●
江蘇省響水中學 (224600)
?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開展
錢 波●
江蘇省響水中學 (224600)
高中教學階段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要求逐漸升高,高中數學教學也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思維,提高數學學習能力為教學目標,讓學生在課堂中進步,在課堂中提高.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是新時期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新型教學理念,是主體教學與自主探究教學相輔相成的促進性教學措施,高中數學教學過程要不斷深化學案導學教學過程,促進學生不斷提高數學學習能力,拓寬數學理論應用思維.
高中數學;學案導學;開展
當前,高中數學教學理念仍然沉浸在應試教育的功利化氛圍之中,高中數學教師在課堂上常常以教師為教學主體角色,向學生們單向傳授數學課程知識,使得學生的學習惰性進一步顯性化,數學課堂的自主探究型越來越差.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不斷貫徹學案導學教學理念,強化學生的數學課堂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充分發揮數學自主探究意識功能與作用,提升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功效性.
教學情境是打開學生學習興趣,激發課堂教學氣氛的有效教學輔助工具,高中數學教師要充分整合教學資源,探討新型有效教學措施,有效搭建情境教學平臺,創建學案教學情境,讓學生們在學案情境中了解課堂內容,掌握數學概念與知識點,形成知識理論框架,強化數學理性邏輯意識,提升數學教學課堂的功效性.在傳統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往往迫于高中考試要求的成績標準與壓力,教學過程逐漸趨于單一化、模式化與理論傳授化,一味地向學生整體進行壓迫式理論教學,強制性地要求學生們“死記硬背”,記住教學重難點.高中生的文化課程任務量較大,學習壓力不堪重負,且教師無法注重學生的知識學習狀態變化,忽視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與教學主體功能潛力的挖掘與開發.筆者根據當前高中數學教學課堂狀態發現,大部分教師在課堂上采用板書的形式將書本上的教學例題抄寫到黑板上,繼而向學生們講解知識點,教學任務的實踐目的性和功利性較強,不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課堂知識掌握狀況.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面臨著更加嚴格的教學要求,因此數學教師要在課堂上不斷深化“學案情景導入”教學理念,逐步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興趣與欲望,讓學生們在情境激發下,根據高效教學學案,針對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與困難進行自主探究,逐步奠定數學課堂知識基礎.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數學教材必修一第三章《函數模型及其應用》的教學過程中,我在課堂上先通過籃球得分分數分布、足球點球進球率等與高中生生活情境密切相關的教學案例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與教學氛圍的營造過程.同時,我還為學生們精心設計了教學引導環節,根據高中生現有的數學學習能力進行學案布置與設計,爭取做到教學重點與疑難點的面面俱到,讓每一學生在學案情境的興趣激發下進行知識點的拓展與深化.在此教學模式下,學生對于函數模型的理解形成了初步的意識體系,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聯系函數理念進行模型搭建與開發,利用函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高中生經過初中學習階段,在數學思維的完整性與發散性上已經得到程度性進展與提高,但是高中數學教學內容相比于初中數學教材,偏于抽象化與應用化,從而高中生在數學課堂上常常面對各種各樣的學習困難與疑問,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利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自主學習的優勢,并針對高中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習盲目性明顯的教學問題進行學案補充導入,完善學案導學教學模式體系,優化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結構.教師可以在學案補充導學教學過程中發揮好教學引導者的角色功能,在以學生自學為主的教學主體趨勢下,進行輔助指導,補充教材中所不能準確解釋的抽象知識點.學案補充導入教學環節也使得教師能夠順利完成教學重點與難點的區分,讓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緊抓重點”,強化對重點知識點的掌握與運用.學生在學案補充導入教學模式的熏陶與潛移默化下,對高中數學學習內容也準確形成了清晰的學習方向、學習脈絡與學習思路,在各章節內容之間能夠形成連接點,逐步形成知識框架.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數學教材必修二第三章《直線與方程》之《直線的交點坐標與距離公式》的教學過程中,我首先分析教材的內容布置與提醒搭配,發現教材在直線交點坐標、距離公式與實際生活問題的聯系性較差,使得學生只能夠對直線距離、交點坐標進行模式化計算,而對實際生活問題缺乏數學理論思考,對數學理論的實踐應用思維逐步被弱化.因此,我在本節數學課堂上,在學案上適當添加了數學實踐應用題,應用題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靈活性,將學生的思考范圍從教材中抽離出來,逐步強化數學實踐思維與實際應用能力.
高中數學的教學目標不僅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要強化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能力,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完善學生的綜合素質.高中生在數學課堂上存在較大的學習個體差異性,使得教師在既定教學任務下不能夠針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教學調整,把控整體教學節奏,無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解決數學問題.因此,教師要在數學課堂上應用學案合作導學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們組成合作學習小組,對學案進行合作剖析與探究,思維靈活性較強的學生幫助數學學習成績稍差的學生解決數學疑問與困惑,實現教學整體的進步與提高.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數學教材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數》之《三角函數的圖象與性質》的教學過程中,我讓合作小組中的每一位學生在學案中進行任務分配,例如畫圖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函數圖象描繪,表格分析能力強的學生進行函數數據表格的繪制等等,在此教學模式下將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功能最大化.
高中數學教學過程要保持連貫性,讓每一位學生獲得相應程度的進步,教師要靈活運用學案導學教學措施,提高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希望本文的論述能夠給廣大的高中數學教師一點啟發,進而更好地投身于高中數學的教學之中!
[1]孫小明.“高中數學學案導學法”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J].數學通訊,2010,12(17):56-57.
[2]鄧再書.高中數學“學案”教學法[J].吉林教育,2012,9(10):100-101.
G632
B
1008-0333(2016)24-0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