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雯
【摘要】 多媒體技術,是在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其具有聲音、圖片、文字、視頻、圖形、動畫和圖像等多種信息處理功能,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中。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對會展空間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保證會展空間的美觀性,給人以視覺享受。現就多媒體技術的特點與類型進行分析,總結其在會展空間中的應用與發展。
【關鍵詞】 多媒體技術 會展空間 應用與發展
從字面來看,會展空間由會展和空間,兩個名詞組成。而就會展空間本質意義來說,其是指專業設計領域。要想提高會展空間設計水平,就必須運用現代技術。在多媒體技術日益完善的背景下,給會展空間設計帶來全新機遇。利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為人們展現色彩斑斕的奇觀,在特殊效果的處理下,讓人有種身臨其境之感。
一、多媒體技術的特點
鑒于多媒體技術可整合動畫、視頻、圖形及文字等多種信息,故致使多媒體技術具備如下四個特點:
1、娛樂性。多媒體技術集合了多種技術,可實現互動雙向信息交流。傳遞信息過程中,實現“圖像、聲文”并茂,給人生動活潑之感,故具備娛樂性特征。而經過多媒體技術處理后,觀眾可依據自身興趣、喜好和需要進行信息選擇。2、實時性。盡管多媒體技術整合多種信息,并實施信息集中運算處理,但多媒體系統仍可對信息及時處理。可見多媒體系統反應速度十分快,這種情況下,可實現聲音與視頻圖像同步傳遞,而且能夠依據觀眾需求及時做出反應故,多媒體具備實時性特征。3、集成性。多媒體技術的載體是計算機,利用計算機整合文本、圖形、聲音、視頻、動畫和圖像等多種信息,實施綜合運算處理。多媒體技術整合后的信息,既保留了原有媒體優勢,又運用多渠道對信息進行統一加工、存儲和采集處理,從而滿足觀眾對信息的需求。4、交互性。多媒體技術的又一特點是交互性。用戶是多媒體信息交互性的主體,用戶可以利用多媒體檢索、標引、存儲、著錄和加工信息。與以往信息交流媒體相比,多媒體技術改變了觀眾單向、被動的接收媒體信息,而是使他們依據自身想法,主動接收和篩選信息,對觀看內容可進行自主選擇,從而實現人與機器間的互動交流。
二、多媒體技術的類型
目前多媒體技術類型多種多樣,根據市場表現形式,對多媒體技術進行劃分,可分為四種類型。
1、電、聲、光類型。此類型在大型會展開、閉幕式典禮等活動中應用較為廣泛。電,指的是電子特效。聲,指的是會展現場的音效聲響。光,既包括照明燈光,又包括燈光特效。常見的有光導纖維、激光、新型LED燈光及目前被廣泛應用的冷焰火等。電、聲、光的完美結合,讓觀眾在聽覺和視覺方面產生震撼。
2、交互式類型。交互式類型多媒體技術,是結合多媒體技術交互性特點研發的。此類型多媒體技術,不僅為觀眾呈現唯美的畫面,還強調與多媒體間的互動。多媒體種類中,交互式多媒體占有較大比例,且備受觀眾喜愛。該類型包括電子交互、展示平臺及互動游戲體驗等形式。例如,模擬城市漫游、多點觸控系統等。
3、演示式類型。演示式多媒體技術,實質上是一種多媒體系統。在特制的“布景箱”中,投影拍攝的物、人等虛幻影像,使其與“布景箱”中的景觀造型、實體模型相互匹配,從而進行故事演繹。
4、顯示終端。所謂的顯示終端,指的是等離子液晶顯示、多媒體會議室設備、天穹幕、霧化屏及球幕等。其中多幕投影在會展空間中應用較為廣泛,包括異形幕空間顯示系統、環幕投影系統、U型幕背投系統及多通道無縫拼接系統等。
三、多媒體技術在會展空間中的應用
會展,指的是大型活動、展覽、會議等集體性非商業、商業活動的簡稱。而會展空間,則是指上述活動所用的空間。鑒于會展空間屬于專業設計領域,故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其中,可促進會展空間品質的提升,提高會展空間設計的藝術效果。
1、構建虛擬場景。目前,多媒體技術在各個領域中受到廣泛應用。尤其是會展空間。虛擬場景作為會展空間的一個組成部分,多媒體技術也被應用其中。虛擬場景具有可變、生動、形象特征。可為觀眾提供多方面感受,包括嗅覺、視覺、觸覺和聽覺等。構建虛擬場景,可讓觀眾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激發觀眾對會展空間的參觀興趣。構建虛擬場景,主要應用的是多媒體技術中的幻影成像技術。該技術主要運用官學錯覺機理,把會展空間中的真實布景和展品與馬斯克攝像技術拍攝的影像完美融合。依據設計腳本,對情境發展過程進行演示,并利用電、光、聲多媒體技術增加特殊效果,以使整個情境過程變幻莫測、真假難辨,具有較強的仿真性,從而讓觀眾有種“穿越時空”之感。利用多媒體技術構建虛擬場景,已經被應用于多種會展空間設計,如中國園林博物館中的寄暢園景觀及濟南戰役紀念館中的“濟南解放全景壁畫”等空間設計。
2、多媒體技術在動感影院中的應用。立體動感影院的典型代表是3D和4D影院。而就立體動感影院設計來說,就應用了多媒體技術,該設計應用的是多媒體技術中的機械控制技術、投影技術等。3D影院,一般是把建筑物墻體當成背景幕布,然后在幕布上投射投影,最后運用多媒體技術中的聲、電、光多媒體技術,對整個空間場景燈光及特效進行控制,進而讓空間氣氛不斷發生變化。4D影院除運用上述3D影院特效外,還增加了通風口、投影背景墻及觀眾座椅等組件,并利用電子技術對其控制,使會展空間內容不斷發生變化,全方位的向觀眾展示,增加了視覺真實感受效果。
3、多媒體技術在網絡虛擬會展空間的應用。網絡虛擬會展空間的載體是網絡平臺,中心以客戶為主,道具以展示內容為主,向觀眾提供一個可切身體驗的虛擬空間。與傳統網頁形式會展空間相比,并不單純是利用音樂、文字、圖片和視頻進行簡單展示,而是根據人們心理和生理,設計出虛擬“游戲”空間,讓網絡體驗者在心理方面有種獨特感受。因體驗者教育背景和生活環境存在一定差異,故他們在體驗網絡虛擬空間時,產生的心理體驗也各不相同。人作為獨立個體,對各種事物的感官也有自己獨特的印象和認知,如莎士比亞所說的,“一千個讀者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雖然傳統會展空間設計,已經增加了多媒體交互設施,但這種會展空間設計效果,是以往會展空間設計無法媲美的。利用多媒體技術創造網絡虛擬會展空間,不僅可以節約物力、人力資源,還可讓體驗者體驗到虛擬世界的夢幻感。
4、多媒體技術在展覽館中的應用。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豐富了會展空間設計,讓人們體驗到獨特的會展空間,從而切身感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好處。展覽館中運用的多媒體技術,主要包括空氣投影系統、全息成像系統、環幕、等離子液晶顯示及大屏幕等。2010年上海世博會各個展覽館中,運用到大量的多媒體技術,據統計,其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所占比例超過60%[1]。例如,臺灣館的4D影像全天域劇場、中國船舶館中的大型環幕劇場、巴西館中的360度環形熒幕展示的巴西風情及韓國館中的三維電視機等。另外,影視全息技術、幻影成像技術及聲電光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人們展示了更具藝術特征的作品,例如,動畫版《清明上河圖》、日本產業館中對自然循環的講述等。
5、多媒體技術在展覽館和博物館中的應用。會展空間的兩種重要表現形式是展覽館和博物館。在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博物館及展覽館,不僅是展示靜態的作品,而是增加展覽的動態效果,使展品變得包羅萬象。展覽館和博物館中,運用的多媒體技術,主要是交互式多媒體技術。通過運用該技術,激發了觀眾的參觀興趣,更好地發揮教育作用。例如,我國建造的園林博物館等。利用多媒體技術,實現了現代多媒體技術與傳統陳列方式的完美融合,構建了互動性、參與性強的會展空間,從而讓體驗者領略到了園林科普教育。
總結: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讓會展空間設計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也在逐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當今社會,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各個領域中受到高度重視。利用多媒體技術設計會展空間時,既可以減少人力物力資源浪費,又可實現環保目標。多媒體技術的諸多優勢,必將使其成為會展空間設計未來發展主要趨勢。
參 考 文 獻
[1]胡諧.簡析會展空間中的互動媒體技術[J].藝海,2013,(7):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