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李仙根年譜簡編

2016-04-13 03:43:21胡傳淮陳名揚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6年1期
關鍵詞:清代

胡傳淮,陳名揚

(1.蓬溪縣政協,四川蓬溪 629100;2.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浙江寧波315211)

?

李仙根年譜簡編

胡傳淮1,陳名揚2

(1.蓬溪縣政協,四川蓬溪629100;2.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浙江寧波315211)

摘要:李仙根,清初四川遂寧人,著名外交家、書法家、史學家和文學家,一代帝師,清代巴蜀唯一一位榜眼,遂寧歷史上科名最高者。出使安南,不辱使命。官至戶部侍郎,政績卓著,康熙贊“李仙根辦事有才”。我們在主編《榜眼李仙根》一書時,搜集了不少史料,故草創此簡譜,以補李仙根無年譜之闕。

關鍵詞:清代;榜眼;李仙根;行跡;年譜

陳名揚(1991-),男,四川船山人,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史研究。

李仙根(1621—1690),名之欽,字子靜,號南津,榜名仙根。清初四川遂寧人,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外交家。仙根自幼以“崇實”為幟志,以天下為己任。清順治十八年(1661)辛丑科榜眼,歷任弘文院編修、國子監司業、秘書院侍讀、宣諭安南正使、國子監祭酒、康熙庚戌科武會試總裁、經筵講官、日講官、起居注官、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太宗文皇帝實錄》副總裁、鴻臚寺少卿、左副都御史、明史纂修官、戶部右侍郎、光祿寺少卿。

李仙根的人生“三起三落”,卻一貫泰然自若。居廟堂之高時,“言事率持大體”,以秉直著,內傳“有骨氣”,每當朝議盡展“中川風骨”。心系民生,提倡與民惠政,曾為無辜受三藩案誅連者平反,“全活萬人”。處江湖之遠時,重教隆佛;興修蘇州廟學,澤惠東南。

李仙根為四川入清后獲鼎甲的第一人,亦為有清一代巴蜀地區唯一一位榜眼,遂寧歷史上科名最高者。仙根為一代外交名臣,曾于康熙七年(1668)到康熙八年(1669)奉使安南,不辱使命,平靖邊事,纂《安南使事紀要》四卷。仙根為有清一代首批經筵講官和起居注官,乃一代帝師,與熊賜履、陳廷敬、張玉書、嚴我斯等漢族官員為儒化清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仙根為一代書法家,“日書徑二尺字,觀者驚為神。”

李仙根成就卓著,聲名遠播。康熙帝評之曰“李仙根辦事有才”;清文淵閣大學士、《康熙字典》總裁官陳廷敬贊之云“千古風流讓蜀人”;康熙狀元、禮部侍郎嚴我斯稱其曰“如君赫赫垂千秋”;清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張鵬翮言仙根“以天下為己任”。

民國十六年(1927)遂寧李久齊、李道清重修之《遂寧李氏族譜》載:遂寧李氏,原籍湖北麻城,明代始遷居蜀中遂寧。其家族中,以李實、李仙根父子成就最大,名聲最響,他們將遂寧李氏家族推向了頂峰。清代大詩人張問陶在《延錄齋敘》中云:“自故戶部侍郎李公仙根以文學顯康熙中,而遂寧之李聞天下。”遂寧李氏家族由耕讀之家,成為科第仕宦世家。

入川第一世祖李志高,李仙根天祖,明代由楚攜家入蜀,遷遂寧縣安仁里下縣壩,繼遷下安里之四方山。第二世李茂華,李仙根高祖,由四方山遷遂寧南郭學宮之后居住。第三世李桂元(一作元桂),李仙根曾祖,字石泉,明嘉靖時庠序,善書法。第四世李友松,李仙根之祖,字鶴來,亦入邑文庠,少通經義,善書法,精醫術。第五世李實(1597—1674),李仙根之父,字如石,別號鏡庵。早年在家課館從教;崇禎十六年(1643)舉進士,授吳縣(今蘇州市)知縣,有政聲。順治二年(1645)辭官居長洲清江里,杜門著書,精研小學、經學及佛老雜學。著述甚豐,為明末語言學家,所撰《蜀語》,為研究四川方言專著,頗有學術價值。

母呂氏,南明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呂大器之女、明末詩書畫大家呂潛之妹。夫人:王氏,陳氏。明天啟元年(1621)辛酉一歲

六月二十日,李仙根出生于四川省潼川府遂寧縣學宮前南津橋。李嗣業《鏡庵公紀譜略》載:“李氏舊籍河南,宋南渡避金亂,遷湖廣黃州府麻城縣孝感鄉。自明初遠祖志高公攜家入蜀,徙東川遂寧縣之安仁里下縣壩;繼遷邑南下安里之四方山;至二世祖茂華公又遷邑南郭學宮之后居焉。嘉靖時,三世祖桂元公復卜尋于學宮前,遂家于此。”民國本《李氏族譜》載:仙根“生于明末天啟辛酉年六月二十日子時,系遂邑南郭學宮前南津橋生焉。”

李仙根居長,弟八:之明、之平、之弦、之慎、之中、之綿、之治、之槃。

天啟四年(1624)甲子四歲

李仙根外祖父呂大器參加四川鄉試,中舉人。崇禎元年(1628)戊辰八歲

李仙根入遂寧縣學,工書善文,才華橫溢,號“高才生”。深受外祖父呂大器器重。仙根遠志自幼顯露,為文作書,尤有天下襟懷。儲大文《戶部右侍郎李公家傳》載:“公八歲,善屬文、工書,補博士弟子,號高才生。從外祖督東川,公嘗曰:‘子靜氣甚別,終成吾家宅相’,深器之。”

外祖父呂大器中進士。崇禎九年(1636)丙子十六歲

李仙根父李實中舉。

崇禎九年(1637)丁丑十七歲

呂大器告假居家,張獻忠分兵襲攻遂寧,大器協助縣令任賓臣抗之。

崇禎十四年(1641)辛巳二十一歲

呂大器升任右僉都御使,巡撫甘肅。揭露總兵柴時華的不法行為,柴時華被去職,竟引烏斯藏蕃軍來犯。大器令王世寵征討,柴時華戰敗,自焚而死。

崇禎十五年(1642)壬午二十二歲

三月,呂大器升任兵部右侍郎。詔令大器以本官兼右僉都御史,總督保定、山東、河北軍務。這期間,李自成軍大規模殲滅明軍,明王朝岌岌可危。大器及諸將馳援扼守北京順義牛欄山。總督趙光抃集合諸鎮軍隊大戰于螺山,大敗,只有大器所部無失。是年,舅父呂潛中舉人。

崇禎十六年(1643)癸未二十三歲

李實進士及第,任長洲縣知縣,兼攝吳縣事。有惠政,威望甚高。《戶部右侍郎李公家傳》載李仙根“父如石公,前癸未進士,知長洲縣,有惠政,民德之。”

五月,保定地區解除戒嚴后,于江西、湖廣、應天(南京)、安慶特設總督,督所駐九江,呂大器任總督。此時,湖北地失,武昌城陷,左良玉駐軍九江稱病不進,疑大器有兼并自己的意圖,而與大器不和。大器覺知后,乃親到良玉床前慰勞,使其疑心消解。這時,農民起義軍張獻忠進兵湖南,陷袁州、吉安,大器遣部將與良玉軍破獻忠于樟樹鎮,復占峽江、永新二郡。

是年,呂潛中進士,官行人,授太常博士。

崇禎十七年(1644)甲申二十四歲

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死,明朝滅亡。南京大臣議立國君,呂大器奔南京,與錢謙益等主張擁立潞王朱常淓未果,累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兵部尚書為史可法),因彈劾馬士英而罷官。呂潛奉母寓于浙江省之苕溪(今湖州市),復流寓揚州。

李實不再攝吳縣知縣。

清順治二年(1645)乙酉二十五歲

五月,李實去官,隱居于蘇州上清江,以授課為業。秋,李仙根與母親二人從四川來到父李實隱居處一起生活。《國朝鼎甲徵信錄》載李實“甲申變后,隱于上清江,教授生徒,躬耕自給,人比之陶靖節。”乾隆本《元和縣志》載:“父實,崇禎癸未進士,為長洲縣令。而仙根留蜀養母,會張獻忠破蜀,所至屠滅,仙根乃奉母奔吳。時父已去官隱吳淞,仙根灌園操作,負米以養。”

是年,明宗室唐王朱聿鍵即位,是為隆武帝,召呂大器為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因道路不通,汀州失守,大器乃奔廣東。

數年后,清政府平定四川,李仙根受父命歸蜀省墓。《國朝鼎甲徵信錄》載:“仙根少隨其父官于吳,遇國變不能歸蜀,僦居錦帆涇側,館鄉間柴氏。柴氏子世俊,夢入玉京試得狀頭,師得榜眼,以告仙根。仙根心喜自負,因拆榜眼二字之半,合為根字,改今名,仍回原籍應舉。”

順治三年(1646)丙午二十六歲

八月,呂大器與兩廣總督丁魁楚、廣西巡撫瞿式耜等擁立永明王(桂王)朱由榔監國,后即位廣東肇慶(是為永歷帝)。大器以原官掌兵部。十月,為大學士,不久進少傅,盡督西南諸軍。

是年,由于澇災,李實從上清港移居蘇州葑門外之雙塔。

順治五年(1648)戊子二十八歲

明宗室朱容藩自稱楚世子,于夔州建行臺,稱制封拜。呂大器以大學士督師征討朱容藩。

順治六年(1649)己丑二十九歲

呂大器行至思南(今貴州省境內)得疾,于都勻病逝,終年63歲。永歷帝謚大器“文肅”,祀賢祠。撰有《東川文集》、《撫甘督楚疏稿》。《明史》卷二七九有《呂大器傳》。

呂潛聞父病逝都勻,繼遭母喪。身逢亂世,江流離遷,嘗盡人世間瑣尾之苦。因蜀道險遠,逢滇黔之亂,實難歸葬,往來湖州與揚州之間前后達40余年。

十一月十七日,撰《李仙根傳》的張鵬翮出生。順治十一年(1654)甲午三十四歲

四月廿四日,四川在閬中貢院舉行甲午科鄉試,主考官為戶部主事李宗孔。李仙根應考,中舉人。《上元縣志》載,曾任四川學政的薛良朋閱仙根文章時嘆曰:“此鼎甲才也。”

順治十八年(1661)辛丑四十一歲

辛丑會試,主考官為內閣大學士成克鞏、衛周祚。李仙根應考,中進士。廷對第二,中榜眼。李仙根成為四川入清后獲鼎甲第一人,亦為有清一代四川唯一一位榜眼,遂寧歷史上科名最高者。是科狀元潥陽馬世俊,榜眼遂寧李仙根,探花嘉興吳光。仙根授弘文院編修。

康熙三年(1664)甲辰四十四歲

甲辰會試,李仙根為閱卷官,經其批閱錄取的士子有十一人。《戶部右侍郎李公家傳》載“甲辰分考,得士十有一。”

康熙五年(1666)丙午四十六歲

是年,四川發生地震,李仙根上疏言五事,又將川中地震情形,呈康熙帝,考備甚詳。上嘉其能,旋升司業,擢秘書院侍讀。《戶部右侍郎李公家傳》載“丙午地震,求言疏五事,條畫蜀情形甚悉。旋擢司業,晉秘書院侍讀。”

康熙六年(1667)丁未四十七歲

八月,清廷封臣安南國王黎維禧,進攻清廷封臣安南都統使莫元清所據高平地。莫元清戰敗,率族跨境逃入云南。

康熙七年(1668)戊申四十八歲

四月,黎維禧擅兵進攻莫元清事傳到北京。莫元清向清廷上疏陳訴被逐本末,安南國王黎維禧也上疏言復讐始末。兩廣督撫提鎮諸臣請兵征討,康熙不許,讓廷臣推選“具才望善辭令者”使安南。時任秘書院侍讀學士的李仙根被廷舉為正使,奉旨平息邊境兵事。康熙賜仙根正一品麟蟒服,詔許便宜從事。兵部主事楊兆杰為副使。

李仙根即將離京之際,朝廷大臣、友人紛紛贈詩送行。康熙三年甲辰科狀元、禮部侍郎嚴我斯《贈李子靜奉使安南歌》云:“君不見,相如檄,陸賈裝,聲名籍籍揚輝灮;又不見,張騫槎,馬援柱,紛紛遠略勤干櫓。不加一矢控一弦,重關絕域靖烽煙。誰謂書生不出戶庭夸墳典,不能封侯萬里致通顯。嗚呼!男兒何必致身通顯萬里求封侯,如君赫赫垂千秋。”友人龔鼎孳《送李子靜侍讀使安南》云:“披香丹詔出龍墀,東觀西清輟講時。蜀國雄文驅弩矢,漢關明月照旌旗。儒臣久裕安邊略,廟算全勝下瀨師。綸閣策勛應計日,九重前席問瘡痍。”大臣張玉書在《送李侍讀、楊職方同使安南序》中論議了安南政事,對李仙根、楊兆杰出使越南給予了建議,表達了信心。友人申涵盼《李子靜出使安南序》,記載了仙根離京時的情形。文中言,當仙根即將出發時,眾大臣在國門外餞行。仙根手持康熙帝所賜“龍旗玉仗”,身穿“一品緋衣”,眾人皆很羨艷。仙根“獨目笑而不言”,后為大家宣講策略:即使越南人狡猾,那也是人吶。只要“情以感之,義以喻之,利害以惕之”,他們最終會恭命的。午后,仙根偕副使職方楊兆杰離京,持節遠赴安南。

《清實錄》載:“上遣內秘書院侍讀李仙根等齊敕宣諭黎維禧。”使團于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到達南寧。李仙根到南寧后接見了莫元清,并于十二月初前往安南。

康熙八年(1669)己酉四十九歲

正月,李仙根正使偕楊兆杰副使抵安南。黎維禧先是不接旨,仙根引據律典,曉以大義,反復開諭十多次,耗時達三月。“安南人見仙根風裁峻厲,詞旨嚴正,震懾以為天人”,仙根終令黎氏君臣誠服。黎維禧按清廷三跪九叩禮接旨,退還莫元清高平地。仙根義不辱命,“令夷人不敢輕中夏哉”。交南大定。仙根依據在安南的見聞和調查,歸途纂《安南雜記》《安南使事紀要》,后成為研究越南史重要典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存有《安南使事記》一卷,其言曰:“康熙七年,仙根以內秘書院侍讀,偕兵部職方司主事楊兆杰,使安南。還備述宣諭事實,編為此書。其詞多質樸少文。蓋隨筆記錄,未及刪潤也。”李仙根經過廣東高要縣時,遇見流落廣東的蜀中廣安人鄧嗣祖,諭令資助其回故里廣安。鄧嗣祖遂于康熙十年(1671)回到廣安定居,230余年后誕生了一代偉人鄧小平。此事載入了廣安民國刻本《鄧氏分譜》和毛毛著《我的父親鄧小平》(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出版)。鄧小平為鄧嗣祖第十世孫。

六月,李仙根抵京。備奏始末,并進所撰《使事紀要》。上大喜,獎勞甚至,擢國子監祭酒。

康熙九年(1670)庚戌五十歲

李仙根任國子監祭酒。康熙九年庚戌科進士陸隴其《三魚堂日記》載,庚戌三月十六日,陸隴其到國子監謁先師廟時,漢祭酒即為李仙根。

九月十四,侍講學士李仙根與東閣學士陳敱永,共同擔任康熙庚戌科武會試總裁。十月十九日,庚戌科錄取張英奇等200名武進士。《戶部右侍郎李公家傳》載“庚戌,總裁武會試。”

李仙根撰《圣學頌》進呈康熙,言“古有起居注,記言記事,而禮科因請設左右史官”。《戶部右侍郎李公家傳》載“公撰《圣學頌》,并跋書綾以進。跋尾言,‘古有起居注,記言記事,而禮科因請設左右史官。’得俞旨,此國朝起居注所由昉也。公首充職。”康熙十年(1671)辛亥五十一歲

二月丙戌日,李仙根以侍講學士身份受命為清代首批經筵講官,同時受命的還有吏部尚書黃機、刑部尚書馮溥、工部尚書王熙、都察院左都御史明珠等十五名大臣。《詞林典故》載:“康熙十年二月,李仙根,以侍講學士充經筵講官。”《戶部右侍郎李公家傳》載:“公體癯而修干,吐音如警鶴,善敷講。嘗講畢,傳冀日入禁庭。”

二月癸丑日,李仙根與翰林院掌院學士折庫納、熊賜履,侍讀學士傅達禮、宋德宜、史大成,侍讀張貞省、嚴我斯,修纂蔡啟僔、編修孫在豐等十名大臣受命為康熙朝日講官。日講官李仙根與折庫納、熊賜履等成為有清一代第一批起居注官,仙根成為康熙近臣。仙根擔任起居注官直到康熙十二年六月。

是年,李仙根曾協理翰林院事。仙根敢于直言,曾對四川招收移民一事上諫。康熙年間,因川亂后人少地多故,須從湖廣等地招收移民填川。那時曾有四川湖廣總督蔡毓榮“其本省現任文武各官有能如數招民開墾者,準不論俸滿即升”等議。仙根聽聞后諫言“目前虛名,轉瞬實課,恐病民并病官矣,齊豫耿賈二撫覆車可鑒也”,堅決反對此制。部議又準關東例,招百家以知縣用。仙根諫言“關東招圈田失業民,充應募數,旋以多捏報而止。今陜楚州縣,胥用丁口。考最此蘄招民,彼甘棄民乎?惟勤撫孑遺,則民且不俟招而集。”他認為令民遷徙的最佳方法在于與民惠政。

康熙十二年(1673)癸丑五十三歲

七月七日,李仙根由翰林院侍讀學士升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清實錄》載:“升翰林院侍讀學士李仙根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七月十五日,李仙根受命為《太宗文皇帝實錄》副總裁。

是年冬,閣學李仙根受金華戴汝兆等所請,撰寫有《舞劍臺碑記》。

康熙十三年(1674)甲寅五十四歲

三月三日,因吳三桂反清事,朝廷大舉用兵。康熙認為李仙根是“文臣之知兵者”,派其到荊州協理大兵糧餉,兼理驛傳撫民事務。同督糧者有左都御史多諾、兵部侍郎納布。仙根在鄂日夕謀劃,終使經費夠用。后因故被降,回到蘇州。《清實錄》載“命都察院左都御史多諾,兵部侍郎納布,內閣學士李仙根,往荊州督理大兵糧餉。”

十月九日,李仙根父李實卒于長洲,年七十有八。從鄉人請求,留葬蘇州上方山之寒山。民國本《李氏族譜》載:李實“生于明季萬歷丁酉年十月十五日寅時,在遂寧南郭學宮地。沒于清朝康熙甲寅年十月初九日酉時,在長洲,卜葬蘇州閶門外二十里之觀音山下寒山龍池焉。墓前豎立石坊,上鐫‘長洲名宦李公墓’。祀長洲名宦祠,入遂寧鄉賢祠,又祀遂邑忠孝祠,卒年七十有八。原配黃夫人,未適早卒,生忌二辰墳墓未詳。繼配呂夫人,遂寧少司馬大器之女、進士潛半隱先生之妹;生忌二辰失傳,與如石公合墓。”著述甚豐,今存《蜀語》等。

康熙十五年(1676)丙辰五十六歲

十二月十一日,李仙根二叔李賓卒。仙根撰《賓公李鴻次先生墓志銘》,言李賓“卒于國朝康熙十五年丙辰十二月十一日亥時,于遂寧北路興賢里鳳臺壩三江鎮老宅終焉。”

康熙十八年(1679)己未五十九歲

李仙根任鴻臚寺少卿。十月五日,康熙特擢仙根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仙根“言事率持大體,朝審覆奏,堂議參遺漏。”關于河督所請別項銀事,仙根反對左都御史的論議,終使康熙采納他的意見,照數撥銀。

于此期間,仙根曾任明史纂修官。《戶部右侍郎李公家傳》載“旋充明史纂修官。”

康熙十九年(1680)庚申六十歲

是年,李仙根仍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三月二十八日,李仙根與唐朝彝、李宗孔、宋德宜等因對九卿會推江西按察使事持異議,遭吏部彈劾,吏部議欲降仙根五級調用。康熙于三月二十八日乾清宮聽政時言,“以朕觀之,唐朝彝似屬無罪。”三十日吏部再議仙根降級事時,康熙認為言官直議當屬本職,仙根等“皆無過”。吏部議方罷。李仙根、李宗孔、唐朝彝、宋德宜等因堅持公論,于1680年被吏部議欲罷官、降職事見《張文貞集》《傅青主先生年譜》和《康熙起居注》。仙根等終未獲處分。此事反映了朝中群臣間斗爭的殘酷性,亦體現了仙根敢于直言、秉公議政的“中川風骨”。

十一月初六日,康熙因“天象示異”,傳諭曰:“今白氣見于西方,必有徵驗。爾等可各抒所見以奏”。召集群臣論議。工部侍郎趙璟、金鼐提及陜西民眾困于轉餉入蜀事,死傷甚多。時任左副都御史的李仙根論曰:“陜西地方極為緊要,今民人困苦至極,宜停止陜西運糧四川,即令買四川之米為便。計購買四川糧米,可以濟二十萬軍之用。其果否購買足用?應特遣大臣一員前往詳察。”康熙言“諸臣所奏皆善”,最終以陜西總督哈占任川陜總督來解決此問題。

康熙二十年(1681)辛酉六十一歲

二月十四日,李仙根擢戶部右侍郎。《清實錄》:“升內閣學士李天馥為戶部左侍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仙根為戶部右侍郎。”康熙于乾清宮聽政。吏部題補戶部左右侍郎員缺,康熙言“李仙根辦事有才,李天馥為人謹慎,可將此二人補授。”因得帝信任,李仙根由左副都御史升任為戶部右侍郎。同時,仙根仍擔任經筵講官。仙根任戶部右侍郎時,敢于直議。按例收銅銀限八月解繳國庫,仙根蒞任后,特意寬逾限日。他言“關有遠近,奈何以例限之。”對于滇黔之案,仙根力請分別族系,省查解釋無辜。仙根還曾對四川增茶鹽、引解銅經由地稱驗具結、潼關稅務增部員等議持否定意見,“力言不可”。還曾發起廷議改折河南漕米、減臨清關銅價萬兩、豁免靈寶捏墾糧等案,“皆獲允”。同治本《蘇州府志》評仙根曰:“有經濟才,立朝以勿欺自矢。在部院時,持論侃侃,所裨益甚多。”

仙根在朝時,多向康熙推薦賢能之士。《上虞縣志》載有肇敏一人“性伉爽,不畏強御,樂急人之難”,時任戶部侍郎的仙根曾疏薦之于朝,惜“辭不赴”。

是年,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終平定,清廷大慶。乾隆本《元和縣志》載:“時逆藩甫定,無辜誅連者甚眾。仙根力為平反,全活萬人。”《戶部右侍郎李公家傳》載“及庚申之翦滅吳孽也,安南奏貢期例三年。自三叛連衡,思明、欽州、蒙自,貢道胥阻,綿歷六年。今天威遐播,逆豎削平,請遵貢期,如彝典,內索《使事紀略》,覽之曰:畢竟是向來措置得宜,令彼一心響服。欽惟圣祖天縱神睿,識洞垓埏,而惓惓交南事若此。”康熙對《安南使事紀要》和仙根外交功績依然不忘,足見仙根奉使安南使命完成之出色。康熙二十一年(1682)壬戌六十二歲

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康熙帝“欲紀一時之盛”,雅集群臣于太和殿下,仿柏梁體賦詩。時任戶部右侍郎的李仙根出席。康熙第一賦詩曰“麗日和風被萬方”,內閣大學士明珠、戶部尚書梁清標等大臣相繼和詩。仙根和詩曰“共期紅朽答殊常”。群臣以次各賦詩九十三韻,仙根和詩順序為第十五,足見其朝中地位。

是年,康熙遣李仙根封會稽山(南鎮)。仙根作《南鎮神文》。李仙根封山還朝,長洲蔣楛有《贈李子靜少司農封山還朝》詩:“太平更舉石函封,南鎮尊巖視岱宗。帝簡久專三獨坐,皇華遙借少司農。鄴侯清靜馨香協,元禮高深肸蠻從。擁傳勾吳同使蜀,喧闐齊識長卿容。”

康熙二十二年(1683)癸亥六十三歲

是年,李仙根仍任戶部右侍郎。

同治本《蘇州府志》載:李仙根曾于此年偕郡人宋駿業一起,幫助江蘇巡撫余國柱修蘇州廟學。康熙二十三年(1684)甲子六十四歲

八月十七日,李仙根因錢法事被議,降四級。此后幾年,仙根長住蘇州。

康熙二十四年(1685)乙丑六十五歲

是年,李仙根舅父呂潛從江蘇回蜀,扶父母靈柩歸故里安葬,葬父呂大器于遂寧城北嘉禾橋。呂潛離蜀時,生女方五月,返里時,已四十六年,呂潛見其女,有“牽衣驚老大,掩涕述流離”之句。自此閑居家鄉,從事稼圃,購小樓三楹,題曰“課耕樓”,徜徉山水,過著隱忍清貧的遺民生活,以詩書畫娛老,時稱“詩書畫三絕”。呂潛與新都費密、達川唐甄合稱“清初蜀中三杰”。

康熙二十五年(1686)丙寅六十六歲

夏,李仙根受同鄉山曉皙禪師所請,為寧波天童寺撰《勅賜天童弘法禪寺重興碑記》。全文見于《壬寅銷夏錄》,端方又題為《李侍郎書天童弘法禪寺重興碑記》。載于《天童寺志》的《重興寺記》即為《勅賜天童弘法禪寺重興碑記》的刪改版,署名為“司農蜀遂李仙根”。該文又見于康熙本《鄞縣志》卷二十一,署名為“國朝少司農蜀遂李仙根”,并轉刊于雍正本《浙江通志》卷二百三十。該《碑記》論理宏遠超然,文字清新凝練,為李仙根散文代表作,也是天童寺志重要文獻。

是年冬,寧波天童寺山曉皙禪師圓寂,仙根作《山曉皙禪師塔銘》以紀之。該文載于《天童寺志》,署名為“侍郎遂寧李仙根”。

康熙二十七年(1688)戊辰六十八歲

是年,李仙根補光祿寺少卿。《戶部右侍郎李公家傳》載:“戊辰,補光祿寺少卿。”同治本《蘇州府志》載“戊辰,再補光祿少卿。”

康熙二十九年(1690)庚午七十歲

正月九日,清廷舉行祈谷祭祀。李仙根在典禮上按例代卿捧祭牲。仙根因當時患有胃病,手腕無力,祭盤稍捧低了些,致以“失儀”罪降職。即便如此,仙根安然自若,不為所動,“日書徑二尺字,觀者驚為神”。

李仙根工書法,字體豐神俊秀,遒勁有力,自成一家。京師人士求書者絡繹不絕,得其片紙寸縑,皆視若拱璧。尤善書大字,觀者驚為神筆。文淵閣大學士、《康熙字典》總裁官陳廷敬《答李子靜少司農兼索其書法二首》云:“千古風流讓蜀人,西當太白望峨岷。眼高四海名無敵,狂客誰為賀季真。春蚓秋蛇老未休,戲鴻墨法晚相求。即無金玉裝奩軸,肯設桓家寒具油。”

三月二日,李仙根病逝,享年七十歲。《戶部右侍郎李公家傳》載:“庚午,春正月九日,祈谷例代卿捧胙,公時業病胃腕弱,捧槃少卑,以失儀鐫級。晏如也。日書徑二尺字,觀者驚為神。三月二日卒,年七十。”

李仙根有四子:奕振、奕據、奕揆、奕撰。奕據曾任武昌府通判;奕撰曾任南通州州判。《戶部右侍郎李公家傳》載:“公四子:奕振、奕據、奕揆、奕撰。奕據通判武昌府。”

民國本《李氏族譜》載:仙根“沒于清朝康熙庚午年三月初二日酉時,葬蘇州府寒山,卒年七十。入遂寧鄉賢祠,祀忠孝祠。原配王夫人,生忌二辰、墳墓無考;繼配陳夫人,生忌二辰、墳墓無考。子四:長奕振,次奕據,三奕揆,四奕撰。女未詳。”

李仙根著述,主要有《安南使事紀要》四卷、《安南雜記》、《南津文集》、《游野浮生集》、《趨庭詩草》、《高惕庵語錄》一卷、《史學遵行集》等。

參考文獻:

[1]李仙根.安南使事紀要[C]//四庫存目叢書:集部(第219冊).濟南:齊魯書社,1996.

[2]李久齊,李道清.李氏族譜[M].遂寧:民國十六年刻本,1927.

[3]王懋昭.遂寧縣志[M].遂寧:民國十八年刻本,1929.

[4]佚名.清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1985.

[5]胡傳淮.明清遂寧之五大家族[J].尋根,2014,(6):127-131.

[6]胡傳淮,陳名揚.榜眼李仙根[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

責任編輯:周哲良

The Conci se Chroni cl e of LI Xi angen’s Li fe

HUChuanhuai;CHENMingyang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of Pengxi County,Pengxi Sichuan629100; Instituteof Humanitiesand Media,Ningbo University,Ningbo Zhejiang315211)

Abst ract :Li Xiangen, a famous diplomatist, calligrapher, historian and literator, was born in Suiningof Sichuan Provinceintheearly Qing Dynasty.Heisoneoftheteachersoftheemperor,theonlyone who had won the second place in examinations all over China in Qing Dynasty from Sichuan and the onewhohadwonthehighestplaceinexaminationsin Suining’shistory.Hewassentonadiplomaticmissionto Annanandaccomplishedhismissionwell.Lihadservedasthevicefinanceminister.Becauseof his out standing achievements, the emperor, Kangxi, praised his talent of working.We collected many historicalmaterialsinordertowrite TheSecondPlaceLiXiangen.Then,wewrotetheconcisechronicleof Li Xiangen’slifetomakeupthemissingpart.

Keywords:Qing Dynasty;The Second Placein Examinations;Li Xiangen;Life;Chronicle

中圖分類號:K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2094(2016)01- 0031- 06

收稿日期:2015-06-30

作者簡介:胡傳淮(1964-),男,四川蓬溪人,四川省蓬溪縣政協編審。研究方向:清詩、巴蜀文化研究。

猜你喜歡
清代
試論清代滿族統治者對儒學的重視及影響
宗族倫理視野下的清代婚制探微
從《創建蔚文書院官紳士民捐輸碑》看清代清水江流域的書院教育
清代崇明縣鄉村產業交易中“過投”的討論
淺論清代《漁家傲》十二月節詞的嬗變
略論清朝蒙古族“那達慕”概況
武術研究(2016年9期)2016-12-15 22:22:52
永遠的末代皇帝
藝術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2:14:22
清代怎樣整治形形色色的詐騙案
人民論壇(2016年32期)2016-12-14 19:41:06
清代典妻習俗與戶婚制度的競存及原因評析
清代寫真人物略考
戲劇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7:16:40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热这里只有精品5|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男人在线|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欧美一区日韩一区中文字幕页| 国产一级片网址| 激情成人综合网|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国产精品无码作爱| 99er这里只有精品|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基地| 亚洲精品无码AV电影在线播放| 免费中文字幕一级毛片|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式|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66页| 美女一级毛片无遮挡内谢| 热99精品视频|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国产精品流白浆在线观看| 超碰91免费人妻| 国产乱视频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欧美色视频日本|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日本免费精品|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欧美午夜|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日韩精品无码不卡无码|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观看| 在线国产你懂的| 色综合天天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欧美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97| 国产精品3p视频| 免费中文字幕一级毛片| 国产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毛片免费在线|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波多野一区| 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 久久国产拍爱| 超清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国产av一码二码三码无码|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欧洲高清无码在线|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 91色爱欧美精品www| 久久黄色毛片| 另类综合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欧美中出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亚洲综合片| 欧美区国产区|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69视频国产| 四虎成人免费毛片|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国产日韩AV高潮在线| 免费高清a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