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輝南縣第一中學 馮秀威
?
地理比較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吉林省輝南縣第一中學 馮秀威
【摘 要】
比較法是指通過分析對比各種事物的特征、過程、原理、聯系,來理解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研究方法。在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運用比較法,常??梢云鸬绞掳牍Ρ兜男Ч?,有利于學生深度理解地理研究的方式、方法和基本原理,也有利于促進教師授課的系統性和直觀性。
【關鍵詞】
高中地理 地理教學 比較法 應用
近些年,國家實施開展了新型的課堂教學理念改革,它要求教師將更多更新形式的方法引入到課堂教學中。比較法是一種普遍為教師和學生所接受的教學方法,它旨在將各種相互關聯的知識匯聚到一起進行比較,以突顯它們各自的特點,這一方法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事物在發展變化過程中的內在聯系。本文結合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的經驗,談談比較法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正確應用。
概念是地理學研究的根基,是準確理解整個地理知識體系的基礎,但概念性知識相對抽象,難以直觀地理解,而且含義相近的概念很多,容易混淆。
比如,天氣是指某地上空與地表最接近的大氣層在短時間內所呈現的狀態。而天氣現象是指發生在大氣中的各種氣象要素的總和,比如氣溫、氣壓、氣流以及我們通常所說的各種天氣類型,是許多天氣系統的組合。這兩個概念在普通人看來十分接近,但它們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我嘗試在教學中應用圖表比較法,將兩個概念的基本內涵、科學界定、實例分析、表面特征,分別羅列在兩列表格中,讓學生分直觀地解讀它們之間的異同點,這一舉措收獲了不錯的效果。
在要素性知識的學習中,尤其是區域地理板塊的講解中引入比較法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地理學涉及世界不同地區的地理特點、風俗習慣、環境資源,每個地區表現出不同的地理要素,這些要素性的知識形式繁多、容量龐大,如果學生一味的死記硬背只會導致他們對地理課程的厭惡和抵觸。
比如,可以將同為經濟和政治超級大國的美國和俄羅斯在地理特點、地形氣候、資源環境、人文風俗、經濟產業等各個方面通過對比法進行分層次地比較和系統性地分析。這樣有利于學生將瑣碎的知識串聯起來,從橫向和縱向多角度地進行比較記憶。
地理教學中經常會分析經典案例,從而將所學知識同現實情景聯系起來。在舉例中運用比較法,將舊的、成熟的、經典的案例移植到新的、初級的、探索中的地區,幫助學生推理、分析、歸納、總結,從而將已學的學科知識重新組合,這有利于培養學生對地理知識實際運用和遷移轉換的能力。
比如,學習了關于蘇格蘭牧場畜牧業的經營模式,可以轉換到中國西藏地區的畜牧業經營模式,這兩個地區擁有相同的地理條件和發展前景,學生通過對比法舉一反三,能夠很容易掌握這兩個案例中的關鍵點,并能夠培養學生的地理學思維,實現活學活用、學用結合。
綜上所述,比較法是一種高效、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它滿足了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需要,也符合新課改對于豐富課堂形式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積極運用這一方法,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將學生感興趣的知識和不容易接受的難點進行比較,以簡帶繁,實現簡化教材內容的目的,增加知識講解的直觀性和簡潔性。
【參考文獻】
【1】王艷榮,黃東民.試論比較研究法在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1(13)
【2】李密.“工業區位和工業地域的形成”內容詳析【J】.地理教育,2011(04)
【3】陳桂珍.探究活動突破“影響工業的區位因素”重難點【J】.地理教育, 2011(04)
【4】戚金霞,王東浩.比較邏輯學理論內涵初探【J】.畢節學院學報,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