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鎮陽光初中 陳麗麗
?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作用的研究
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鎮陽光初中 陳麗麗
【摘 要】
初中語文教材上的文章,大部分都是辭藻優美、內容優美的文章,這樣的作品最適合學生朗讀了。在新課標課程改革以來,也要求學生要用流利正確的普通話來朗讀課文。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能遺忘了教學朗讀這一重要環節,所造成的結果就是制約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教師和學生們都應該深刻的認識到語文課堂中朗誦課文的重要性,本文整體講述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作用,主要有三點,通過理論與實例相結合的方式,簡單論述。
【關鍵詞】
語文課堂 朗讀 作用
俗話講:“三分文章七分讀”,在學生朗讀課文的過程中,可以培養語感,提高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作為中學生來說,這一時期是學生的成長時期,是形成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最佳時期,所以很容易受到所學內容的感染。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發現初中語文教學多表達的是積極、健康、正能量的情感,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好好的朗讀課文,培養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使學生能夠感同身受。
朗讀就是利用聲音來發揮作用,輔助語言和文字來營造一種特定的情感氛圍,這樣有利于營造真實的場景,喚起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能加強學生們對于課文的記憶力,如此看來,朗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并且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朗讀的過程中,可以使同學們身臨其境,好像置身其中,對于文章的內容或者情感都能感同身受,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來進行課文的朗讀,而不能一味的忽視掉這一重要教學環節。例如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背影》,教師通過示范作用來引導學生投入感情的朗讀,就能深刻的感受到朱自清所要表達的情感,還有父愛的深沉表達,很容易引起學生們的情感共鳴,從而想到自己的父親,理解父親的愛就如背影一樣,感人又偉大,我們要珍惜父愛。
我們所學的教材中的課文,大部分都是經典之作。初中教材這些課文中,多數都是表現人類的審美和創造力的精神過程,通過文字和語言,在學習的過程中,將學生所學到的精神內容與實際生活結合和溝通起來,使學生學到知識,獲得靈魂上的升華,陶冶情操,同時還能獲得生活的樂趣。因此,教師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朗讀這一教學方法,充實學生的學習生活,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不能忽視朗讀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學生還是很喜歡朗讀文章的。在課堂上,面對枯燥的課本和老師一味的講課,好多學生是會犯困甚至厭煩的,適當的加入學生朗讀的環節,既增加了課堂的活躍氣氛和新鮮感,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提高大家的學習積極性,大家聽課認真了,學到的內容自然就多,并且記憶深刻,深入人心,所以在朗讀的這個過程中,是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
例如,在學習國外作品《我的叔叔于勒》的過程中,通過富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夠以情景再現的方式演繹菲利普夫婦對待親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態度,使學生深刻的理解到在資本主義時期,社會之間人與人的關系只有純粹的金錢關系,反映出菲利普夫婦受金錢腐蝕的靈魂,表達了作者對人世間的金錢利益關系的感嘆。通過朗讀這篇文章,教師要引導學生不要樹立這種世俗的價值觀,世界上不只有利益是人與人關系當中最重要的東西,不要這樣功利,將學生進行正確的審美教導。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分析總結,不難發現朗讀的另一作用是能夠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能夠通過朗讀來檢測學生對于課文的學習情況。其中,第一,了解學生對于字音和字義的學習,如果字音都學會的話,學生朗讀就能順暢。第二,還能反映一個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通常閱讀理解能力強的學生,通常能讀出文章的情感和蘊藏的深意,并且能夠體會出課文所傳達的哲理。
例如,在學習魯迅的作品《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去預習課文,這樣在課堂進行時就相對來說順利一些,也可以節省時間。在課堂上,老師可以引導學生來朗讀課文,這樣,一方面可以檢驗學生的預習成果,看看字詞的讀音和字義記住了沒。如果學生讀課文的時候比較流暢,也沒有不認識的字,也就是說預習成果較好,字詞的記憶成果也比較好。同時,也可以通過這一環節來反饋學生對于課文情感的理解。如果學生在朗讀課文的時候表現出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求知的渴望,就說明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程度較好。這樣,在教學課堂上,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隨時進行下一步教學,隨時發現問題,才能及時改正。
“讀”是語文學習的基礎,人首先學會的就是說話,因此,在語文的教學中,“讀”是學習的主線,能夠不斷的形成知識儲備。朗讀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在教師們以前教學過程中,可能很容易將朗讀這一過程忽略掉,在今后,一定要努力加回來。朗讀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第一,朗讀可以為學生營造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夠使學生感同身受,朗讀是利用聲音來營造情感氛圍,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加深學生對于文字內容的記憶。第二,朗讀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不但學到課本的固有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陶冶情操,在不斷的學習和積累中進步。第三,朗讀還能夠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從基本的字音字詞字義來說,檢驗學生的記憶情況,同時還能看出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如果學生通過朗讀能夠讀出來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說明對于文章的理解比較到位,如果不能讀出來,就說明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理解,因此,根據這一反饋,老師能夠更加準確的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進一步的確定自己的教學計劃。朗讀的作用不容忽視,希望學生和老師都能夠加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