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德化縣潯中中心小學 蘇德參
?
多種渠道,激發興趣
福建省德化縣潯中中心小學 蘇德參
“要想知道普羅米修斯為了人類沒有火種的困苦而不惜觸犯天條,勇敢盜取天火后與宙斯展開的斗爭情況,請大家留意下期的動畫片”。在解說的同時還配有精彩的節選片斷,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電視節目預告。大家平常在看報刊書籍或電視的預告,它經常都只是給你出現引人入勝的片斷特寫或多個精彩鏡頭,往往就是那么一剎那的鏡頭引起了我們想繼續看下去的愿望。
語文教師是一位站在三尺講臺上的藝術家,假如能恰到好處地運用設置懸念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也就成了興趣盎然的觀眾了嗎?我在語文教學中除了巧用教材中的“導語”和“連接語”之外,也在不斷地嘗試著采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彰顯語文教學的魅力。
像電視節目預告一般,我首先把課文的主要內容當中比較突出的章節或者和課文相關的一些典故講給同學們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進入學習大門。我是經常采用以下的方法進行教學的。
1.創設語言情境
例如,我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這課伊始,先給學生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同學們,在聯合國的歷史上曾經記錄這樣一件事,聯合國國旗從來不受任何影響朝升夕降,可是有一次,一個國家的總理去世了,那時候的聯合國秘書長卻破例宣布降半旗來向這個總理的去世表示哀悼,就在有一些國家領導人為聯合國秘書長的舉動感到不理解時,秘書長說了這么一句話‘你們見過一位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國的總理,自己卻沒有一個孩子;見過一個國土遼闊的大國的總理,在銀行里卻沒有一分存款嗎?’聯合國秘書長說的這位總理,他就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偉大的總理——周總理。”如此巧設懸念激發了同學們對周總理的深深的敬佩之情,從而產生急切想知道課文內容的想法,我因此引導學生“可是就是這么一位全世界人民都愛戴的總理去世后,‘四人幫’千方百計干擾人民悼念,但是人們仍自發地前來送行?!焙唵蔚膸拙湓?,使學生學習的興趣一下子高漲,同時也突出了中心。
2.鼓勵學生表演
如學習《晏子使楚》這篇課文的時候,我事前請三位同學,一位演晏子,另兩位演守城的士兵,我用畫外音配入,當小同學惟妙惟肖的表演加上我義正言辭地理清“狗國”和“狗洞”關系,使秦王趕緊大開城門迎接晏子時,短短的幾分鐘的表演活動,增強學生的合作能力,使學習與游戲結合到一起,學生的求知欲一下子就被激發出來了。
1.借詞達意
有時文章本身的藝術吸引力不大,例如說明文、介紹語法知識,學習起來較枯燥。教此內容可以巧借他人之手,即利用講故事、說典故等方法,引起重視。例如講標點符號的使用和重要性時,我舉了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有個博學善良的私塾先生,收學生時關于學費問題他寫了一行字“無魚肉也可無雞鴨也可”貼在門邊,看到許多窮人的孩子上學都不要學費,而且老師又那么有才華,一位吝嗇的財主也趕緊帶孩子去學習,私塾老師跟他要起了學費,理由是什么?頓時懸念起了效果,原來是“無魚,肉也可,無雞,鴨也可?!睂W生喜歡上標點,也意識到它的重要性。
2.打破常規
有意違背事理,在“逆反”情境下引導學生品讀課文,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學習寓言故事《扁鵲治病》這篇課文,我問同學們“你們見過醫生怕病人,一見到病人就跑的嗎?通過這樣打破常規的設問,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自己從文章中去尋找答案,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3.故錯迷惑
這種錯并非真錯,而是在特定的場合下故意錯的語言技巧,是隨機應變、因勢利導的教學藝術。如學習《只有一個地球》時,這是一篇知識性文章,若按部就班地學,效果不是很好。于是我對孩子們說:“地球上住不了人了,我們決定搬家,請同學們找找,我們搬到哪個星球上好呢?我在黑板上畫出 了各大行星,讓學生探討,最終得出:我們別無選擇,我們別無去處,只有一個地球,所以地球需要我們的關心和保護,突出要加強環境保護這一中心。
4.險象橫生
可以試用于情節比較緊張復雜的課文,例如:《狼牙山五壯士》中五壯士把敵人步步引向狼牙山,最終子彈都打光了的情節設懸念,《將相和》中完璧歸趙的故事,可以抓住藺相如與秦王一個個緊張的斗爭設疑,讓學生為藺相如的危險處境提心吊膽,也為他的機智勇敢拍手叫絕。
“課雖盡而意無窮”,這是一堂成功的語文課不能缺少的,這也是語文課有別于數學課的獨特魅力。若設下懸念猶如鐘聲不絕于耳、不絕于腦的思考會給課文以生命的延續,也培養學生的聯想和思維。我常采用的方法有三:
1.發散式激思
由《難忘的潑水節》到《一夜的工作》,再到《十里長街送總理》,“同學們能否依據課文的主要內容和自己所了解到的情況,用優美的語句來贊頌我們敬愛的周總理?”這一啟發,學生思路大開,紛紛要求發言——有的說,周總理平易近人,熱愛人民;有的說,周總理工作勞苦,生活簡樸……
2.回味式激情
如《狼牙山五壯士》一文,在處理結尾五壯士視死如歸的口號時,我設計了音響、圖片,化靜為動,挖掘內涵,再配上有感情的朗讀,符合“兒童用聲音、色彩、形象來思維”的心理特點,既給學生以靈魂的洗滌,又讓學生感到回味無窮。
總之,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老師就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只要唱好新課標的主旋律,巧用“懸念”,會使語文教學更彰顯其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