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瑞金市葉坪鄉腳陂小學 鄧羅平
?
淺析多媒體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
江西省瑞金市葉坪鄉腳陂小學 鄧羅平
【摘 要】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適當的應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成功的創設輕松的學習氛圍,從而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增強教學的實效性。鑒于此,本文立足于小學語文教學實際充分闡釋了多媒體教學與小學語文整合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
新課改 現代教育技術 語文教學 整合運用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類文明已經步入信息時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時運用起科學信息技術是大勢所趨。與此同時,多媒體技術直觀、快捷、準確的優越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下文將結合教學實際,重點探究多媒體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具體策略。
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他們一般對新奇的都充滿了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對動態且色彩絢麗的事物往往都比較敏感,并且直觀的認識知識,比書本教學的效率要高出不少。但在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活動往往依托于課本靜態教學,這樣的教學情境是不能調動起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并且也可能是其感到焦躁不安。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這樣的心理特點,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學習“紅”“黃”“藍”等色彩字眼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工具,向學生展示含有顏色的圖片,引導學生通過看圖識字,于此同時也可以播放相關的動態視頻,激發學生興趣,促使其主動進行識字寫字練習。
現代社會中信息傳遞的渠道多種多樣,但是從整體上講,現目前網絡是信息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信息傳遞最快的載體。因此為了全面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就應該利用好多媒體技術,整合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一個全新的視野。利用多媒體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信息,具有信息收集與處理的效用,可以實現信息的共享功能。這樣的特點有利于信息的雙向交流,同時有能夠幫助教師更好的進行課程設計以及課程導入活動,能夠極大的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教學效率。譬如在學習《草船借箭》一課時,教師除了教授課本知識外,為了更好的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其人文素養,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通過搜索引擎找到“赤壁之戰”“三顧茅廬”“官渡之戰”等人文知識,讓學生更加充分的理解知識,深入探究知識,最終靈活的運用知識,已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的最高目標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但是在傳統教學中,對重點和難點的掌控,往往具有很大的難度。譬如在教授“桂林山水”一課時,教學的重點是幫助學生有效的感知桂林山水的美,但是桂林山水中翠綠的峰巒,清冽的流水并不是所以學生都親身感受過的,因此在教學中為了突破教學的難點,教師往往都需要運用版畫、語言闡述等形式才能讓學生知曉個大概。但是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就可以利用相關的視頻資料向學生直觀的展示桂林山水的景色,通過直觀、形象的感官刺激就能夠有效的將抽象的知識,轉化成直觀的視覺體驗。從而促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知識,以此突破教材中的難點。
根據《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目標》的要求我們知道,新時期小學語文的主要目標是幫助學生有效提高文化素養。文學素養的養成需要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積極思考、深入探究逐步形成。在傳統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通過生硬的灌輸,讓學生掌握知識,這樣的教學策略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主觀性,以此教學效率不高。而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能夠有效的引發學生積極的研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發展個性。
我們都知道在日常教學中,師生間的交流不僅能夠有效的增進師生感情,同時也能夠為學生解決疑難問題。但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小學生由于心理還不夠成熟,因此對于疑惑的問題缺乏積極求索的動力,當然有的學生雖然懂得虛心求教但是由于性格靦腆因此也缺乏向教師或同學尋求幫助的勇氣。為了改變這樣的現狀,學校應該適當的利用信息技術,首先搭建起校園網。然后以校園網為基石,構建師生互動交流平臺。在這樣的互動平臺上學生可以匿名提問,并且提問的對象可以使任意的在線教師或同學。那么一旦學生遇到難題時,就可以不受時空的阻礙與他人進行溝通,同時也能夠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譬如在學習古詩詞時,很多學生對古詩的理解不夠透徹,回家之后獨自琢磨也沒有收獲,因此就需要與他人進行交流,此時學生只需要登錄校園網師生互動平臺就可輕松的獲得教師或同學的幫助,這樣一來就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言以蔽之,在信息時代,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小學語文教學能夠有效優化教學資源配置、整合教學資源、實現教學直觀化等目標,能夠實現教學情景化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積極探索知識,以此全面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陳冬梅.論信息技術手段對小學語文新課改的促進作用【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2013
【2】姜松梅,楊曉磊.信息技術對小學語文新課改的促進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