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阜寧縣實驗小學 倪青紅
?
淺談小學作文“四結合”教學策略
江蘇省阜寧縣實驗小學 倪青紅
【摘 要】
應用“四結合”的方法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教學方法能夠成為其他語文教師開展作文教學的借鑒。結合范文的寫作創(chuàng)意,引導學生學會構思;結合范文的寫作框架,引導學生學會布局;結合范文的語言水平,引導學生學會描寫;結合范文的思想境界,引導學生學會思考。
【關鍵詞】
小學 作文 四結合 教學
部分小學語文教師表示,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難點,有時即使教師怎樣教學生寫作文,學生還是不會寫作文,這些教師希望了解:怎樣能夠迅速的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
很多小學生寫不好作文的第一個原因,是由于這些小學生的創(chuàng)意思維不足,他們的寫作范圍非常狹窄的緣故。比如有些教師要求學生寫做好人好事的作文,學生立刻選擇撿錢包交給失主、在路上扶老奶奶過馬路的題材。學生的想象力如此貧乏是難以寫好作文的。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范文中吸取創(chuàng)意,應用新的思路寫文章。
比如以一名語文教師開展作文教學時,引導學生學習《嫦娥奔月》為例,這一名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過去學生們常說他們沒有寫作的素材,這一名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這一篇課文,是以什么為寫作素材?學生經過思考,了解到這篇課文是以民間傳說為素材描寫的一個故事。這一名教師又引導學生思考,我們曾經聽過哪些民間傳說呢?學生經過思考以后,發(fā)現(xiàn)他們聽過天仙配、田螺姑娘、夸父追日、精衛(wèi)填海等故事。于是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并非沒有寫作素材,只是沒有發(fā)揮聯(lián)想力尋找寫作素材。
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學會分析范文的寫作切入點,讓學生從學習范文切入點的過程中,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找到更多的寫作創(chuàng)意。
很多小學生寫不好作文的第二個原因,是由于這些小學生的框架結構松散,以至于整篇文章的結構出現(xiàn)問題的緣故。比如小學生最常出現(xiàn)的作文結構問題就是寫作偏題問題、虎頭蛇尾問題、重點偏移的問題。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學會分析范文的框架,應用仿寫框架的方式進行寫作。
比如以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引導學生學習《漁夫的故事》為例,這名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民間故事描述的框架。學生經過分析,發(fā)現(xiàn)這篇故事的框架結構如下:第一個部分,寫民間傳說要描寫這個故事發(fā)生的時間背景和時代背景,以便讓人了解這篇故事的文化背景;第二個部分,這個故事要寫明故事發(fā)生的緣由,因為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無緣無故發(fā)生的,只有寫明故事發(fā)生的起因,故事才會顯得真實;第三個部分,這個故事要寫明整個故事的矛盾,以及解決矛盾的方法,故事中的矛盾沖突是故事最核心的內容;第四個部分,這個故事要寫明故事的結果,這個結果決定著描述人講述這個故事的價值觀。當學生掌握了民間故事描述的方法以后,這名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寫他們以前聽過的一個故事。
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學會分析范文的框架結構,讓學生從學習范文框架結構的過程中提高打作文框架的水平,避免發(fā)生寫作出現(xiàn)結構缺陷的問題。
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之所以優(yōu)秀,與這篇文章的漢語言表達水平很高有關,可以說,如果一篇文章的漢語言水平不高,它就沒有足夠的表現(xiàn)力,它就不能成為公認的優(yōu)秀文章,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吸收范文中的漢語言知識,從提高漢語言水平入手提高寫作水平。
比如以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引導學生學習《林沖棒打洪教頭》為例,這一名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林沖見到柴進的時候,柴進對他是什么態(tài)度?學生經過思考,說柴進對他非常好,比對待普通的莊客更好。這名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作者是怎樣表達他對林沖比對普通莊客更好的?學生表示,林沖剛見柴進的時候,柴進就“叫莊客殺雞宰羊,厚禮款待。”當柴進向洪教頭介紹林沖時,熱情的表示:“這位林武師非比其他人……”從他的一言一行可以看到柴進非常看得起林沖,把他當一個英雄人物看待。這一名教師便引導學生思索,那么當我們描寫一個人的時候,要怎么寫才能夠讓描寫更生動呢?學生經過思考便了解,所謂的描述,就是要從多個角度描寫、應用多種修辭手法形容、應用最精準的類比,只有應用這種方法,才能加強文章的表現(xiàn)力。
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學會分析范文的漢語言水平,學生要學會范文中的修辭手法,然后在寫作文的時候應用這些修辭手法。
一篇文章是否優(yōu)秀,與它展現(xiàn)的思想境界有關。如果一篇文章呈現(xiàn)的思想境界很庸俗,那么即使這篇文章有其它的優(yōu)點,也不能視它為經典的文章;反之,如果一篇文章的境界很高,那么它便能給予人震撼。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經典范文的境界,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
依然以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引導學生學習《漁夫的故事》為例,這名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這一篇民間故事表達了怎樣的主題?它是用怎樣的方法呈現(xiàn)的?學生經過思考,認為它提出了人不能跟魔鬼談條件,魔鬼就是魔鬼,這是從文章的結尾,漁夫對魔鬼的三季度來展現(xiàn)的。這一名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他們在寫作文的時候,有沒有在提筆以前就想好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這名教師的教學讓學生陷入思考中。
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分析范文的思想境界,讓學生從思想境界的角度吸收營養(yǎng),然后應用全新的思想境界來思考身邊的人、事、物。
本次研究提出了一個以引導學生學習范圍,應用“四結合”的方法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成為其他語文教師開展作文教學的借鑒。
【參考文獻】
【1】何鳳茵. 小學作文起步階段寫作教學策略研究【D】. 華東師范大學,2007
【2】趙東陽. 小學作文教學低效原因及對策【D】. 河北師范大學,2007
【3】魯進.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生活作文教學研究與實踐【D】. 華東師范大學,2006
【4】劉海鷹. 小學快樂作文教學研究【D】. 河北師范大學,2006
【5】唐瓊. 小學低年級口頭作文教學研究【D】. 華中師范大學,2007
【6】王琪. 小學作文“先放后收”的基本理念與教學研究【D】. 山東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