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丹●
江蘇省海門開發區中學(226100)
?
思維導圖:初中數學教學的“導航儀”
沈丹丹●
江蘇省海門開發區中學(226100)
作為高效教學的工具,“思維導圖”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意義建構”,實現知識間的“意義整合”,引領學生對知識進行“意義反思”.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解讀“思維導圖”的能力,進而讓學生能夠創編“思維導圖”.
高效教學;思維導圖;導航儀
在初中數學“高效教學”中,作為一種“可視化”的教學工具,“思維導圖”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能促進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知識脈絡).
“思維導圖”發端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英國,其創始者為托尼·博贊(Tony Buzan)先生.托尼·博贊先生認為,“思維導圖”是一把“瑞士軍刀”,能夠發散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問題.
初中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有些數學知識還不容易用語言來表達,如幾何概念的動態背景、函數的動態變化等.為此,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讓抽象的概念“可視化”,進而便于學生感知.運用“思維導圖”秉持“和諧用腦”、“友善用腦”原則,著力培養學生的數學記憶力,激發學生的數學想象力,提升學生的數學創造力.在學生展開學習計劃的時候、建構知識的時候、復習的時候、展開頭腦風暴的時候都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可以說,“思維導圖”是一種普適性的思維工具.概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思維導圖”是學生大腦中的“認知結構圖”,是數學的“知識結構圖”.
運用“思維導圖”作為數學學習的支架,能夠讓抽象的數學知識更容易被直觀、被認知、被想象、被推理.將數學教學從單純的“教”轉向“教”“學”并舉,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意義建構、意義整合、意義反思.
1.運用“思維導圖”,促進知識的“意義建構”
初中數學知識是人類“生命·實踐”活動的智慧結晶.教學中,教師要運用“思維導圖”激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意義建構”.例如教學《平行四邊形》,筆者和學生在平等對話中逐步從平行四邊形的定義、性質、判定、對稱性等方面豐富“平行四邊形”的意義,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意義建構”:
對邊 對角 對角線 對稱性(性質 判定)——平行四邊形——定義
在“思維導圖”中,數學知識不僅僅被學生作為定義、定理等的理解而存在,更被學生作為一種活動、一種思維的對象而存在.在這里,筆者以“平行四邊形”作為學生數學思維的載體,激發學生展開“數學化”思考,如探究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對角、對角線的性質;從對邊、對角、對角線探討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等.如此逐步展開層次性的數學知識,讓學生對數學知識展開主動建構.
2.運用“思維導圖”,實現知識的“意義整合”
初中數學知識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其間存在著非人為、實質性的關聯.教學中教師要把握知識間的關聯,找準知識的“生長點”、“聯結點”、“生發點”,通過“思維導圖”實現數學知識的“意義整合”.讓學生在縱向維度上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前世今生,在橫向上統合“知識群”,串聯成線、聯線成片、組片成網.例如二次函數y=ax2+bx+c(a≠0),立足于知識結構,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等有著緊密的關聯;立足于探究方法,二次函數與一次函數以及反比例函數都有著相似性,都需要從函數的定義、性質、圖象以及應用諸方面展開研究;立足于數學的思想,二次函數蘊含著動態的、變化的觀點,需要經常運用數學中的方法如“待定系數法”、“配方法”、“數形結合法”等.在這里,我們發現數學知識雖然存在著許多分支,但這些分支卻聚焦于“一點”,在“核心知識”的統攝下,數學知識綱舉目張,其脈絡清晰、層次分明,知識的全景映入眼簾.
3.運用“思維導圖”,引領知識的“意義反思”
反思是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在反思中要引領學生展開數學追問: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即運用“思維導圖”解決知識傳遞的問題;不僅如此,“思維導圖”還要解決知識創造的問題,即追問“還可以怎樣?”例如在平行四邊形基礎上研究矩形、菱形后,筆者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展開“意義反思”.筆者首先讓學生通過“平行四邊形”定義矩形、菱形、正方形,如下圖:
平行四邊形 —— 一個角是直角—— 矩形—— 一組鄰邊相等——正方形
平行四邊形 —— 一組鄰邊相等—— 菱形—— 一個角是直角——正方形
然后筆者引導學生根據上述“導圖”展開“意義反思”,嘗試在四邊形的基礎上直接定義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優化模式,在四邊形的基礎上將平行四邊形等圖形的性質及判定全部羅列出來,創編出一幅幅嶄新的、更加完整的新“思維導圖”.這些“思維導圖”簡明扼要,將錯綜復雜的散裝知識集裝,有力地導引著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表達.學生從“思維導圖”中不僅看到了數學知識的內在關聯,更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遷移、啟發.
作為數學教與學的一種工具,“思維導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盤活了學生的數學想象力.學生不僅能夠解讀“思維導圖”,通過“思維導圖”找尋數學知識的鏈接點、生長點、關鍵點,更能設計“思維導圖”,創編“思維導圖”,通過“思維導圖”制定學習計劃、整理學習提綱、謀劃預習復習等.可以說,“思維導圖”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導航儀”,指引著學生數學學習的“路線”!
[1]劉敏華.思維導圖優化模式在初中數學復習課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6(2).
[2]葉紅.基于“思維導圖”的初中數學教學設計[J].華夏教師,2015(3).
G632
B
1008-0333(2016)35-0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