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亮●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洋北初級中學(223800)
?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策略
陳 亮●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洋北初級中學(223800)
數學解題能力是一門綜合性的能力,正確的數學解題能力可以幫助學生降低數學解題過程的難度,打開思維、活躍思維,使學生在做題過程中更具有靈活性.當今是信息化的時代,課程的復雜性和難度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題海戰術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故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解題及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初中數學教學;解題能力;策略
初中數學學科本身特點具有一定的嚴謹性和數學概念的專業性,由于學科本身帶有一定的復雜性進而枯燥性,學生容易對學科產生厭倦感.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在遵循大綱教學內容的前提下進一步的提高數學學科的興趣,增加教學手段的多樣性,列舉多種數學的解題方法,讓不同接受能力的學生能尋得自己的解題方法,并將教學重點放到學生解題能力上,培養學生“數形”整合的、轉化思想、對應解題等方面的綜合解題能力.下面結合各人經驗,我認為以下幾點策略對于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具有一定的成效性.
數學的解題思想是在以課本上基本的數學概念和數學思想為基礎的,基本上所有的數學解題過程都駕馭在教材知識的定義、概念、法則上,正確掌握有關的數學思想是為以后順利的解題奠定基礎.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但要讓學生能夠掌握某道題的解題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應該向學生推導此概念思想的來源,讓學生掌握相應的推導過程,幫助學生加深對此種類型題目的理解,并能對同一定理或定論給出不同的推理過程.例如:在進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出兩種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首先是教師可以將平行四邊形分為兩個小三角形和一個矩形幫助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的概念,讓學生意識到公式法則中的底乘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以有不同的考慮方法,另外,教師可以將課前準備好的平行四邊形的剪紙,先將其突出的一邊剪去拼到另一邊,即可組成一個長方形,學生對長方形面積的解題方法掌握較為熟練,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即是求相應的矩形面積.這樣通過不斷地加深學生對數學思想概念和公式的理解過程,不斷地從多角度刺激學生思維的縱向延伸,讓學生首先在解題思想上就能夠舉一反三,極大方便了學生在以后解題過程中思維的跨越,成為以后解新的問題時的有力工具.
數學題型就是對課本思想知識、公式、法則等的反復實踐運用,故對一種類型的題目一般能夠探索出相應的幾個必須的解題步驟,如果學生能夠將這些固定的步驟進行熟練的掌握,并在以后的解題過程中能夠進行靈活的延伸和運用,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提高解題能力,促進學生對解題方法的思維領悟.另外,教師應該教學過程中嚴格按照初步學習時授予給學生的解題程序進行例題的講述,著重幫助學生打開思維,更好地接受相應的解題程序,并能形成自己的解題思路,并不斷地進行相應程序的總結,其步驟要簡單易解,全面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要想探索出每種類型題目的固定解題程序,教師需要事先進行例題的選取和設計,要遵循學生的思維方式進行把握解題的關鍵.同時應該尊重學生的獨特性思維方式鼓勵學生在做題過程中能夠積極地進行思考,并不斷地延伸自己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這門學科充滿著形形色色的各異題型,題海戰術往往不能取得相應的成效性,故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科學控解題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素質.數學題目千變萬化,但是每種類型的題目往往是固定不變的,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學科特點,指導學生不要追求做題的數量,而要注重做題的質量.對于同一種類型的題目,教師需要知道學生能夠進行錯題的總結和反思,經大量的實驗表明,這對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成效性具有不可小覷的作用.學生在對錯題進行反思或者探究的過程也是再一次獲得新知的過程,故要在解題的方法上進行多探究、刨根問題,不要養成一知半解,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不良習慣,使之真正掌握相應的解題方法.例如:在進行“多邊形的內角和”的教學中,通常學生只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多邊形的內部的角度分析上,忽略了外在的內錯角、同位角的方法運用,導致其在解題過程中不能夠全面科學的分析題目,增加了做題的時間,并且往往錯誤百出.此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做輔助線的能力,將學生的思維進行深度的打開,讓學生不斷地進行自己錯題的反思,對于解題方式上類型相似的錯題要進行及時的歸納、總結,找出自己錯誤的原因,不斷地反復磨練,提高思維的寬廣度.
綜上所述,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具有一定的藝術性技巧,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地探索一條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同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尊重學生的思維成果,并不斷地總結解題的小技巧,努力做到“授之于漁,而不是授之于魚”的教學手段.
[1]陳勇.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策略[J]. 理科考試研究,2016,16:39.
[2]何步前. 簡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策略[J]. 理科考試研究,2016,14:18.
[3]石曉晨.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策略[J]. 新課程(中學),2014,11:131.
[4]路國賓.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策略[J]. 新課程(中學),2015,08:116-117.
G632
B
1008-0333(2016)35-0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