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廷棟●
江蘇省高郵市卸甲鎮龍奔初中(225614)
?
基于物理實驗操作的教學改進策略
吳廷棟●
江蘇省高郵市卸甲鎮龍奔初中(225614)
物理實驗作為最關鍵的輔助操作,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占據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其中,教師演示實驗與學生分組實驗是最核心的兩類實驗方式.但現階段,不管是哪一種物理實驗方式,其實驗操作都明顯欠缺合理的教學指導,致使初中學生的物理規律探究能力難以提高,物理學習興致缺失.為此,筆者特地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基于物理實驗操作的教學改進策略.
初中物理;演示實驗;分組實驗;教學改進策略
實驗操作是初中物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實驗操作是否成功,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否掌握物理理論與物理規律.然而,縱觀當前,普遍初中物理實驗都存在實驗儀器落后、教師演示實驗方式固化、實驗范圍受限、分組實驗合作問題突出、個性與共性問題不明朗、直接手把手教學等問題,致使學生的物理實驗探究能力低下,理論理解不透徹,運用不懂變通,成績難以提升.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從教師、學生兩大視角出發,就物理實驗操作提出了更細化的教學改進策略.
1.改進演示實驗儀器
物理實驗的成功離不開良好演示實驗儀器的支持.演示實驗儀器的可見度越高,直觀性越強,學生越容易從演示實驗操作中了解物理反應的整個過程,并逐步聯系物理理論,總結物理規律,掌握課程知識點.如在探究彈簧伸長量與彈簧受到的拉力的關系時,應調整刻度尺的尺寸,使后排學生能清楚地看到刻度.對此,筆者選用了一張大面積的干凈白紙,并用顏色較深的粗筆畫出“刻度尺”,使教室每個角落的學生都能清晰地看到刻度.
2.改進現有演示實驗操作
普遍物理教師依據教科書提供的演示實驗及步驟向學生展示實驗,而未思考教科書提供的演示實驗是否貼合學生認知水平,并為學生理解與接受,從而使得學生在實驗后產生更多不必要的實驗困惑.如筆者在教授大氣壓強驗證時,就選用了教科書提供的“水杯倒置、紙張不掉”的實驗.雖然實驗結果驗證了大氣壓強是存在的,但也有學生提出質疑,“紙會不會被水黏住了,而不是存在大氣壓強呢?”為更好地解答學生的疑問,筆者不得不重新進行“漏斗實驗”.首先,筆者在漏斗末端加上軟橡膠管,并將其用夾子夾住.其次,用水裝滿漏斗,將紙放在漏斗口,倒置后,出現了“紙張不掉”現象.最后,將漏斗末端的夾子打開,紙張與水同時下掉.至此,學生的質疑被打破,并清楚地了解到大氣壓強是如何存在的.由此可見,物理教師不能奉教科書為圭表,而要多思考,創意性地設計更符合學生邏輯的物理實驗.
3.借助多媒體技術開展演示實驗
多媒體技術最大的優勢是直觀性強,實驗可見度高,且可模擬高難度的物理實驗.當前,受實驗室、實驗儀器、課程時間等限制,初中物理部分實驗無法實地演示.因此,筆者選擇運用多媒體技術,如動畫、國內外實驗視頻向學生展示物理實驗過程,并總結物理規律,提高學生對物理理論的理解力.如在“擴散現象”一課中,因固體擴散需較長時間,課堂時間難以滿足,筆者就從互聯網上下載了“金塊與鉛塊擴散”的演變動畫視頻,讓學生明白,隨著時間的推移,金塊與鉛塊等固體是會擴散的,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1.秉承“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理念組建實驗小組
合作探究取得理想實驗成果的前提是合理組建實驗探究小組.這也要求物理老師要充分掌握不同學生的學習習慣、知識水平、探究能力、合作積極性,確保既存在組內異質,又存在組間同質.建議每個實驗探究小組人數不超過4人.
2.指導分配組內任務
明確的實驗目的,合理的任務安排可最大程度調動實驗探究小組的探究積極性,確保物理實驗按時按質完成.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實驗分組后,物理教師應指導小組設置細化而明確的實驗探究目標與探究任務,并根據學生知識水平進行合理分配.為讓不同組員均能把握整個實驗過程,可在適當的情況下指導組內學生開展角色互換.
3.在集體指導的基礎上納入個別指導
學生物理實驗經驗少,演示實驗操作必然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與障礙.基于此,在分組實驗過程中,物理老師應就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集體指導,盡量讓學生規避易錯點.關于小組實驗中遇到的特殊問題,老師應進行個別指導,使學生能夠順利進行實驗,掌握物理規律與理論.值得注意的是,物理教師應防止將共性問題當成個性化問題,把個性化問題當成共性問題進行講解,充分保障問題能夠被有效解決.
4.在書面指導的基礎上納入口頭指導
為防止學生在分組實驗過程中受傷,或被常見問題阻礙,物理教師應以書面板書的方式告知學生實驗的具體操作規范、共性問題及其解決方式.在此基礎上,針對學生分組實驗進行口頭指導,如物理實驗過程中指導學生最主要看什么、用什么工具看,并引導學生聯系所學的基本物理知識,如試管、固體實驗物的拿放方式、刻度尺的擺放、查看規則、酒精添加量等,一步步規范學生的實驗操作.
5.適時保留實驗思考空間
經過調研,筆者發現,不少物理老師在指導學生分組實驗時,都更傾向于手把手教學生解決實驗阻礙,而不是針對實驗問題給予學生提示,使學生積極思考解決方式.不可否認,“手把手教學”能夠最大程度保障實驗順利進行,但卻容易養成學生“不懂就讓老師操作”的實驗依賴性.由此一來,學生分組實驗極有可能就在無意中轉變成了教師演示實驗,分組實驗目的難以有效達成.因此,建議物理老師要適度把握提示范疇,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實驗思考空間,使之養成良好的實驗思維習慣.
[1]赫丹丹.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的改進策略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2]靳奇龍; 郭建中.初中物理演示實驗中的實物演示與多媒體演示比較研究[J].中學物理.2016.
[3]唐榮.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G
B
1008-0333(2016)35-00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