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葛江中學 張 伶
淺談“慕課”對中小學發展的意義
江蘇省昆山市葛江中學 張 伶
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小學教師通過微課公開課,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最近這些年,“慕課”也以不可阻擋之勢融進了我們在線學習的領域。可見,我們的學校教育迎來了人類教育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個特別時期,我們仿佛來到了教育資源的大同世界,在這里,人人可為師,個個可學習。只要能介入互聯網,我們任何人都可以向其他任何人學習我們想要學習的幾乎任何東西。
那么,什么是“慕課”?“慕課”有何特點?“慕課”的發展對于中小學教學發展有哪些意義呢?
一般認為,慕課即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首字母縮寫,直譯就是“大規模開放網絡課程”。其中“M”代表Massive(大規模),與傳統課程只有幾十個或幾百個學生不同,一門慕課課程動輒上萬人,最多達16萬人;第二個字母“O”代表Open(開放),以興趣為導向,凡是想學習的,都可以進來學,不分國籍,只需一個郵箱,就可注冊參與;第三個字母“O”代表Online(在線),學習在網上完成,無需旅行,不受時空限制;第四個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課程的意思。
慕課與傳統在線教育、傳統課堂教育都存在很大的不同。
首先,與傳統在線教育比較:
從功能上看,慕課幾乎沒有什么是新的:學習要素不外乎視頻、閱讀資料、論壇、測驗、作業等。但是,慕課與傳統的在線教育或較早期的“開放教育資源(OER,即人們所熟知的網絡公開課)”,還是有較大的差別的:
1.慕課課程的參與者與資源在網絡上都呈分散狀。通過對某一主題或某一領域的問題探討,活動組織將參與者聚集到一起。它時刻會兼顧學習者的需求,彌補了以往網絡教育功能泛化,交互性功能不足等缺點。
2.慕課的教學模式也提倡學習者形成各式的在線學習社區,參與者根據不同的主題和方向可以在不同的社交網站上構建學習互助的亞群體,并隨著學習者的不斷聚集進一步衍生出課程的相關網站與資源庫,慕課這種既聚合學習又聚合網絡的不斷進化的教育模式,將教育、娛樂、思考游戲和社交網絡緊密地結合了起來。
3.慕課的教學模式也強調教學助理,或稱為課程協調人支持的重要性,參考已有的平臺課程,教學助理負責管理、維護和發布課程的相關信息,如課程摘要、內容資源、每周主題、活動通知、作業等,貫穿并引導課程的全過程,需要具備課程內容的專業性與良好的溝通技能,以及對社交媒體工具的靈活運用能力,這一角色在傳統網絡教育中并沒有明確定位,但在慕課課程中充當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需要對其職能進行詳細的界定。
其次,與傳統課堂教育比較:
1.慕課課程參與者遍布全球,同時參與課程的人數眾多,課程內容可自由傳播,實際教學不局限于單純的視頻授課,而是同時橫跨博客、網站、社交網絡等多種平臺。
2.慕課課程沒有嚴格的時間規定,參與者能夠按照課程計劃進行學習(但最好參與者能夠按照課程的大致時間進行學習,以便獲得最好的效果)。每周會有不同專業領域的導師進行輔導,確保學員獲取高質量的學習內容。慕課與傳統教學一樣,可以設置課程作業和考試,形成一定的約束力。
3.學習者高度自主,可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及掌握進度。慕課在設計過程中突出學習者的主體地位,通過采用微課程視頻設計減少學習者的外部認知負荷;提供豐富的資源對學習視頻、學習活動和學習評價,可以全方位捕捉學習者的認知、行為習慣,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提高學習者的學習動機。
4.易于使用、費用低廉(絕大多數慕課是免費的)、學習資源豐富。
(一)慕課及慕課教學法,對于深化和發展中小學的在線教育具有重要的啟示
在慕課中,有不少富有創造性的地方,比如,帶測試題的高清授課微視頻,或者說微課,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傳統在線視頻的單向傳輸特性,提升了視頻課件的交互性;再比如,慕課中被廣泛采用并備受抨擊的“同伴互評”,其實對于推動包括面向中小學的在線教育和混合學習,都具有重要的教學法啟示。
(二)慕課、微課以及翻轉課堂,對于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化中小學創教學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翻轉課堂,在本質上是一種將面對面的、傳統的課堂教學與在線教學結合起來的混合學習模式,它是家校分別在學生學習中角色與功能上的調整。這種混合學習模式將成為包括基礎教育在內的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潮流與趨勢。在推動翻轉課堂這樣的混合學習模式,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化中小學教學模式創新上,慕課不僅可以為中小學提供教學法上的支持,而且也可以在師生互動模式、教學資源建設與共享、開放內容與開放教學等許多方面,給予中小學以啟迪。
(三)慕課對于促進和深化基礎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今天,我們的學校教育迎來了人類教育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個特別時期,我們仿佛來到了教育資源的大同世界,在這里,人人可為師,個個可學習。只要能介入互聯網,我們任何人都可以向其他任何人學習我們想要學習的幾乎任何東西。隨著慕課的發展,我們不斷可以在線學習,而且可以享受世界一流大學的頂級師資的課程。教師,包括中小學教師,理應成為終身學習的率先垂范者。當越來越多的中小學教師透過慕課微課公開課,實現自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加強與發達地區乃至世界其他地區的教師同行之間的伙伴關系,學習彼此的學校文化和教學方法,這對于促進和深化基礎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終將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不僅如此,中小學教師的這種修讀慕課促進自身成長與發展的行為,相信會對中小學生產生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四)慕課的深化和發展,對于基礎教育資源建設與創新應用具有重要的啟示
在教育信息化的過去幾十年間,教育資源的建設多采用外行(教育資源類公司)為內行(中小學教師)生產資源,或者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的教育資源建設模式,這些模式所建設的資源對于基礎教育信息化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但是其實際投入產出其實是并不高的,這一點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慕課的發展,尤其是慕課的開放內容與開放教學機制,實際上創造了一種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的新模式,這對于基礎教育資源建設與創新應用具有重要的啟示。
(五)慕課對于促進教育公平有著重要的意義
2012年6月,Coursera創始人Daphne Koller在的一次演講中,闡述了她旨在改變世界的宏偉目標,即慕課將把教育作為一項基本人權,世界上任何人只要有能力、肯上進,都可以學到他們所需的技能,以改善自己、家庭及社區的生活。此時的慕課就像是雪中送炭,正在幫我們走出一條教育公平之路。它可以集中優質的教育資源,為廣大貧困地區、教育資源落后的地區提供服務。利用信息技術,使各地學校共享優質的教育資源,從而促進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當前的中小學教育,辦學水平高低差異客觀存在。“慕課”走進中小學,提供優質資源共享的平臺:學生無論身處何處、在什么學校就讀,都有機會享受世界各地的名師資源、人人都能站上“巨人的肩膀”進步。同時,“慕課”的個性化學習平臺,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助推教育公平。
不僅如此,如果慕課在基礎教育界得到普及,那么社會上盛行的課外輔導、家教等教育附屬產業也必將會冷卻。擇校熱也會被有效遏制。慕課可以讓上千萬所不同區域的學校共享同樣優質的教育資源,盡管學校間的差別會客觀存在,但因教育資源、師資而擇校的現象,在慕課模式下必將大大減少。
要做好慕課教學,最重要的教學理念上的顛覆:即不能再用傳統教學的思維去做慕課。
所以,慕課從草根開始,從細微的教育技術開始,引起教學模式、學校形態、教育形態的連鎖反應,進而倒逼傳統教育進行改革。改變一種已經存在很久的交互技術,相當于創造了一個嶄新的世界。當然慕課是一項顛覆傳統教學的教學模式,它的成熟需要技術和理論的持續發展,需要不斷的對它進行研究改進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