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躍
摘 要:表演游戲是指幼兒通過扮演某一作品中的角色,運用一定的表演技巧(語言、動作、手勢、表情)再現作品內容的創造性游戲,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符合幼兒心理、生理的需要。但由于幼兒的年齡小、生活經驗不足,往往在表達上無所適從。因此,教師嘗試將幼兒園音樂欣賞活動與表演游戲用整合的方式來呈現,能讓幼兒在熟悉的音樂旋律中和熟知的背景中,進一步體驗音樂旋律的變化以及人物情緒等,實現音樂欣賞的真正價值,并能憑借表演游戲滲透美,在潛移默化、深入淺出的游戲中,萌發了幼兒初步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提高了幼兒的審美能力,促進幼兒身心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音樂欣賞;表演游戲
幼兒園音樂欣賞教育通過美的形象和令人愉悅的形式,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幼兒的道德情操,豐富其情感世界,發展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增強其自信心、成功感和合作能力,使幼兒得到美的熏陶。我園音樂欣賞活動涵蓋的內容有四個板塊:多彩的民間舞、炫動的現代舞、動畫之聲、悠揚的旋律。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我們嘗試盡可能淡化教育目的,選擇適合幼兒欣賞的內容,為幼兒創設游戲情境,提供游戲材料,輕結果重過程地讓孩子通過互動交往、大膽表達等環節來學習和感知音樂欣賞活動的內容,掌握音樂學習技能。如何真正將音樂欣賞活動和表演游戲整合在一起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
一、選擇適宜的內容,將音樂欣賞活動與表演游戲整合
1.選擇形象鮮明、具有故事情節的作品
學齡前期的幼兒都特別喜歡動畫片,它以其生動形象的人物、深入淺出的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著孩子們。
在音樂欣賞活動——動畫之聲中,很多歌曲都是以動物、小朋友等角色為主題的,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理解音樂,感受音樂當中描繪的角色,我們設計了一些與角色、內容相關的表演游戲活動,如:小丸子照相館、黑貓警署等游戲內容,游戲的過程中提供游戲的材料,如:黑貓警署中我們添置了警察服裝、道具手槍、警棍等,在小丸子照相館中放置了小和服、漂亮的頭飾、照片的底板等,讓幼兒通過裝扮、表達等形式,真正走進游戲活動,能真切地體會每個角色的形象、情緒,這樣幼兒就會對學習內容產生新鮮感,學習的興趣就會高漲。
2.選擇旋律特點比較明顯的音樂作品
在音樂欣賞活動——悠揚的旋律中,我們會讓幼兒欣賞一些好聽、節奏變化鮮明的歌曲和旋律,如:賽馬、挪威舞曲等,在活動中單純解釋音的高低、音的強弱、節奏的快慢等一些知識時,幼兒會覺得枯燥乏味,對這些知識的理解也只是被動的。于是我們以表演游戲為載體,設計《賽馬》這一活動,讓幼兒通過不同音響引發幼兒不同版本的“賽馬”場景,讓幼兒在靜中有動,動中有樂地聽聽、想想、打打、做做、演演中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幼兒的興趣濃厚,在他們玩的過程中了解了旋律的強弱等內容。
3.挖掘音樂作品中和表演相關的因素
在選擇欣賞內容時,我們覺得任何作品必然包含各種因素,有些比較顯性,有些比較隱性,需要教師對其認真分析,發掘作品中和表演相關的因素,挖掘表演中相吻合的內容豐富表演游戲。在小班音樂欣賞活動《小兔乖乖》活動中,兔媽媽要去拔蘿卜,然后提起籃子交代后就自己走出了家門。為了讓這個內容更貼近幼兒的生活,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在表演時增加了幫媽媽提籃子,幫媽媽開門,請媽媽慢走等互動的環節。幼兒增加了創造性的語言和情節給表演注入了新的活力,內容也更貼近幼兒,讓幼兒更喜歡表演。
二、創設匹配的情境,將音樂欣賞活動與表演游戲整合
每一種音樂、每一首歌曲都描繪了一種情緒、情境。當幼兒進入游戲情節時,他們也就進入了音樂之中。我們可以根據音樂所表達的不同意境和內容來設置不同的情境,讓幼兒在我們營造的氛圍中感受、體驗音樂。
如:在欣賞《獅王進行曲》的活動中,創設與之匹配的表演游戲環境,通過對音樂情景的模擬、表演,引導幼兒在設置的情緒及情境下,做相應的表演游戲,讓幼兒學會在音樂伴奏的形式下通過看圖理解內容、學習模仿動作、體驗作品情緒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與此同時,創設游戲情境在音樂欣賞后用游戲活動鞏固對作品的感受也是值得一提的。又如欣賞完音樂“藍精靈”后,我們創設了與之相匹配的藍精靈在森林中生活的情景,幼兒結合對藍精靈作品的理解,分角色、分職責,幼兒扮演不同角色,邊聽音樂邊朗誦歌詞并自編動作,合作演繹,個個真的像藍精靈一樣游戲、勞動。快樂的旋律能促使幼兒注意傾聽音樂,使自己的動作符合音樂的性質、節拍、節奏、速度、力度,這就使幼兒獲得的音樂表象更加豐富,同時培養了幼兒對多種性質音樂的初步概念。
三、提供豐富的材料,將音樂欣賞活動與表演游戲整合
1.師生共同參與材料的提供,讓幼兒成為材料提供的主體
在表演材料、場景安排上,我們和幼兒一起討論,表演中需要什么、每個角色需要怎么裝扮,幼兒都積極參與,他們感覺自己成了表演游戲的小主人。于是桌子、椅子、袋子、報紙等都成了他們的道具。需要肯定的是幼兒的一些想法可以拓展我們老師的思維,同時,豐富多彩的材料,將有助于幼兒對角色的演繹,使表演錦上添花。
2.利用家長資源,密切家園配合
在開展音樂欣賞活動——《多彩的民間舞》和《炫動的現代舞》中,為了讓表演更具吸引力,需要一些表演的道具和服飾,于是我們發動家長利用廢舊的材料進行加工制作,家長的支持成了我們表演游戲材料豐富的源泉。如:在兔子舞中,家長和幼兒將家中閑置的頭箍進行加工,他們將白色塑料板剪出長長的兔耳朵黏上,再用報紙團圓將餐巾紙包裹上做成兔子的短尾巴,一會兒兔子舞的道具完成了,在表演游戲中,幼兒帶上自己制作的兔耳朵,套上短尾巴生動地進行表演,還如:在新疆舞的活動中,幼兒在區域活動時間里,將皺紙編出長辮子,黏在帽子邊上,一頂頂新疆帽就做好了,在表演環節上增添了不少色彩。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與研究,幼兒的表演能力有了較大的進步,自主愉悅游戲的興趣濃厚,增強了同伴間的交往,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動作再現能力和創編能力。然而,音樂沒有固定的意義,體驗音樂實際上也是個性化創造音樂的過程。音樂欣賞活動本身就應當使幼兒盡可能地投入音樂創作,通過創作讓幼兒體驗他們對音樂的探索和發現。但由于幼兒受年齡特點和經驗水平的限制,幼兒創造性表演還不夠,表演的內容還不夠深入。只要是出自于音樂本身的內涵和幼兒自己的內心,都是好事。
參考文獻:
張翠霞.淺談表演游戲與主題探究活動的有機整合[J].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學報,2007(01).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