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雁,胡錫亮
(湖南科技大學 商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
?
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師的成長感悟
李雁,胡錫亮
(湖南科技大學 商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
青年教師是地方院校持續發展的生力軍,是教師隊伍中最具發展潛力的群體。青年教師如何在教學崗位中快速成為教學骨干,是目前地方院校各層面較為關心的問題。影響地方院校青年教師成長的因素有青年教師自身因素和學校環境因素。青年教師自身應不斷優化知識結構,更新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關愛學生;學校須提供有利的外部環境,設立青年教師教學導師制,定期組織教學觀摩,開展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等,促使青年教師健康、快速成長。
地方院校;青年教師;成長
隨著高校規模的不斷擴大,各地方高校不斷引進大量的青年教師。地方高校青年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學工作,如何在教學崗位快速成長、成為教學骨干,是青年教師較為關心的問題。本文結合湖南科技大學商學院青年教師培養方案以及自身近年來的成長過程,探討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的內外部途徑。
1.1自身因素
當前,根據教師隊伍建設的需要,地方院校新進青年教師一般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學歷層次高、專業知識深厚。但是青年教師自身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他們大多來自非師范學校和專業,缺乏教學規范、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心理學等系統性訓練,難以迅速地進行角色轉換;二是他們大多來自985和211工程高校,盡管對于理論知識、科研方法、學術規范等方面相當熟悉,但缺乏社會實踐工作經驗。然而地方院校學生培養目標著重放在其實踐應用能力方面,這些問題勢必影響青年教師教學工作質量的迅速提高[1]。
1.2學校環境因素
青年教師成長除了需要努力提高其自身素質外,還需要良好的學校外部環境。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領導的態度。學校領導的態度與大部分教師能否成為優秀教師、骨干教師以及青年教師能否成長起來有較大關系。青年教師剛步入工作崗位不久,缺乏教學工作經驗,不可避免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一旦領導不能客觀公正地評價,一味的批評指責,缺乏包容,將嚴重打擊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積極性。二是學校文化氛圍。良好的學校文化氛圍,周圍的同事大多積極向上,且人際關系和諧融洽,提供較好的成長環境。
然而地方院校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對青年教師的成長環境造成了一些不良影響。一是大幅壓縮青年教師的適應期,隨著地方院校生源不斷擴大,師生比例嚴重失調,使得很多青年教師未能經歷一定的教學準備階段就直接獨立承擔教學任務,從而導致青年教師面臨巨大的工作壓力,教學效果、教學質量難以提高。二是青年教師成長過程中缺乏指導教師,地方院校學術研究成果突出、業務能力強的高層次人才及學科帶頭人相對缺乏,從而難以形成良好的教學、科研團隊,也無法起到對青年教師的引領作用。
2.1優化自身知識結構
現今從課程理念到課程目標的制定,從教材內容的選取到知識的呈現方式,從課程結構到課程評價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體現出鮮明的時代氣息和全新的價值理念,對教師的知識結構提出了更高要求。青年教師需要具備層次清晰、內容完整、結構合理的知識體系,并能正確運用基本觀點和方法去分析和研究的有關知識,通過對知識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方法,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2]。此外,還需學習本學科以外的知識,并參加一定的社會實踐,才能更好地駕馭開放程度更大的新教學體系,促進新的知識同原有認知結構中的相關概念對接,讓學生增加對學習內容的了解,從而激發其求知欲,培養學生的深層學習動機。
會計專業涉及的專業課程較多,例如有會計學、投資學、金融學、稅法、財務管理、審計等。每門課程具有各自的特點,又相互具有一定的聯系。以財務管理課程為例,這門課程需要會計學、投資學、稅法為基礎,也需要豐富的財務案例,并需要結合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國內經濟形勢及資本市場狀況,幫助學生理解投資、籌資、經營及利潤分配等財務活動,貼近現實生活,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2.2改進教學理念
傳統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理念,已不能適應時代需求。作為青年教師,需制定新的教學理念,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發展規律。第一,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新理念。教師承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不僅使得教師有“對象”意識,而且使得教師有“全人”概念[3]。第二,注重教學效益。教學效益不取決于教師教多少內容,而是取決于對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的結果。第三,有效教學,理論聯系實際。教材內容存在滯后性,也存在片面性。筆者具有多年的企業會計工作經驗,能有效結合自己的一些工作實踐指導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但由于研究方向的固定性,對本專業部分課程和理論未做深入研究,但如遇到不熟的問題及時聯系會計行業的同學及工作過的同事進行請教學習,結合教學進行總結歸納,將實踐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在學校便能了解最新的行業動態及研究前沿。
2.3課后反思,教學互長
課后反思是青年教師成長的重要一環,是其對教學過程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總結教學過程中的經驗教訓,有利于他們迅速提高業務水平。對于新課程,在新學期開始前認真備課,查閱大量參考書,精通每個知識點和問題[4]。對于重復的課程,不斷補充完善教案和多媒體課件,上課前調整思路,思考怎樣講解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如何使課堂效果一次比一次更佳。下課后與學生及時交流,了解學生對課堂效果的反應,收集學生對知識點的問題。通過如此反復多次,使自己的教學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達到教學互長的目的。
2.4關愛學生,做學生人生的指路人
關愛學生是每一位教師應盡的職責,當代大學生正處于情感、事業的十字路口,難免會出現一些心理困惑,這需要教師細心觀察,善于發現、了解學生,助其成長[5]。例如有一新疆學生,據他母親反映該學生有一定的心理障礙,原因是其高中時成績優異,而上大學期間有幾門成績不及格,父親得知后,暴力打了他一頓。了解情況后,筆者主動聯系學生與其溝通,建議他換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艱辛、關愛,也幫助其分析目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經過多次長時間的交流與談心,學生主動到辦公室向我匯報思想情況和學習期間存在的問題,隨著次數的增多,該同學性格變得開朗了許多,也能主動與同學交流溝通,參加社會實踐。同時其學習成績穩定上升,再沒出現掛科現象。由此可見,只要教師主動去關心、愛護學生,精心投入,學生也能感知教師的用心,從而消除抵觸心理,敞開心扉與教師溝通。青年教師與學生年齡差距不大,更容易與學生溝通,成為學生人生道路上的指路人,助其健康成長,完善人格。
3.1設立青年教師教學導師制
青年教師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生力軍,對其思想政治、職業道德、業務素質的培養成為學校戰略性、全局性的要務之一。青年教師思維敏銳、工作熱情,易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識,但教學經驗和學生工作經驗相對缺乏,需要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對其工作進行指導,以幫助其順利度過磨合階段,并快速成為骨干教師[6]。針對這一問題,湖南科技大學商學院設立了一對一的“青年教師教學導師制”。院長從新進青年所在教學教研組挑選教學、科研出類拔萃的老教授擔任導師,老教授有幾十年的教學工作經驗,能傳授青年教師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應注意的問題和細節?!扒嗄杲處熃虒W導師制”有利于青年教師“一年站穩講臺,兩年站好講臺,三年站出成績”。
3.2定期教學觀摩
定期教學觀摩對于提高青年教師教學水平、整體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我院每學期組織、安排公開課、示范課、名師講座等觀課活動,課后及時當面評課,褒貶有度,有利于青年教學的成長。此外,每周二下午安排學院資深教師講座,教師非特殊情況必須參加聽課。通過長期的教學觀摩,青年教師從中學習到老教師嚴謹的治學態度,準確、生動的語言表達能力,條理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力,輕松自如運用知識的能力,隨時解決突發問題的能力,對教學內容難易適度把握的能力及整潔的板書能力。
3.3開展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
我院每學期的8~12周開展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初賽由系主任組織,要求系部全體教師參加聽課,課后及時組織評課,并由各系部推薦兩名40歲以下的優秀青年教師參加學院決賽。決賽由負責教務的副院長主持,黨委書記、院長、多名資深教師及30名學生為評委。比賽內容以所教學科教材為藍本,提前制作20個教學片斷,比賽前隨機抽取一個作為比賽內容,限時15 min。最后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對獲獎者發放榮譽證書,并頒發獎金,成績優異者可參加學校課堂競賽,甚至湖南省青年教師課堂競賽。組織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有利于加強教學研究,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搭建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平臺,促進青年教師健康、快速成長。
總之,青年教師成長關系整個學校的未來與發展。針對青年教師的培養過程、教學質量提升過程,不僅要求教師自身不斷優化知識結構,更新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關愛學生,還需學校提供有利的外部環境,這樣才能促使青年教師健康、快速成長,從而推動整個學校師資隊伍建設健康、有序的發展,實現培養人才服務社會的目的。
[1] 程靈,陳茂金.促進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師成長的教學督導工作創新[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1-4.
[2] 李棟宣,鄧湖川.引導高校青年教師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4(12):143-148.
[3] 廖明翠.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策略[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2015(1):62-64.
[4] 邢艷利,王佑鋒,趙珂.陜西高校青年教師成長因素實證研究[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5(4):97-100.
[5] 孫瑞雪,張葉臻.“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探討[J].廣州化工,2015(7):224-225.
[6] 胡宜挺.高校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效果提升路徑探討[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5(1):60-62.
(責任編校謝宜辰)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9.057
20160410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15YJC790028);湖南省教育廳一般項目(15C0579)
李雁(1983-),女,湖南新邵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資本結構與資本理論教學與研究。
G642
A
1674-5884(2016)09-01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