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夢吟
扣住“學點”把握教學內容
徐夢吟
語文;教學內容;學點;《珍珠鳥》課例
語文教學內容的確定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令廣大語文教師深感頭疼的問題。當前語文教學內容的確定可謂亂象叢生,具體表現在:(1)雜亂,無章可循。《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2011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對每個學段要達成的教學目標只作了方向性的指導,至于每個單元、每篇課文要達到什么目標,通過哪些內容的學習來達成這些目標,則無章可循,要靠教師的個人發揮。于是,教師們便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教學內容的確定各行其是,真語文、假語文、泛語文魚龍混雜。當下,廣大一線教師感嘆語文課不會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知道教什么。(2)混亂,隨心所欲。不同教師對同一文本教學內容的確定雜亂無章,而同一個教師對不同文本教學內容的確定則混亂不堪。有的教師對文本內容的確定不顧教材之“本”,不管學生之“本”,根據自己的喜好,隨心所欲。蘇教版三上《珍珠鳥》中有一段對珍珠鳥外形的描寫,蘇教版四上《變色龍》中也有一段對變色龍外形的描寫。一位教師在教學時都抓住外形描寫來教學生如何觀察動物的外形。課后,筆者問他為什么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選擇同樣的內容進行教學,他的回答讓人啼笑皆非:“因為教材中有好多對動物外形的描寫,我對這一內容的教學已經輕車熟路,感覺教得很輕松,學生仿寫也比較容易。”由此可見,教師們對教學內容的確定完全是盲目無序的。
事實上,關于教學內容的確定,許多專家、學者多年來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也發表了一些真知灼見,得到大家廣泛認可的是要基于學情確定教學內容。但如何“基于學情確定教學內容”,教師們依舊很茫然。下面,筆者以《珍珠鳥》一課的教學為例,談談如何在具體的文本中落實 “基于學情確定教學內容”的理念,以期給廣大一線教師在實踐操作層面以啟發。
“學點”即學生的學習點,是從學生視角出發的,基于學情的定位點。現如今,我們對“教點”耳熟能詳,習慣了教師“高屋建瓴”式地確定教學內容,設計教法,在課堂上實施精心制訂的教案。而扣住 “學點”,則要站在學生的立場去閱讀文本,審視文本中學生已知的、未知的,該掌握的、暫時無須掌握的內容,從而確定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
《珍珠鳥》是作家馮驥才的一篇散文,所寫的內容很多,有對珍珠鳥外形的描寫,有珍珠鳥逐步親近“我”、信賴“我”的過程記敘,有“我”對珍珠鳥的關愛等等。到底選擇哪些內容進行教學呢?研讀文本后,我們發現“信賴”是本文的中心詞,而基于對學生的了解,圍繞這個中心,四年級的學生在學習中有三個點需要注意,即易錯點、偏差點、模糊點,這三個點就是這篇文章的“學點”。于是,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扣住這三個“學點”,我們就可以確定如下教學內容。
1.改正學生的易錯點。
“賴”是課文中的一個生字,也是構成文章中心詞“信賴”的語素之一,它的書寫對學生來說不難但很容易錯,從以往的教學經驗來看,很多學生會把右邊的“負”寫成“頁”。所以對生字的書寫特別是對“賴”的書寫、指錯、改正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
2.糾正學生的偏差點。
初次接觸“信賴”,學生大多會把它跟“信任”混為一談,理解會上有偏差,糾正這個偏差點便是我們的教學內容,怎樣來糾正學生的這個偏差點呢?學生可以查字典,但筆者認為字典上查來的意思是死的、僵化的,學生并不能真正地理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新課標強調,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要讓學生深入理解“信賴”,并融入其真情實感,就必須設計一個語言活動,讓學生在語言活動中感受、體悟。《珍珠鳥》的第六自然段寥寥數筆,用文字描繪了一幅“小鳥依人”“人鳥合一”的溫馨畫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懷著美好的情感,用輕輕柔柔的語調、慢慢的語速反復品讀這段文字,從而逐步感受珍珠鳥對“我”的信任,對我的依賴,那“信賴”一詞便會在學生的心里“扎下根來”。
3.清晰學生的模糊點。
在《珍珠鳥》課文的后面,編者設計了一個練習:“默讀課文,說說珍珠鳥是怎樣逐步‘信賴’我的。”這是本文的重點、難點,而學生只會含含糊糊、簡簡單單地說上那么一兩句不著邊的空話,所以它是學生學習的模糊點,教學中我們要把它作為一項主要的教學內容,課文第四自然段是重點,要讓學生在一遍一遍不同形式的讀的過程中,圈劃出珍珠鳥一系列的動作詞和點明它活動地點、范圍的詞語,再通過對這些詞語,揣摩珍珠鳥逐步信賴“我”的心理變化,從而清晰珍珠鳥信賴“我”的心理軌跡——“害怕—膽大—試探—友好”,最后拋開課文,按照這四個層次準確地說出珍珠鳥的活動范圍及相應的動作,如此,學生便清晰了珍珠鳥信賴“我”的過程,同時也學到了一個語言表達方式,即“通過寫一系列的動作詞可以具體、清楚地寫出事情的發展變化”。
摒棄雜亂,牢牢地把握“信賴”這條主線,緊緊扣住“學點”(易錯點、偏差點、模糊點)確定教學內容,由淺入深地展開教學活動,書寫生字“賴”—理解“信賴”—理清“信賴”,這樣的語文課才是我們孜孜追求的高效語文課。
(作者單位:江蘇省丹陽市正則小學)
G623.2
A
1005-6009(2016)44-00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