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蓮
實習課堂教學巡回指導的三個原則
鄭和蓮
實習課堂;巡回指導;原則
實習課堂教學的典型結構一般是由組織教學、入門指導、巡回指導、結束指導四個環節組成。其中,巡回指導是中心環節,是指學生在進行生產實習操作的過程中,指導教師在對課題進行講解與示范的基礎上有計劃、有目的、有準備地對學生生產實習作全面的檢查和指導。本人結合多年的生產實習教學實踐,認為在這一環節只有貫徹實施以下三大原則,才能進一步提高實習效率。
要明確每次檢查與指導的目的。巡回指導針對性要強,根據實習的進度確定不同階段的檢查重點。以車削加工一個工件的生產過程為例,根據工件特點,需進行這樣的檢查指導:首先,以了解固定工件(裝夾)是否正確和穩定、實習工作是否組織合理得當為重點;其次,以檢查和糾正學生的操作姿勢和方法為重點;最后,以檢查驗收加工好的工件質量為重點。當然,這些重點不是固定不變依次進行的,而要按不同課題要求有所側重。比如:基本功訓練以檢查學生的操作姿勢和方法為重點;綜合作業訓練以檢查學生工序操作的合理性和綜合操作能力為重點;獨立操作訓練以檢查熟練程度為重點。
課題檢測評估時要由松到緊。在一個新課題的練習、掌握過程中,實習指導教師對學生要嚴格要求與循序漸進相結合。在同一課題的每次練習過程中,對學生的要求應隨學生技能熟練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且每次的要求稍高于學生現有的技能水平,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質量意識,最后在教學計劃時間內達到某課題的目標和要求。
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每次有目的、有重點的巡回指導過程中,教師要做到五勤,即腿勤、眼勤、腦勤、嘴勤、手勤。學生常常在教師的入門指導中聽清楚了,看明白了,可是一接觸到實際就出現不會應用理論指導實踐等各種問題,這時指導教師要及時發現這些問題,并加以指導和解決。在巡回指導過程中,教師不能離開實習車間,必須在實習現場及時指導,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巡回指導要與學生的操作訓練同步進行。首先,盡量增加學生獨立操作訓練的時間,教師要精講,每一課題保證70%~80%的時間讓學生獨立操作練習。其次,在練習過程中學生要相互測評,相互討論,便于發揮小組的群體優勢,同時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最后,教師應及時進行反饋,便于學生完善練習方法,提高實習課堂效率。
對于學生練習中出現的共性問題,或者是本課題操作上的重點、難點,需要組織全體同學進行集體指導,同時還應進行個別指導。首先,對個性問題,比如個別學生操作動作不規范等,應進行個別指導。其次,對個別知識、技能掌握得不好,動手能力差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幫助學生找出原因,排除思想上的畏難情緒,使他們大膽地進行操作練習,正確掌握操作要領和操作技能、技巧,從而達到培養目標的統一要求。最后,個別指導也可以樹立典型,即對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快、生產效率高、動手能力強的學生進行個別重點指導和培養,使他們成為技術上的尖子、實習中的典型,指導教師應總結和推廣他們的方法、技巧、經驗,從而以點帶面,帶動全班學生共同進步。
(作者單位:江蘇省溧陽市中等專業學校)
G712
A
1005-6009(2016)39-00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