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龐
?
讓“自主”成為班集體建設的核心價值觀
金龐
【摘要】讓“自主”成為班集體建設的核心價值觀,于班主任而言是一種挑戰。班主任要改變教育觀念和工作方法,以管理模式的改變激發學生內在的動力,以選擇適合學生的生活方式讓學生獲得生命的成長,最終讓學生獲得自主發展和終身發展的能力。
【關鍵詞】自主;班集體;價值觀
從班集體建設的角度講,構建班級的核心價值觀,是改變長期以來學生被管束的現狀,改變學生業已習慣的“等、靠、要”思想,改變成績中心的評價觀念,變被老師管為自我管理,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關注眼前的分數為立足終身發展的能力,確立自主發展的意識,在班級、校園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自主發展和終身發展的能力。
1.以管理模式的改變激發學生內在的動力。
在傳統的班級管理模式下不能不談班級的凝聚力,不能不說班級的核心價值觀。雖然,由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學力背景、不同地域背景組成的班集體會呈現多元的價值形態,但一個集體不能沒有核心價值觀,不能沒有共同的信念,唯有如此,集體才會有向心力,才會有良好的氛圍、風氣,才能讓每一個個體健康成長,快樂成長,幸福成長。
具體地說,就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確立自我的價值存在,確立個性發展目標,制定自我發展規劃。在日常的學習與校園生活中,主動提升自己、改變自己、發展自己,做到個性發展,力爭全面發展。班集體建設中每一個學生都在主動發展自己,每一個學生都是班級的主人,每一個學生都能在班級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存在,每一個學生在集體中都有自己的尊嚴。
在具體實施中,筆者實踐的是時下諸多學校實踐的以小組管理為核心的班集體建設。小組管理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自主管理并以小組自治為核心的班級管理模式。其目的是把班級的管理權交給學生,讓每一位學生真正成為班集體的主人。通過在班級內構建若干小組,實現學生行為、學習、班級事務的自我管理,學校活動的主動參與管理,學生的成長管理、發展管理等等。總之,是把班級一切事務權、管理權、評價權、考核權交給學生,每一位學生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做到相互監督、相互約束、相互促進,實現共同提高、共同發展。
以班級的管理小組為例,小組內每一名學生除了要擔任某一學科的學習小組長外,還要擔任班委會的職務,承擔班級的其他事務,包括衛生值日、班級宣傳、活動組織、常規檢查等。此外,班級學生還會在學校、年級中承擔各種管理角色或者擔任志愿者,如校學生會、年級學生分會的管理干部,年級自治組織成員,學校的各學生管理委員會的志愿者,如安全志愿者、環境管理志愿者、伙食管理志愿者、宿舍管理志愿者、物業管理志愿者等等。每一學生都可根據自己的意愿、特長申請擔任某一角色,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徹底改變了過去絕大部分學生是被管理者的狀態,學生內在的激情與責任感被喚醒,自主管理能力在日常管理與活動中得到提高。
2.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獲得生命成長的新品質。
所有的生活都必須自己面對,所有的生命都必須獨自飛翔,這大概是生命存在的必然形式,當下還在父母、老師呵護下的學生未來也必須面對。學校教育的根本是培養能獨立并能幸福生活的人。如果只是為分數計,僅是為高考計,“一刀切”的管理應該是有效的管理。但教育不能短視,更不能以分數剝奪學生的生活能力。
學生的校園生活,狹義地講,是指除學習以外的吃、住、行、交往等活動形式。在學生生活中,班主任更多關注的是秩序與安全,比如,食堂的就餐秩序,宿舍的環境衛生,行路的安全,交往中更多關注的是男女生交往過密問題,等等。以學生吃飯為例,學生吃什么,在什么地方吃等就餐習慣,不是班主任關注的重點;再以住宿為例,學生是走讀還是住校,學生在住處是如何生活的,與同學、父母是如何交往的,等等,只要不出現問題,班主任一般不會主動過問。其實,我們知道,每一個學生因家庭背景不同,個性不同,生活方式也會不同。生活個性化越來越成為學生的主流特征。而班主任在工作中,更多關注的是集體生活,更希望所有學生都能適應集體的環境,尤其是在集體宿舍中;在吃飯問題上,常以一句“別人能吃,你為什么不能吃”作為教育部分嫌棄食堂伙食學生的良言。誠然,讓學生適應環境,是教育的職能,但筆者以為更是無奈,從學生的個體特性及學生的未來計,每一個學生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而這種選擇的結果,無疑更適應學生,對學生的成長會更有利。
在保留傳統的窗口銷售模式的基礎上,我校又推出了開放式的學生自選模式,三五同學合伙,自選菜肴的包伙模式,品種自選、窗口自選、就餐食堂自選、伙伴自選,給了學生在就餐上的選擇權,極大滿足了學生的不同口味需求。保留傳統集體宿舍,并滿足多樣化需求,特別是滿足部分家長為陪讀在外租房不方便的需求,我校在宿舍管理中適時推出單人間、雙人間服務,學生自己選擇,可選擇單間,可選擇父母陪讀,也可選擇一知己兩人合住,或者選擇集體合住,不同的住宿形式是多樣化選擇的結果。
就餐選擇、住宿選擇雖然只是學生生活的一部分,但選擇不僅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更重要的是選擇了適合自我的生活方式,在選擇中增強的是對自我的認知,是自主教育的過程,是責任感的提升。于班級而言則是一種更能提高其生活品質、生活技能的教育方式。
讓“自主”成為班集體建設的主題詞,成為班級的核心價值觀,于班主任來說是一種挑戰,挑戰的是班主任的觀念、習慣,于學生更是一場革命。當“自主發展”的班級核心價值觀構建時,當自主成為班級管理的主題詞時,學生自主也就成了班級文化,而文化會更有效地促進學生自主能力的提高,更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幸福成長。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27-0065-02
【作者簡介】金龐,江蘇省邗江中學(江蘇揚州,225000)副校長。
作者單位:(江蘇省邗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