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再云
摘 要: 新課標提出新的教學目標,傳統化學教學面臨巨大挑戰。在這樣的改革背景下,“支架式”教學模式應運而生。這種教學模式是指應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己構建知識體系,并向更高水平發展,旨在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的能力,最終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關鍵詞: 高中化學 “支架式”教學 新課程
化學來源于生活,也必定為生活所服務。在傳統化學教學中,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明確化學概念,會做化學考試題,但是忽視化學在實際生活中的具體應用,使學生淪落為考試機器。新課改,在高中化學課程教學中無論是知識的講授,還是方式的獎授,都要貼近實際生活,并且要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進行有機結合。“支架式”教學方式是以學生為教學中心,并通過情境創設等方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充分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并引導學生構建完整的化學知識框架,系統地進行學習,整體地進行掌握和理解。
1.“支架式”教學的設計原則
1.1將問題作為中心的教學原則
高中化學采用“支架式”教學模式,首先要有問題意識,只有發現問題,才能進行深入思考,然后才能涉及創新問題。因此,提出問題,是一切新知識、新思想、新方法獲取和創建的基礎。所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采取的“支架式”教學模式,最重要的一種手段就是問題支架,具體說來就是將學到的知識轉變為問題,作為支架,然后引申出很多其他問題,然后引導學生依靠自己的能力解決這些問題,構建出完整的知識體系。
1.2“情景化”的教學原則
當學生遇到新的知識的時候,可以按照以前創建的支架對新知識進行分析、學習。在教學的時候,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民主、輕松的學習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程的積極性,使學生保持高漲的熱情獲取新知識,培養自主創新能力。
1.3將學生作為教學中心的原則
“支架式”教學模式中需要特別注意的一個方面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教師要隨時明白自己處于幫助學生學習的角色,而不是灌輸知識的角色。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知識的傳授情況,然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課程安排,科學地進行授課,以飽滿的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支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2.1搭腳手架
這種教學模式,在這里用實例進行闡述,例如學生在學到有機物知識章節的時候,有一個非常經典的習題模式,就是有機物的相互轉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之前學到的官能團等知識進行總結,然后一步步深化知識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將之前學到的基礎知識串聯起來,構建合理的知識體系。
2.2進入教學情境
比如,在學習水解反應的時候,學生就要整體地分析哪些物質可以被水解,是否這些物質中有可以被氧化的,以及它們之間都是什么關系。
2.3深入探索認知
在學習有機物相互轉化這個章節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對各個類型的有機物轉化關系進行總結學習,然后研究這些類型中比較關鍵的有機物的轉化,最后提煉出重要的有機物進行學習。一步一步地深入知識的探索和學習是其中的一種學習模式。
2.4學習效果的評價
學習效果的評價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自我評價,一種是相互評價,還可以將結論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相結合。這些評價形式的內容主要包括: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小組學習過程中的貢獻;是否對所學知識構建完整的框架。
3.“支架式”教學的思考
在“支架式”教學模式中,教師扮演教學引導者的角色,學生才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
3.1準確把握“支架式”教學模式的內涵
“支架式”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以便教師引導學生構建自身的知識框架時把握好教學時機。
3.2對最近發展區的理論有清晰明確的理解
這一教學模式的構建主要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依靠自身的能力構建適合自己的知識體系,在無形中對學生提出更高要求。
3.3靈活運用“支架式”教學模式
實際上,“支架式”教學模式并不是唯一的學習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過于依賴這種教學模式,忽略很多其他可以采納的教學模式,因為其他教學模式也是非常有效的教學工具,如果將其中合適的教學模式結合起來,合理應用,靈活掌握,適當切換,那么對于教學效果來說才更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提升作用,并且可以更充分地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總之,“支架式”教學模式是針對傳統教學模式建立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教學死板的教學情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知識的學習作為基本的出發點,但是以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作為主要教學目的,將情景教學等教學方式作為教學手段,真正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的能力,并且在教學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學習能力,使學生真正提高素質,進行全面學習。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要靈活運用“支架式”教學模式,不要單一地依靠這種教學模式解決所有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支架式”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積極地應用其他教學模式作為輔助教學手段,使得教學質量得到本質的提升,而不僅僅體現在學生分數的提升上,更要為社會的發展培養出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型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蔡萬玲.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課程“支架式”教學模式構建[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0(3).
[2]師瑞.支架探究教學法——淺談化學與拋錨式教學[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3(2).
[3]房晶.高中化學課堂的提問[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4(1).
[4]王桐,許燁馨,馬娜骨.修復材料知識引入高中化學[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