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文英
[摘 要]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快速發展,人類走進了信息化時代,多媒體技術觸及各個領域。同時,伴隨著素質教育及新課程的改革,小學語文教學也在尋求理論與方法的突破,多媒體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是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在對多媒體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進行必要性研究的基礎上,筆者從有效整合和語文教學的有效開展給出一些具體建議。
[關鍵詞] 多媒體技術;小學語文;教學;資源整合
一、整合的意義
(一)多媒體技術應用日趨廣泛
人類進入21世紀以來,依靠信息技術存在的多媒體技術成為發展最為迅速的一門技術。多媒體技術是集計算機技術、圖像處理技術、動畫處理技術、文本處理技術、聲音處理技術等多種技術于一體的技術手段。近年來,人類借助互聯網、計算機技術,有效實現了全球的聯網及資源共享,并廣泛應用到教育、金融、醫療、軍事等各個領域當中,在實現辦公效率提升的同時,也在漸漸地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對于教育行業來說,多媒體技術能夠利用視頻、文本、圖片等多種載體,為學生做出一系列的課件展示,從而在豐富課堂內容、提升課堂效率等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在倡導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多媒體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十分必要。
(二)傳統小學語文教學發展遇到瓶頸
傳統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為了應對升學考試,一味地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進行死記硬背,誰記憶準確、誰記憶的多,誰就能夠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變得優異,這就導致一些學生雖然能夠對知識有效記憶,但是在知識運用及創新能力上,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這種完全將知識掌握程度當作學生學習好壞的唯一衡量標準的做法,是與素質教育及新課程改革相悖的。因此,在未來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將課程學習與多媒體技術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突破傳統教育,更好地面向未來。
二、多媒體應用現狀分析
(一)有利方面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多媒體技術在應用時,通過展示圖片、視頻及音頻的方式,能夠有效創設教學情境。一般在語文教學當中,每堂課初,都是學生最有興致的時期,也是接受知識的最佳時期,因此在這一時期,教師若是能夠借助多媒體來導入教學,便可以創設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
如:教學音節“ma”。首先,電腦顯示“a”。其次,將卡片“m”拿出,告訴學生聲母“m”和韻母“a”在一起可以拼出一個音節“ma”。最后,用課件演示動畫效果,卡片“m”和“a”變成音節“ma”。
2.拓展學生視野,擴充知識面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當中,單憑教師對教材內容的講解,所觸及的信息種類比較單一且乏味,久而久之,便會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倦意。而多媒體技術能夠通過視頻、音頻、圖片等多種形式展現教學信息,不僅加大了信息量,還可以用不同方式展現出來,從而在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3.提高學習效率,合理利用時間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用到的素材種類繁多,一些素材與當下生活存在很大的距離,這些素材信息單靠教師的講解,不僅無法厘清,還耗費大量的時間,而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便能夠再現素材的背景知識,在幫助學生有效理解的同時,合理利用時間,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不利方面
1.限制學生的主體地位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展現出其優勢的同時,也暴露出一定的弊端。部分教師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時,學生便可享受先進技術帶來的感官體驗,不愿意記筆記,也不愿意用腦進行思考,從而喪失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2.忽視對課文內容的把握
語文課本中包含的文章一般都含有古今中外大量的信息,對于語文教學來說,這些文章就是教學的根本與依據。然而,在語文教學對多媒體進行應用時,一些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并在課件上花費大量的時間,最終忽視了對課文本身的研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味地向學生播放圖片、視頻等材料,便造成了學生將大量的精力放在研究這些材料上,從而沒有時間去仔細品讀課本。
三、正確處理多媒體技術與語文教學的關系
1.在講課時應該多用黑板
在語文教學當中,學生與教師如果完全依賴多媒體技術進行上課,就不能在語言上進行溝通,教師不能夠為學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應用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當中,應該起到一種輔助作用,而不是完全代替教師的黑板授課。教師在黑板授課時的肢體語言、表情語言等,都是向學生傳遞信息的有效工具。另外,教師在進行黑板授課時,還能夠與學生發生情感上的交流,對學生的思維與心理活動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而這些交流及信息的傳遞都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若是在教學中單純地應用多媒體技術,則會使師生之間的交流途徑失效,從而喪失課堂教學的意義。
因此,在上語文課時,一定要以教師的黑板教學為主,千萬不能對多媒體技術進行濫用。適當地采取多媒體技術來開展語文教學,滿足學生的興趣及感官上的需求,不會使學生喪失想象能力,從而做到對多媒體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
2.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學生課外學習
課堂教學畢竟只有40分鐘的時間,若是在這40分鐘內,完全運用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提供一些視頻、音頻上的展示,則會造成課堂時間的大量浪費。為了能夠使多媒體視頻、音頻等有效展示,教師應當采取課內與課外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后能夠利用多媒體自己查找一些資料,進行觀看與課外學習,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有助于學生對信息的把握及對有效信息的搜索,對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提升具有極大的幫助。另外,學生在課外時間還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舉辦一些辯論賽、讀書交流會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利用多媒體創造情境,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及學習興趣,為教師的課堂教學奠定基礎。
3.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模式
任何教學模式的開展都忌諱單一模式,運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語文教學同樣如此。單一運用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播放視頻或圖片,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審美疲勞,喪失運用多媒體教學的興趣,從而使得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本來具備的優勢難以發揮出來。
因此,在語文教學當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應當做到合理地應用多媒體,根據需要為學生展示圖片、視頻、聲音、文字等多媒體資料,從而使學生在聽課過程中能夠做到多種感官并用,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另外,運用圖片、聲音、視頻多角度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做到多方位的理解、感知,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加強學生的理解,進而發揮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最大作用。
責任編輯 敖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