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豐
摘 要:企業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著重大作用,而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個性化的表現,是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的內驅力,二者密不可分。本文對企業文化的內涵做了簡要陳述,介紹了企業文化的演變史,同時通過分析企業文化在我國的現狀,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法與途徑。
關鍵詞:企業文化;企業發展;中國特色
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企業生產經營的目的是要不斷地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與文化的需要,為社會提供產品或勞務,企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但是要發展企業就要弘揚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現代化企業管理理論的新發展,它反映了管理理論與實踐發展和我國企業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企業文化具有企業目標導向,行為約束,動機激勵和企業凝聚力等基本功能,它能夠使企業適應外部變化,進行內部協調,減少職工焦慮,始終困擾企業的宗旨,為企業總目標服務。正因為企業文化具有這些功能,加之本人在企業工作中充分認識到企業文化在企業改革發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下面就企業文化與發展間的關系加以論述。
一、首先,從企業文化的內涵上分析,它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一)企業文化突出重視人的因素,注重人的價值觀念,道德意識的作用,對于人的培養致力于提高起素質,以自覺地培養某種價值觀念為立足點。
(二)企業文化在培養企業價值觀念方面,注重以集體主義價值觀念為核心。
(三)企業文化重視職工參與管理的作用,使職工感到自己的價值和責任,激發職工的工作主動性,提高工作質量,促進管理改善。
(四)企業文化是一種文化融合。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文化不僅要受到本國傳統文化和其他組織文化的影響,而且要受到國外的民族文化和組織文化影響。一個先進的企業文化必然是博采眾長,融合提煉的效果。
二、其次,企業文化包容以下幾個豐富內容
(一)企業基本信念。企業文化的靈魂是以企業價值觀念為核心的企業基本信念,即企業精神,它是企業宗旨,使命和理想的界定,一般以高度思想語言來概括和表達。例如美國國際商用公司(IBM)以“IBM就是服務”為信條,以“尊重個人、顧客至上、追求卓越”為基本信條,企業精神一旦成為全體職工的共識,就為一切工作定下主旋律和格調,對企業職工起著巨大的導向和激勵作用,使企業獲得強大的精神主動和內在活力。企業價值觀念是企業精神的核心,也是企業文化的基石。
(二)企業道德實質特定的企業中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內心 信念來維持,它是社會道德在企業行為中的具體體現。它們是1.堅持企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的原則。2.兼顧國家、企業、職工和消費者利益的原則,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3.堅持社會主義公平與競爭原則,使企業每個成員都享有平等的經濟權力與政治權力。4.堅持社會主義主人翁勞動態度原則。
(三)企業規章制度是企業及其成員共同的行為規范,是企業文化規劃化的反應。是構成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
三、企業文化的演變
(一)企業文化得由來。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國經濟發展與日本產生了較大得差距,導致了美日比較管理學研究得熱潮,在美國產生了一批具有世界性影響的管理著作。通過研究,總結出日本企業善于學習別人先進成果和極為重視做人的工作的兩條成功經驗,從而提出了企業文化理論。
(二)我國企業文化建設的現狀,我國與企業文化有關的實踐可追述到本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民主資本主義企業。建國以后,以普遍的政治理論做為企業共同的文化準則,以企業勞動模范英雄人物為核心,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提出過許多有益的企業信念,鼓舞了億萬職工的斗志。但站在歷史與現實的結合點上看,我國企業文化水平普遍看來仍十分落后,多數企業的企業文化缺乏個性,許多企業尚未認識到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四、塑造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
(一)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的目標模式。我國當前所要建立的企業文化,一是具有本企業獨特性格和鮮明特色的企業文化,這是企業文化的個性。二是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密切聯系的企業文化,這是企業文化的共性。其具體表現在:企業必須牢固樹立追求利潤與社會服務相統一的企業經營宗旨和觀念;樹立職工當家做主的職工主體精神;樹立艱苦奮斗,百折不撓,克服任何困難的精神;樹立團結協作等集體主義精神;提倡求實、奉獻、開拓、創新、“嚴”字當頭、民主、競爭等社會主義風格,這個模式的最終目標是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活力。
(二)建設有中國特色企業文化的原則。塑造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應遵循以下幾條原則:1.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與堅持改革開放相結合。2.是堅持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相結合。3.是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4.是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
(三)建設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的途徑和方法。根據企業管理發展的趨勢,按照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模式,必須建立起適合我國政治條件和符合國情,符合我國企業現狀及發展的企業文化。
1.建設企業文化要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密切結合,通過經營管理活動逐漸形成企業文化。
2.建設企業文化必須明確企業經營發展戰略,使戰略意識,經營宗旨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
3.企業領導者是建設企業文化的帶頭人,現代企業經營的重要趨向是企業經營者從管理者型向企業家型轉變。
4.企業文化建設必須以全體職工為主體,以人為中心,真正推行民主管理,運用民主管理加強企業文化。
5.企業黨、政、工、團齊抓共管。
6.對明確的企業精神、宗旨哲學、方針目標、價值觀念等進行大力宣傳,企業領導進行示范,宣傳先進事跡,樹立英雄人物,從而深化企業文化的實踐。
企業發展與企業文化二者不能分開,如果只談企業發展而否定企業文化,或只談企業文化而抹煞了企業發展的觀點都是錯誤的。應該用辯證的,唯物的,聯系的觀點來看待兩者的關系。
綜上所述,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企業文化提高了企業。企業才能發展。我們處在新世紀的開始,面對新世紀的挑戰,在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環境中,要立足于現實。從本單位,本企業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企業定會飛速發展,我們的國家將永遠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參考文獻:
[1]瑪格麗塔·斯通,李釗平.經濟學家[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07.
[2]李釗平.商業周刊[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07.
[3]曾仕強.中國式管理[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03.
[4]魏慶.經銷商管理[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07.
[5]成君憶.魚夫與管理學[M].新華出版社,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