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雅娜
摘 要:對于因環境變化在職工中出現的消極價值取向,地勘單位應及時關注,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培育和引導職工樹立科學、合理、正確的價值取向,化被動為主動,變消極為積極。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職工;消極心態;改進
一、地勘職工價值取向中的不和諧音
(一)理想信仰缺失
隨著現代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地勘行業的艱苦工作環境對從業者的吸引力驟減,即使從事地質工作多年的老職工們也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再從事地質工作。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改行”、“跳槽”也時有發生。對地質人才的渴望與需求與對地質找礦工作這一艱苦行業的熱情銳減,兩者間的強烈反差在地勘單位反映的尤為明顯。
(二)思想觀念落后
改革開放使地勘單位職工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勞動方式、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很多職工懼怕市場競爭,懼怕改革,更為留戀計劃經濟時代的“大鍋飯”、“鐵飯碗”,言談間常常懷念五六十年代的樸素民生和干群關系。
(三)心理失去平衡
地勘單位普遍存在的任務銳減、機制不活、管理粗放、缺乏市場開拓能力、無長遠規劃和短期目標,加上對某些社會現象和政策片面的理解和認識,使職工對單位的前途和命運產生迷茫,干部沒心思、職工沒勁頭,常常處于一種希望與危險交織、成功與失敗共存的緊張心理狀態之中,失去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精氣神。有的職工對單位實行的企業化管理和項目經理部制不理解,覺得自己從一個“單位人”、“主人翁”變成了“給項目經理打工的”,自己成了“包袱”被甩給項目經理,誘發失衡心態。
(四)行為出現消極
有的職工得過且過,工作態度敷衍了事,嚴重缺乏主人翁精神;有的職工要求公平、正義的愿望強烈,但又認為單位中充滿著影響公平正義的現象,缺乏勞動積極性;有的職工擔任負責人后重個人利益、輕集體利益,重暫時利益、輕長遠利益,不重視培養人才和抓思想道德建設,造成人心渙散,思想滑坡,從而導致經濟滑坡,嚴重缺乏發展后勁。
二、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挑戰
(一)職工思想觀念發生變化
一是從權威向平權轉化,不盲目的無條件地服從權威,更加傾向自強自立,尊重合法與合理的權威,更多用一種寬柔精神,一種平等、公正態度與人相處。二是從社會向自我轉化,個體意識普遍增強,群體意識減淡。更加重視自我設計、自我價值的實現,希望有合理競爭的機會在改革中展現身手。
(二)職工生活工作方式發生變化
一是信息傳播渠道發生了變化,國際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手機通訊端的豐富,論壇、博客、空間、QQ、微信、微博等等,使信息傳遞更加快捷,人與人之間交流溝通更加便利,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新的載體和渠道的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二是熱點難點問題增多,如分配制度的改革、福利民生問題、職業生涯規劃和晉升制度設計、地勘單位改革對職工身份的影響,這些問題都容易轉化為思想問題。
(三)對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發生變化
在地勘單位轉型發展過程中,勞動關系、用工方式、就業形式以及職工追求目標和價值都呈現出多元化,但思想政治工作仍有“空白點”或“盲區”表現在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經營結合不緊密,上邊搞的熱火朝天、中間開展工作不溫不火、下邊職工冷眼旁觀,沒有形成上下聯動的格局。表現在思想政治工作輻射面窄,只管八小時以內,不管八小時以外,只管在職職工,不管離退休人員和家屬,只管機關工作人員,不管生產一線職工。表現在思想政治工作脫離實際,簡單說教、理論灌輸,從文件到文件、從會議到會議,內容大而空,缺乏吸引力、感召力和說服力。
(四)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發生變化
一是他人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清,普遍認為做思想政治工作是政工干部的事,與己無關。二是政工人員缺乏與其他部門和人員的溝通、協調、配合,沒有廣泛發動職工共同參與,沒有形成齊抓共管的整體合力。三是政工崗位缺乏吸引力,職數的限制,使政工人員職稱晉升的空間大大減少,大家不愿從事政工工作或紛紛轉行,政工隊伍后繼乏人。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自我改進
(一)貼近職工,以人為本
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視“思想”這個根本問題,要允許有“雜音”,努力化解“雜音”。關鍵是要和職工的切身利益結合起來,尤其是在實施地勘單位戰略轉型中,要讓職工認識到轉型是地勘單位生存和持續發展的機會和希望,轉型不是以犧牲職工利益為出發點的,而是真心實意為職工謀取更長遠的利益。同時在管理機制、人員結構的改革方面應充分考慮實際狀況,及時把握職工的思想脈搏,立足維護好大多數人的利益,包括工資績效、生活福利、勞動安全、養老保險、職業前景等,增強職工對單位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二)貼近生活,潤物無聲
地勘單位從偏于一隅相對封閉的狀態搬遷到城市后,人員流動性加大,信息來源增多,信息流通更快,大家表達訴求的積極性和表達訴求的方式渠道也更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把握時代的脈搏,更加貼近生活,才有鮮活的生命力。通過借力網絡,QQ群、微信群等新的交流平臺加強與職工的溝通和互動,掌握職工、特別是青年職工的關注點、利益訴求等,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獲取信息、辨別信息、選擇信息,提高判斷能力和應對能力。利用新的信息媒介細致敏銳地體察職工思想動態,以組織職工喜聞樂見的參與性、滲透性、互動性強的活動,使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職工工作、學習和生活,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引導職工將思想和注意力凝聚到地勘單位發展和建設上來。
參考文獻:
[1]姬薇.應關注和解決好職工的心理健康問題[J].中國工運,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