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楊浪
?
“善”為基礎 “雅”作目標—溫州市仰義第二小學校長吳瑞杰專訪
本刊記者 楊浪
中國學校體育:您的辦學理念是什么?結合辦學理念您又想打造怎樣的學校?
吳瑞杰:我校辦學的核心理念是“明德至善,篤行于雅”,校訓是“日行一善,雅行天下”,學校開展的是“善雅教育”。老子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善,是教育對內的價值;雅,是教育對外的價值,凝匯成“善雅”二字,仰義二小以其作為學校文化的核心價值觀,與教育的終極價值相契合。我們追尋“小小學校,大雅之堂”的教育境界,通過開展以“日行一善,雅行天下”為核心內容的活動,以“學雅規、立雅標、正雅態、揚雅風”為載體,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重點,全面提升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立志把學校打造成一所富有生命活力,充滿人文精神,具有特色體育文化的現代化體育特色品牌學校,把學生培養成明德篤行的陽光少年。
中國學校體育:作為校長您如何看待體育與德育之間的關系?
吳瑞杰:毛主席曾經說過“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茍野蠻其體魄矣,則文明精神隨之”,很好地論述了體育與德育的關系。體育運動具有豐富的活動性和廣泛的社會性,是學生德育的重要載體。學生通過體育鍛煉,在運動的過程中感受運動的美學,團隊的互助,競賽的激情,自我的挑戰等等。關于這一點,我個人很贊同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的名言“不懂體育的人不能當校長!”所以我校高度重視學校體育,把體育工作擺在學校整體工作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時將體育和德育有機地融合,讓體育更有境界,讓德育更有動感。
中國學校體育:校園足球工作現在以教育部門為主導,您作為校長是怎樣理解當前的校園足球工作的?又是如何將校園足球工作與學校的辦學目標相結合的?
吳瑞杰:我認為校園足球首先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手段;其次是培養學生興趣,發展學生個性,打造學校特色的載體;再次是發現足球苗子,輸送優秀球員的途徑。我校開展校園足球十分注重普及和提高,從2013年開始,學校開設每周一節的足球課,從一年級起每班組建男女各2支足球隊,共48支隊伍,并在班級足球隊的基礎上擇優組建6支校足球隊,分別是男甲、女甲、男乙、女乙、男丙、女丙,共有90多名校級足球隊員。學校由專人利用放學后的時間及雙休日定期組織訓練,訓練時間每天不少于1.5小時。同時每學期舉行全校班級聯賽和校際間的各類邀請賽等,通過系列的比賽激發學生訓練的熱情,也促進了隊員們的足球技術不斷提升。因此,我們把足球文化和學校文化融合在一起,以校園足球為主要體育項目,帶動田徑、籃球、乒乓球、跳繩等其他體育項目的協調發展,并與語文、數學、美術、音樂等課程相融合,進而實現“打造一所富有生命活力,充滿人文精神,具有特色體育文化的現代化體育特色品牌學校”的辦學目標。
中國學校體育:學校現在是全國的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那么您認為學校要具備哪些條件才稱得上“特色”?
吳瑞杰:我校足球從“玩”起步,“玩”出了一條特色化的足球文化立校之路。多年的校園足球辦學經驗告訴我們,學校只有全體師生全員參與,具備將球場上的足球文化向球場之外的校園、班級、課堂輻射,形成全校師生對足球文化的認同感,才能讓學生從心底喜愛足球這項運動,學生因足球而成長,教師因足球而發展,學校因足球而發展,才能稱得上“特色”。學生帶球的身影出現在綠茵場,在校外街巷,甚至在田野阡陌間,感受生命在運動中激情噴薄,享受足球帶來的快樂,這是我們創辦特色學校最質樸的夙愿。
中國學校體育:開展校園足球工作尤其是建設場地等硬件設施需要大量的經費作為支撐,學校在這方面能否保障資金的充足?
吳瑞杰:校園足球確實是個燒錢的項目。從2012年開始,我校的男、女甲組和乙組4支球隊都參加溫州市的比賽,每年還有3~4支球隊參加浙江省的總決賽,加上每學期還要添置足球等各種訓練器材,以及教練的訓練補助等等,球隊每年的支出至少20~30萬元。面對這巨大的經費缺口,學校沒動用過一分錢的公用經費,而是采取“走出去”的辦法籌錢解決,除體育部門、教育部門補助一點外,大多數是通過家長后援會捐贈和社會愛心企業、愛心人士贊助等途徑解決。近幾年,由于學校開展校園足球取得了階段性的成績,特色逐漸凸顯,品牌日益形成,各方面的支持力度更大了,意愿也更強了,先后有艾曼連鞋業、泰馬鞋業、香香莉鞋業、意邁達鞋業等企業贊助我校足球隊。今年學校又和溫州市特康彈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首期贊助100萬人民幣用于改善足球場地建設和隊伍建設,并在5年內每年再贊助10萬元用于比賽和訓練。眼下,國家財政也在政策上對校園足球予以一定的支持,我相信,只要學校繼續堅持做好足球工作,資金將不是什么大的問題。
中國學校體育:確保了場地,學校的師資情況如何?
吳瑞杰:我校目前有5位體育教師,能基本滿足體育課的教學工作,但由于沒有一位足球專業的教師,不能滿足足球的教學。學校從5位體育教師中挑選出兩位對足球有興趣或曾經練過足球的體育教師作為足球教練,專門上足球課和帶足球隊。為了能順利開展校園足球,我們采取了一些辦法:一是每年派體育教師外出參加各種足球培訓以提高執教水平,比如今年我們派兩位教師到上海、福建、杭州等地參加高級別的培訓;二是請溫州市足協的教練來學校指導教學和輔助訓練;三是加強校本教研,通過個人研修、同伴互助、專家引領的方法培養本土足球教練。我校獲得全國優秀教練稱號的盧享亨老師就是由籃球專業的教師培養成足球教練的,現在完全能勝任足球的教學。
我校目前有男、女共6支足球隊,但只有兩位教練帶隊訓練,工作量很大,也影響訓練的效果。對此我們積極向教育局和人事局申請增加足球教師編制,調入或到大專院校引進足球專業教師以充實足球教師隊伍,增強足球教師能力。如今隨著校園足球歸于教育部門管理,教育局將會對校園足球越來越重視,引進的足球專業教師也會越來越多,足球教練欠缺的問題將會逐步得到緩解。
中國學校體育:您認為開展校園足球的最終目的是什么?校園足球又能帶給學生什么?
吳瑞杰:我們把“關照兒童幸福生活,培養完整的人”作為開展校園足球的終極目標。確保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尊重學生的個性,學生才有自由發展、自由呼吸的空間。我們不硬性要求人人都踢足球,但我們完全可以做到人人都與足球產生聯系,人人都從足球中獲得快樂,人人都在足球中發展個性,人人都在足球中得到成長,人人都在足球中印下童年記憶。因此,我們努力讓校園足球成為每一個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載體,成為學生“出彩童年”的主要舞臺。
中國學校體育:面對有足球特長的學生,學校是否能保證他們升學通道的暢通?
吳瑞杰:我們曾經為特長生的升學問題頭痛過,我本人也多次主動和相關初中的校長對接溝通過,但由于義務教育升學政策的問題沒能很好地解決。去年,我校取得全國校園足球華東賽區第一名的男甲全體隊員和家長還因為升學的問題給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和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寫過求助信,袁部長和王司長都很重視,第一時間給浙江省教育廳打來電話,溝通解決我校這批隊員的升學問題,還給全體隊員寫來勉勵信,鼓勵隊員們上好學,踢好球,做好人。隊員們收到信很受鼓舞,但由于升學政策的瓶頸沒有被公辦中學接受,最后還是溫州市的一所民辦中學—翔宇中學向隊員們伸出了橄欖枝,特招全體隊員。這批隊員也很爭氣,今年第一次組隊代表翔宇中學參加溫州市初中校園足球比賽就獲得了冠軍,創造了溫州校園足球比賽的奇跡。今年開始,溫州市教育局開始出臺政策讓相關的初中招收特長生,我校的男、女足隊員在特長生的招收考試中憑借過硬的球技、良好的品德和較好的成績全部被相關初中錄取。我相信,隨著國家對校園足球的重視,教育部門會逐步出臺足球特長生升學的相關政策,我校的足球隊員也將會有很好的升學通道。而解決好了足球隊員的升學問題,就會打消家長的后顧之憂,就會獲得家長對校園足球的支持,校園足球的開展就會更加轟轟烈烈。
還有一件事我要特別提出來,希望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予以考慮。那就是根據校園足球比賽章程,不是本地戶口的學生不能參加高中階段的比賽,小學和初中的比賽也有所限制,這種政策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校園足球的開展,也會影響像我們這樣以三分之二新溫州人子女為生源的學校學生的升學。無論從目前我國人口流動性大的現實情況來看,還是從發現、培養、選拔優秀足球苗子的途徑來看,這些政策都有必要做出調整,應該突破制度的藩籬,給校園足球以自由發展的空間。
中國學校體育:學生參與體育的積極性與其他學科的學習興趣相比有什么本質的區別嗎?您認為應該如何激發學生參與體育的積極性?
吳瑞杰:我認為學生參與體育的積極性與其他學科的學習興趣相比,其本質區別在于有無目的性快樂。大部分學生對語文、數學、英語的學習興趣那是有目的的興趣,是為了取得好成績;而對體育和藝術學科的興趣是無目的的興趣,純粹是因為好玩。假如參加體育活動帶上了“功利”的目的,將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我們為了鼓勵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增強體育運動的趣味性,使之更加貼近小學生的生活,以游戲的方式提高學生參與體育的積極性。同時,學校還提供給學生充足的場地、器材和時間,讓學生有場地可玩,有器材可用,有時間保證。我校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等場地一應俱全,可以滿足不同體育愛好學生的需求;體育器材全部向學生開放使用,讓學生有充分選擇體育器材的可能;分早上、中午、下午三個時間段供學生參加各種體育活動,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鍛煉。通過各種措施的落實,我校學生參與體育的積極性很高,學生的體質逐年提升,也越來越陽光自信。
中國學校體育:最近貴校又被教育部評為2015年第一批全國學校體育工作示范學校,對于這樣一個較高的評價,您對今后的工作有什么打算或是更高的期待?
吳瑞杰:校園足球與校園文化“善雅”的融合是為我校的特色品牌,今后我們將借力“全國學校體育工作示范學校”這一新的發展高度,深化校園足球文化建設,進一步帶動其他體育項目的發展,通過幾年的努力把學校打造成有特色體育文化的體育特色品牌學校,真正讓體育成為學生生命成長的基石。而對外拓展校園足球的影響力將是我和學校的教師團隊所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我們期待仰義二小未來能以校園足球的辦學特色作為支點,撬起這所新生學校的文化建設和課程改革,走出一條農村小學特色辦學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