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鴻韜 (北京體育大學體育藝術系,100084)
?
舞蹈啦啦操的基本動作與專業術語介紹
馬鴻韜 (北京體育大學體育藝術系,100084)
2016年第1期為大家介紹了舞蹈啦啦操的主要分類:花球啦啦操、爵士啦啦操和街舞啦啦操,在這3種舞蹈啦啦操中各有他們常用的基本動作以及專業術語,本期將為大家具體介紹這些舞蹈啦啦操的基本動作和專業術語。
花球啦啦操是由運動員手持花球完成的一項運動,花球也是啦啦操這項運動所特有的最具代表性的運動器械。在花球啦啦操中,最常用的也是最主要的基本動作就是手持花球的32個基本手位,主要是根據運動員的動作形態來命名。
1.花球啦啦操上肢基本動作與專業術語(見圖1)
圖1-1 上M 圖1-2 下M 圖1-3 W 圖1-4 高V 圖1-5 低V
圖1-6 T 圖1-7 斜線 圖1-8 短T 圖1-9 高X 圖1-10 前X
圖1-11 屈臂X 圖1-12 X 圖1-13 上A 圖1-14 下A 圖1-15 加油
圖1-16 上H 圖1-17 下H 圖1-18 小h 圖1-19 L 圖1-20 倒L
圖1-21 K 圖1-22 側K 圖1-23 R 圖1-24 弓箭 圖1-25 小弓箭
動作要點:啦啦操手位基本動作的特征和健美操的手臂動作不同,健美操的手臂動作通常要求具有延伸感,整個肢體的線條向外延展。而啦啦操的手位動作要求短促而有力,更多強調的是定點的要求,而非延展。并且,在手臂的位置上,健美操的手臂動作通常是在身體的額狀軸與矢狀軸這兩個平面內運動,要求手臂和肩膀完全展開,而啦啦操的手位動作都是向內收,所有在兩側位置的手位,均要求在手臂完全伸展于兩側位置的同時再向內收夾約15°的位置,向上與向下的手位也是一樣,在完全伸直于上方或下方的同時向下或向上收夾15°的位置,所有的動作均要求向內含住收緊,將全部的力集中于身體的中軸,這也是啦啦操手臂動作最為顯著的特點。
2.花球啦啦操下肢基礎動作與專業術語(見圖2)
動作要點:花球啦啦操的腳步動作與健美操的步伐造型相似,但做法截然不同。健美操的步伐講究彈動,即步伐有彈性,大多數動作的重心要求上提,而花球啦啦操要求身體重心下沉,所有的步伐剛勁有力。因此,這就導致許多前期練健美操的學生在練習啦啦操時把握不好身體的重心,跳出來的啦啦操動作不夠穩重,也不夠專業。其實,在做啦啦操的腳部動作時,膝蓋的狀態大多數是微屈的,身體的重心始終要下沉,這一點是關鍵。
圖1-26 短劍 圖1-27 高沖拳 圖1-28 斜下沖拳 圖1-29 斜上沖拳 圖1-30 側上沖拳 圖1-31 側下沖拳 圖1-32 低X
圖2-1 并腿站 圖2-2 開腿站 圖2-3 弓箭步 圖2-4 側弓步 圖2-5 鎖步
圖2-6 開合步 圖2-7 弓步 圖2-8 吸腿 圖2-9 彈踢 圖2-10 側彈踢
圖2-11 踮步 圖2-12 后踢
爵士啦啦操是舞蹈啦啦操中對運動員舞蹈基本功要求最為嚴格的一項,而且,要求運動員具有較高的舞蹈感覺、身體柔韌、身體感知和對音樂的把握。因此,爵士啦啦操更適于有一定基礎且相對較為專業的啦啦隊隊員,對于普通中小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目前,我國的爵士啦啦操大致分為兩類風格,一類是以Power Jazz為首的現代爵士,注重肢體的爆發力和身體的控制,跳起來類似于Hithop的風格。另一類是芭蕾爵士,這類動作講究身體的延展與控制,大量地運用芭蕾舞中的舞姿、舞步以及難度技巧,他們所選用的音樂大多是爵士樂,而現代爵士選用的基本是歐美或日韓流行舞曲。
1.(現代)爵士啦啦操上肢基本動作與專業術語(見圖3)
圖3-1 低頭 圖3-2 仰頭 圖3-3 頭部左倒 圖3-4 頭部右倒 圖3-5 向左轉頭
圖3-6 向右轉頭 圖3-7 提左肩 圖3-8 提右肩 圖3-9 挺胸 圖3-10 收胸
動作要點:現代爵士風格的爵士啦啦操中,大量地運用了Power Jazz的動作,它對學生身體協調能力與各關節的靈活性要求較高,因此,在訓練時應注意盡可能地放大練習的動作幅度,每次練習需將關節活動范圍做到極限,只有這樣,關節靈活性與動作幅度才能不斷提高。
2.(現代)爵士啦啦操下肢基本動作與專業術語(見圖4)
圖4-1 頂側腰 圖4-2 頂左髖 圖4-3 頂右髖 圖4-4 向后坐髖
動作要點:現代爵士啦啦操的下肢動作主要難點在于腰部和髖關節,這類動作具有大量的頂胯轉腰動作,而在其他幾個項目中頂胯動作較少,因此,髖關節也是學生們很少運用且較為薄弱的環節。在練習的過程中,可以微屈膝,身體要放松。
3.(芭蕾)爵士啦啦操上肢基本動作與專業術語(見圖5)
圖5-1 向側撩手圖5-2 向前撩手圖5-3 雙手向前撩手圖5-4 雙手下沉圖5-5 雙手向上撩手
動作要點:在練習芭蕾爵士風格的爵士啦啦操時,應注重對學生芭蕾基本功的練習,動作中將大量用到芭蕾的手型手位,并且芭蕾的身體控制能力對啦啦操動作的練習也尤為重要。在做這類動作時,需注意手臂的延展性,學會運用肩關節帶動手臂,特別是在做撩臂的動作時,先用肩部帶動大臂,再由大臂帶動小臂,最后將力延伸到指尖。另外,在這類動作中,下巴的姿態也尤為重要。
4.(芭蕾)爵士啦啦操下肢基本動作與專業術語(見圖6)
圖6-1 前點地 圖6-2 側前點地 圖6-3 側點地 圖6-4 后點地 圖6-5 半蹲前點地
圖6-6 前踢腿 圖6-7 側踢腿 圖6-8 后踢腿 圖6-9 半蹲點地 圖6-10 半蹲后點地
動作要點:下肢動作對運動員的腳背和膝蓋具有嚴格的要求,夸張地說,每一步都需要腳背的完美展現。因此,在下肢動作的訓練中需要將重點放到腳背和膝蓋的控制練習上。
本文所說的街舞與平時看到的街舞并沒有太大區別。街舞啦啦操與街舞最大的區別在于它們的比賽與展示形式不同。街舞啦啦操要求運動員在規定的時間內,結合規定的難度動作完成一套切合音樂具有一定風格與情節的成套作品。而街舞的展現風格以即興為主,其比賽形式是一對一或者一個隊對一個隊的battle,由主辦方隨機給出音樂,兩個隊的選手進行即興battle。然而在具體的舞蹈動作上,街舞啦啦操與街舞其實并無差別。因此,街舞啦啦操的基本動作其實就是街舞練習的基本動作。
1.街舞啦啦操上肢基本動作與專業術語(見圖7)
圖7-1 up 圖7-2 down 圖7-3 向右頂胸 圖7-4 向左頂胸 圖7-5 側前頂胸 圖7-6 側前收胸 圖7-7 側下頂胸
動作要點:街舞啦啦操與花球啦啦操和爵士啦啦操相比,后兩者要求運動員的身體都需收緊,而街舞動作要求身體放松,身體越放松跳出來的動作看起來越舒展,它不要求橫平豎直,更多追求的是力量的爆發點與音樂的切合,因此,在練習街舞的身體各關節靈活性時,就應學會將身體放松,自然地完成動作。
2.街舞下肢動作與專業術語(見圖8)
圖8-1 蹲 圖8-2 立 圖8-3 開腳 圖8-4 并腳
動作要點:街舞基本動作的練習中,下肢動作較為單一,因為街舞的動作要求身體放松,因此,在平常的訓練中,加強蹲立練習,有助于放松身體,跟著音樂尋找感覺。
以上是本期針對舞蹈啦啦操最常用的基本動作以及專業術語的介紹,接下來的幾期將針對每種舞蹈啦啦操的基本動作的具體訓練方法加以闡述,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舞蹈啦啦操這個項目,并且能夠在日常訓練中為大家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