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恒賈利軍(.北京市順義區教育研究考試中心,0300;.北京市順義區楊鎮中心小學校,0300)
?
教學有招:探討教學規律 提高教學實效足球在投擲教學中的運用
張子恒1賈利軍2(1.北京市順義區教育研究考試中心,101300;2.北京市順義區楊鎮中心小學校,101300)
北京張子恒
投擲是一項生活實用技能,對發展學生上肢力量,提高身體協調用力及快速出手有著積極的作用。根據投擲本身的運動特點,將足球巧妙地引入投擲教學中,不僅可以合理搭配教學內容,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均衡發展;還可以輔助教學、降低動作難度,幫助學生掌握、鞏固動作;更可以作為輔助教學器具,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投擲能力,在多變、新穎的教學氛圍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投擲教學中,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足球是小學生非常喜歡的運動項目,它對發展學生腰腹和下肢力量有積極的作用。教學時,可以借助學生對足球活動的興趣,巧妙搭配教學內容,促使學生喜愛上投擲運動,激發學生投擲興趣的同時,全面發展學生體能。
1.游戲獎勵
投擲教學對學生的素質有一定要求,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極易發生危險事故。因此,結合小學生對足球游的興趣,教師可以采用游戲獎勵的方法,強化學生服從命令聽指揮的意識,為教學做好鋪墊。例如,在投擲教學之前,教師可以這樣調動學生:“今天咱們學習投沙包,比比、看看誰最遵守練習紀律,誰學習進步最大!表現好的學生,可以在練習后‘玩’足球!”這樣,學生為了投擲教學之后的“玩”足球,就會努力做到重安全、聽指揮、勤練習,借助學生對足球的興趣,帶動、提高投擲學習的質量。并且,在玩足球的過程中,跑動、踢球,也促進了學生下肢素質的發展,全面均衡地發展了學生體能。
2.技能遷移足球教學也涵蓋了投擲技術,因此,可似動作的遷移,引導愛屋及烏地愛上投擲活動,激發學生練習興趣。例如,在雙手頭上前拋實心球的專項練習中,教師可以調動學生:“你們看過中比賽里面的‘手榴彈’球么?你們想不想把界外球拋得更遠?”然后組織學生練習足球的拋、擲界外球,并告訴學生掌握投擲方法、提高力量素質、學會協調用力之后,就可以投得更遠;學生動作掌握較好以后,繼續增加難度,利用實心球進行投擲,并告訴學生這樣不僅可以發展力量,還能讓自己將足球拋得更遠,激勵學生更好地練習;最后,在組織學生進行達標或者遠度比賽,在對學生動作進行評價的同時,激發學生進取意識。完成主教材教學后,再進行分組、小場地足球練習,在均衡搭配身體練習內容的同時,利用擲界外球的機會,繼續復習、提高雙手頭上前拋技術。
3.技能組合
體育動作具有很強的融合性,教學時,也可以將相關聯的兩個動作進行整合,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復習舊知識,還可以利用學生對不同技能的喜好,激發和調動他們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雙手拋擲實心球的動作技能教學階段,可以利用拋擲實心球的高度和遠度,與足球的頭球、胸部停球、卸停球技術整合起來,具體方法如下:學生兩人一組對面間隔8~10m站立,一名學生利用所學技術進行雙手拋擲(頭上前拋、后拋、前拋)足球練習,另一名學生根據球的落點,快速移動,并用自己已有的技術或停、或傳(射),處理高空下落球;當學生具有一定動作基礎之后,再進入單項的實心球拋擲比賽練習;最后,在輔教材部分完善足球的停、傳、射技術。這既發展了學生投擲技術,又鞏固和提高了足球技術,還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動作技術的整合、運用能力。
實心球投擲教學中,受器材重量以及學生素質的影響,一些學生在完成動作時,技術理解、完成質量會出現問題。因此,教學時,可以借助足球與實心球類似,但重量較輕的特點,安排教學輔助練習,或發展素質,或體會動作,或降低難度,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動作,還很好地避免畏難情緒和安全隱患。
1.發展素質
學生初次接觸實心球時,會對器材的重量以及陌生的投擲方法產生憂慮,因此,投擲教學伊始,可以借助足球練習各種推、投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熟悉器材、掌握練習方法、體會用力順序,還可以減少安全隱患,發展學生相應的身體素質。例如,在單元教學初,可以借助小足球練習雙手前、后、上拋練習,發展腰腹、上肢力量,掌握用力順序及方法;或者練習不同方式的拋接,體會、掌握力量控制及距離判斷;還可以練習單手推撥等不同動作,掌握小關節的發力方法。這樣,在單元教學開始之前,就引導學生初步體會了動作方法、要領,還發展了學生相應的身體素質,同時,也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做好了技術和心理的鋪墊,避免安全隱患的發生。
2.專項誘導
“背弓”是雙手后拋實心球中的要點動作,對學生投擲技術有很大影響。因此,在專項練習時,可以借助小足球傳遞游戲進行專項誘導,提高“背弓”質量,為基本部分教學做好身體和技能準備。具體方法如下:學生縱隊一臂間隔站立,開始后,第一名學生雙手持球于頭上,身體后倒成“背弓”,將球經頭上向后傳遞給第二名學生,依次進行;最后一名學生接到球后,體前屈,雙手持球經前方學生胯下向前傳遞,接球學生可以在胯下也可以在體前接球,球返回第一名學生手中游戲結束;先結束的隊伍獲勝。這樣,學生在學習投擲之前,就對“背弓”技術有了初步的體驗和嘗試,既充分的熱身,又減輕了基本部分的教學壓力,還切實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時效。
3.突破難點
“快速揮臂和肩上屈肘”是決定學生單手投擲成績的關鍵因素,因此,可以在專項練習時,以足球為輔助用具,發展學生快速揮臂及協調用力能力,分散教學重難點的同時,為投擲教學做好技術鋪墊。例如,在原地側向投擲的專項練習時,借助網兜將球懸掛在高處,學生兩腳前后開立,側對足球,投擲臂自然后伸。開始后,學生快速揮臂,手臂經肩上成肩上屈肘,快速揮動小臂擊打足球,看看誰將足球擊打得高,幫助學生掌握肩上屈肘、肘關節向前的要領,體會快速揮臂的方法。同時,本著一物多用的教學原則,還可以利用懸掛足球的標志線作為出手角度的限制線;還可以在輔教材安排頭頂固定球的趣味練習,或者單腳起跳摸高練習。這樣不僅解決了教學重難點,還合理的搭配教材,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均衡發展。
4.因材施教
根據“滿足不同學生需求,讓所有學生都感受到運動樂趣”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時,可以進行器材替換練習,降低器械質量,讓那些需努力的學生用足球練習雙手前后拋技術,動作掌握好以后,再利用實心球進行練習。例如,雙手頭上前拋實心球教學時,教師講解示范以后,可以組織學生利用小足球進行練習,鞏固動作;之后,學生自選練習,能力強、掌握好的學生可以利用實心球進行練習,教師重點強調練習紀律和安全,能力較差和動作技能不扎實的學生,繼續利用小足球進行演練,教師強調動作重難點,學生相互評價糾正;接著,組織初步展示,進行技術評定,根據師生評價,選擇不同器材進行完善提高練習,強化自己的動作技術;最后,所有學生都體驗、嘗試實心球的投擲練習,鞏固技術,發展相應身體素質。技能考核時,也可以利用足球對學生進行技評,用實心球進行量評。這樣,針對不同能力學生,選擇不同的器材、考核方法,既可滿足所有學生渴望成功的心理需求,還讓學生發現自身體能上的差距,幫助學生有針對性、有目標的發展體能。
投準教學中,也可以充分發揮足球輕便、有彈性的特點,或作為標靶,或作為投擲器材,幫助學生掌握動作要領,提高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例如,將足球作為標靶練習投準:將三號、四號、五號足球分別懸掛在高度線上作為標靶,學生距離標靶3至5m站立。開始后,學生根據自身實力,選擇不同的靶位進行投準,擊中個體小的足球得分高。如果三次試投均未擊中目標,則降入得分低的靶位或縮短投擲距離進行練習;一次擊中,可以繼續練習;兩次或者兩次以上擊中則升入高分靶位或者增加投擲距離。再如,借助足球的反彈性,可以組織學生練習雙手拋投足球反彈擊打目標練習。具體方法如下:學生持球于胸前,距離靶位4至6米站立。開始后,學生自主選擇足球擊地反彈點進行雙手向下投擲,利用球彈起擊打目標,擊打次數多的學生獲勝。這樣將足球變換運用,不僅很好地發揮了足球的特性,為教學內容提供服務,還幫助學生掌握投擲方法,發展了不同的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