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駐馬店 李 潔
?
財務管理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改革
□河南駐馬店李潔
財務管理作為一門應用學科,它是以實踐目的而并非是以研究目的而存在的。就目前我國高校畢業生應聘財務工作崗位要求來看,要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而目前財務管理課程教學中仍然存在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系統性而輕視技能培養的傾向,忽視實踐教學環節,無法完成必要的財務管理課程技能訓練,直接影響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那么如何解決財務管理教學理論聯系實際的問題?目前,許多高校開設的財務管理實踐課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國內外一流大學組織實踐教學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種:案例教學法、實地考察法、模擬訓練法、演習教學法、精品覓食法。在財務管理的實踐教學中,可根據專業培養模式和課程特點,實行實驗、實訓、實習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以此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檢驗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加強與財務管理課程相匹配的實踐教學教材建設,這是財務管理實踐教學的物質保證。在制定實踐教學計劃的基礎上,以能力為導向設置實踐教學項目。在編寫實踐性教材時,要把技術指導的先進性和實用性放在首位,詳細闡述學生應該掌握的財務管理課程的知識要點、目的和方法,規定學生必須具有的實踐技能與能力,明確規定實踐性教學環節的目標、任務,按實踐項目分層次地設定實踐教學的內容、形式、操作程序、要求及考核辦法等,并將其落實到實踐教學環節中。在實踐環節設計上,注重財務管理課程的完整性,實現投資、籌資、營運資金、股利分配等資金運動過程的一體化。在實踐內容的設置上,注重反映教學重點及資金運動過程的實際要求,妥善處理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關系,遵循理論先行、實踐驗證、重點提高能力的原則,在理論教學中注重實踐性,實踐教學中融會理論性,使實踐教學融入財務管理課程教學的全過程,實現財務管理實踐教學教材與財務管理課程的有機結合。
1.角色互換進行課堂見習。角色互換教學法就是將傳統教學方式中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角色互換,在一定程度上把課堂交給學生,而老師充當學生的角色,讓學生講課和答疑,行使傳統教學方式中教師的權利。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書本、課堂教學、教師為中心的“三中心”式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在組織形式上單調乏味,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產生厭學情緒,在教法上只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忽視了學生智能和個性的發展。角色互換教學模式則不斷變換教學形式,同時發揮教師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達到教與學的完美統一。教學過程中,我們選取了兩個班的同學作為實驗對象,一個班A班作為實驗班,另一個班B班作為參照班,即在A班采取師生角色互換的教學方式,而B班則采用常規的教師教學為主的教學方式。我們將A班的同學分為5組,每組6至8名學生,每周留一節課,45分鐘由一個小組擔任教學,教師利用5分鐘的時間進行總結和點評,實驗共持續了5周。學生講解的內容為谷祺主編的《財務管理》(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第2,3,4,5,6章第2節的內容。在同學們授課的同時,任課老師參與聽課,并詳細記錄上課情況。每一組講授完后,都要求該組負責人提交一份心得體會,內容包括在講臺上的時候你覺得有哪些方面是難以做到的,你采取了什么樣的方法讓同學們集中注意力,講課途中如果有人不聽講你是如何處理的,講授過程中你采取了怎樣的方法讓同學們明白難點,在講授過程中碰到難以表達的問題你是如何處理的,你通過什么方式與大家互動,通過這次的體驗你覺得自己最大的收獲是什么等內容。通過課堂見習,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講課以前,對講課內容、方法、步驟及要求要進行充分的準備,對應注意或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必要的思考,對授課情況進行總結,培養了學生多方位思考問題的能力。
2.引入情景式教學。情景式教學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所可能出現的情景,制作形象鮮明的影像、圖片,輔之生動的語言文字,再現理財情景,學生身臨其境,仿佛置身于真實的環境之中。情景式教學對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啟迪思維、鍛煉能力等方面確有獨到之處,能起到傳統教學無法達到的效果。情景教學過程中,變學生身份為企業財務人員,根據課程實踐內容如財務分析活動、預算編制、籌資管理、項目投資決策、流動資產管理及財務成果分配等,對學生進行職務分工,賦予他們相應的權利,同時提出具體的要求。通過情景教學,使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財務管理活動中有關預算、籌資、投資、運營、分配及財務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學生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科學方法探索新知識的能力,解決學生只懂理論知識而缺乏實際操作能力的問題,達到鞏固理論知識、訓練基本技能、培養創新能力的目的。

3.互動式課堂討論教學。通過互動式課堂討論教學方式,加強學生對財務管理課程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的理解,依靠學生自己的能力去解決簡單的問題,拓展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如在討論資本成本的計算時,不要將問題局限于長期債權資本成本、股權資本成本、留存收益資本成本的計算等方面,而應該包括所得稅因素對資本成本影響程度的討論、籌資費與資金使用費對資本成本影響的討論以及不同資本成本對收益的影響的討論。這樣的討論將會鼓勵學生把名義利率與真實資本成本聯系起來進行對比,把所得稅因素與收益聯系起來,把籌資費與使用費聯系起來,使學生對資本成本問題有一個透徹的理解。課堂討論的方法應該以教師為主導,即教師必須控制與把握討論的內容、方向、主題,對于討論的場面進行必要的控制與引導,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和點評。教師的總結要適時適度,教師教給學生的是一種思路和方法,而不是具體的做法。所謂“適時”,是不到火候不能說出教師的見解;所謂“適度”,是點評既不宜過細,也不宜太簡單,給學生留下思考問題的余地。
實行開放式綜合實踐訓練就是開放實驗室,吸引學生在課外時間到實驗室選做實驗或自行設計實驗。ERP實驗室實訓法不失為一種好的實踐教學法。在ERP實驗室,通過沙盤對抗和模擬企業訓練,使學生體驗到參與財務管理的滋味,懂得財務人員不僅僅是“賬房先生”,更是企業的管理者。同時還使學生明白財務人員不僅要學會財務核算,還要懂得整個企業的業務流程和崗位分工,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財務管理的職能。開放式綜合實踐訓練克服了過去實驗設計中存在的照搬書本知識,教師設定實驗內容,學生照著做等弊端。這種實踐教學方式的明顯特點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設計實驗,實驗內容由學生自己來選擇。老師可開出多個實驗項目,由教師定出目標和要求,讓學生從中自由選擇,要求的程度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漸做到由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和步驟。這樣就真正使實驗室成為知識運用、知識融合、知識創新的基地,成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基地。
在實際工作中,有些理財業務的處理方法與教科書存在一定的差距,學生坐在實驗室,仍然了解不到企業實際的理財環境及組織工作到底是什么狀況,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為避免“象牙塔”式的封閉教育模式,應積極與企業實體加強聯系,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梢云刚埥涷炟S富的財務經理、財務主管等理財專家做兼職教師,請他們結合各單位的基本情況、財務工作環境以及自己的工作經歷,針對具體的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營運資金管理等理財活動進行專題教學、理論研究、項目實施等,不斷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
再先進的實驗室也難以完全模擬實際財務工作的真情實景,因此到企業實習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的適應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外實習是學生親自參加社會實踐和身臨其境的“體驗式教學”方式,學校應積極與企業聯系,建立校外實訓基地,了解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有條件的可以與企業簽訂協議,進行“訂單式”培養。通過企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等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讓學生能多接觸到真正的財務工作環境。學生在實習基地實習方式靈活多樣,可以讓學生分期分批地到實習基地參觀財務工作較規范的企業和單位,聽取他們的情況介紹,參觀企業的工藝流程、財務處理程序,安排學生在實習基地頂崗實習,也可以請企業的財務人員進行一些具體操作技術的示范和講授,如企業籌資方式、信貸條件、風險控制及流程等。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復雜、疑難問題,從而迫使學生查閱資料、請教工作人員、請教老師、與同學探討等,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與求知欲,培養學生的職業判斷能力、業務處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也非常有益。
(作者單位:黃淮學院經濟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