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桂熒 徐姍姍
?
丁苯酞軟膠囊聯合尼莫地平治療血管性癡呆患者的臨床療效
郭桂熒 徐姍姍
【摘要】目的 探討丁苯酞軟膠囊聯合尼莫地平治療血管性癡呆(VD)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鞍山市長大醫院收治的86例V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對照組患者口服尼莫地平片,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丁苯酞軟膠囊,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認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評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丁苯酞聯合尼莫地平治療血管性癡呆患者臨床效果明顯,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能力以及認知能力,安全性高。
【關鍵詞】丁苯酞軟膠囊;尼莫地平;血管性癡呆;安全性
鞍山市長大醫院,遼寧鞍山 114007
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由于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以及其他原因造成患者記憶、認知及行為等腦區低灌注,進而損害腦組織,最終出現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綜合征。VD是與阿爾茨海默癥一樣能夠導致患者癡呆的疾病類型[1],其好發于老年人群,在我國發病率為1.1%~3.0%,年發病率為5/1000~9/1000,給患者本身以及家庭帶來巨大負擔[2]。本研究就丁苯酞軟膠囊聯合尼莫地平治療VD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V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3例,女20例,年齡48~81歲,平均(67± 12)歲;對照組患者中,男21例,女22例,年齡50~81歲,平均(68±11)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均符合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會血管性癡呆診斷標準草案中的血管性癡呆疾病診斷標準[3];②均存在局灶性神經系統癥狀,同時均有腦卒中病史;③大腦半球存在2個或2個以上梗死灶;④Hachi-naki評分均>7分,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評分為15~25分。
1.2.2 排除標準[4]①其他疾病導致的癡呆;②感染性、免疫性疾病及血液系統疾病;③肝腎功能異常、腸胃出血、心力衰竭以及其他臟器功能異常;④依從性較差;⑤精神系統疾病。
1.3 治療方法 入院后,兩組患者均給予抗血小板、調節脂肪、控制血壓血糖及改善循環等基礎治療。同時,對照組患者口服尼莫地平片每次30 mg,3次/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丁苯酞軟膠囊每次200 mg,3次/d。兩組患者療程均為12周。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認知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采用MoCA評估患者治療前后的認知功能,總分0~30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認知功能越差;同時通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評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評分標準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高。
1.5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MoCA評分提高>20%;有效:MoCA評分提高10%~19%;無效:MoCA評分提高<10%。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6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比較 1個療程后,觀察組患者顯效22例,有效1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3.0% (40/43);對照組患者顯效18例,有效15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76.7%(33/43);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治療前后MoCA評分、ADL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MoCA評分、ADL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MoCA評分、ADL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oCA評分、ADL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oCA評分、ADL評分比較(分,±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MoCA評分 ADL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3 17±3 21±4* 48±7 54±7*觀察組 43 18±4 25±5*# 48±5 60±8*#
2.3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均無不良反應發生,血常規、電解質、肝腎功能及心電圖均正常。
VD與患者自身機體功能衰退、癡呆癥遺傳史、復發性卒中史以及低血壓等密切相關,治療的關鍵在于改善患者腦功能[5]。VD是當前唯一一種可以提前預防的癡呆疾病,同時在治療過程中也存在一定概率的可逆性[6]。目前,臨床治療VD仍然以對癥藥物治療為主,改善腦部微循環藥物、腦代謝藥物、膽堿酯酶抑制劑、神經元保護劑、神經營養因子、血管擴張劑以及中成藥等均是治療VD的主流藥物類型。
丁苯酞軟膠囊是我國自主研發生產的一種化學合成類藥物,其能夠透過患者血腦屏障直接作用于腦部區域,在VD的治療過程中,能夠選擇性將藥力釋放至患者腦組織內部,可有效緩解微血管痙攣癥狀,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能避免患者腦組織血栓進一步擴大,最終不斷縮小患者腦部梗死面積。丁苯酞軟膠囊還能夠與患者腦部缺血區域的腦線粒體發生反應,使其腦線粒體結構與功能得以增強,從而有效增加患者腦部缺血區域的血液流速以及容量,有效改善其腦部缺血癥狀,使腦部神經得以滋養,進而提高腦部神經功能。尼莫地平則是新一代鈣離子據抗劑,屬于小分子脂溶性物質,能夠透過血腦屏障,直接作用于患者腦血管,抑制體內鈣通道的持續開放,最終達到抑制患者體內血小板、內皮細胞產生和釋放血管活性物質功能的目的。尼莫地平能夠有效降低血管平滑肌內鈣離子濃度,通過抑制患者體內鈣離子內流,以達到舒緩血管平滑肌、緩解腦部血管痙攣、保護腦部缺血區域神經損傷。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治療后MoCA評分、ADL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丁苯酞聯合尼莫地平治療血管性癡呆患者臨床效果明顯,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能力以及認知能力,安全性高。
參考文獻
[1] 胡以慧,朱雙成,岑躍南.丁苯酞聯合尼莫地平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6):62-63.
[2] 郁可,王慶松,李從陽.丁苯酞軟膠囊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觀察[J].西南軍醫,2010,12(5):823-824.
[3] 安曉雷,李傳玲.尼莫地平聯合丁苯酞在治療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的觀察[J].神經病學與神經康復學雜志,2011,8(1):10-12.
[4] 孫菊平,代瑞廷,徐金娥,等.丁苯酞聯合尼莫地平對血管性癡呆的療效觀察[J].醫學研究與教育,2015,32(1):36-39.
[5] 游海洋.聯合尼莫地平治療腦出血后缺血性腦損傷臨床對比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8(9):213-214.
[6] 趙育珍.阿托伐他汀鈣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臨床療效[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10(1):104-106.
【中圖分類號】R749.1+3
【文獻標志碼】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