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麗珍 馮新新
摘要:1978年我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國策之后,不斷從國外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極大的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現階段我國人民的溫飽問題已經全面解決,開始更多的關注到相關社會制度方面的建設,養老保險制度作為近些年來在我國社會發展中非常重要的問題之一,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我黨和國家也對其進行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方面的支持和幫助,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果。本文主要針對當下我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變遷情況及其變遷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觀點,僅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中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 發展現狀 變遷原因 家庭養老模式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開始更進一步的健全和完善,對于養老制度來說,其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發展的重要保障,長期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作為農村養老事業發展中的重要內容,如何有效的根據不同時期社會發展的不同形式對其進行改變成為現階段人們所關注的重要問題。本文結合大量文獻資料和學者論述,將我國在不同時期的養老保險制度及其變遷原因進行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一、初始探索實踐階段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業經濟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性產業,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國家為了更好地保證農業經濟的發展,對于農村的各項制度建設做出了非常多的扶持和幫助,對于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來說,其是促進整個農業經濟順利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政府就開始對農業保險進行初步的探索。我黨和相關民政部門在“全國農村基層社會保障工作座談會”上就曾明確指出:“為了更好地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保證農村的基本制度建設,在現階段比較發達的農村地區,開始實行以社區為單位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也就是現在所實行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雛形。由于上世紀80年代我國農村地區正處于新舊兩種制度并存的階段,因此在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方面就受到一些阻礙,導致其不同程度的出現了一些社會問題,難以有效地建立與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養老保險制度,養老保險制度僅僅在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推行,且發展速度相對比較緩慢。
直到1992年,我國相關民政部門正式推出了關于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縣級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實行)》,開始在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進行養老保險制度的推廣,養老保險制度開始在我國農村中正式扎根落戶,截止到1997年底,我國已有2000多個農村地區老年人口開始正式享受到養老保險制度為其老年生活創造的優勢條件,約有55.97萬農村老齡人口開始進行養老金的按月領取,為其老年生活提供了重要的物質保障。為了更進一步的對農村養老保險制度進行規范和推廣,從1998年期,我國相關民政部門開始深入到各個省市農村地區進行走訪調查,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發展情況制定合理的農村保險制度,為其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群眾基礎保障。綜上所述,20世紀80年代,我國農村保險制度開始建立,90年代我黨和政府及其相關民政部門對其養老保險制度進行了有效地規范,使其迅速發展。
二、創新發展時期
養老保險制度在我國經過初步的探索和時間階段之后,開始進入到創新發展發展時期,我黨和政府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完善和法律法規建設,并根據不斷發展的社會經濟狀況對其進行創新和完善,讓其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具體來說,我國政府開始對“地方新農保”政策進行初步運行和推廣,2002年,中國十六大明確提出由于在我國各個省市農村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具有很大的差距,如果進行統一的養老制度規范是不能有效滿足當地農村人口的養老需求的,因此,要在一些經濟條件和物質條件相對較好的地區進行新農保政策的探索,將傳統的以國家為主的養老保險制度逐步轉化成為以“家庭、個人和國家”三位一體的養老保險模式,在這一模式中,將養老保險的主體由國家轉變為家庭,同時對全國各個地區的養老保險試點進行政策上和經濟上的扶持工作,對于參保人員和領保人員進行一定的經濟補貼。這一政策一經推出就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不僅能有效的提高農村養老失業的發展水平,對于發展農業經濟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三、正式建立并試點階段
隨著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逐步建立和不斷完善,我國農業經濟也得到了顯著地發展,為了更好地適應這一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我黨和政府又提出了“國家新農保”的農村養老保險新制度,與傳統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相比,國家新農保政策有更為廣闊的覆蓋面,能夠根據各個農村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全方位的覆蓋,除此之外,也能根據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對養老金的發放問題進行調整,具有可彈性和持續發展性的優勢,該政策從2009年開始在我國少數農村地區進行運行,預計到2020年將會在我國全部農村地區進行推廣。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農村養老制度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的變遷,其變遷的具體原因可以歸結為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制度的不斷健全,我黨和政府更加深入的了解到農村經濟發展的情況,對養老保險制度進行不斷的調整和完善,進而更好地推動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成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變遷中中央、地方與農民的多元互動[D].南開大學,2013
[2]岳經綸,萬旋.中央與地方關系視角下地方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變遷:基于廣州的個案研究[J].社會保障研究,2014(01)
[3]呂婷茹.農村養老保障社會化的現實需求和發展路徑[D].上海工程技術大學,2014
[4]陳宇虹.我國經濟準發達地區農村養老模式的選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
[5]畢航.吉林省農村養老保障制度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吉林農業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