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心理學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課,是一門理論性和應用性都很強的學科。本文分析了“情境互動”教學模式在幼兒心理學教學中的運用,闡述了情境互動教學模式在幼兒心理學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以引起教師同行的共鳴。
【關鍵詞】幼兒心理學 教學模式 情境互動 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035-01
情境互動教學模式就是為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更好地理論聯系實際,在課堂上設置一些真實性和準真實性的情境,引起學生與教師互動來學習和使用知識的課堂模式。[1] 為了更好地引起學生對該門課的重視,激發學生學習幼兒心理學的興趣,增強幼兒心理學課的實用性,提高教學質量,我在幼兒心理學課的教學過程中采用了情境互動教學模式。
一、情境互動教學模式在幼兒心理學課堂上的運用
情境互動教學模式是重要的教學模式之一,它可以使教學內容從抽象變得具體。因此,教師有必要在課堂上設置各種情境互動進行教學:
1.設置表演情境互動進行教學。教師通過教科書上的內容,運用故事、演唱、游戲等表演形式,讓學生在玩樂中學到知識。例如,在學習幼兒心理學的氣質類型時,教師可以設置表演情境“周末,你好不容易買了一張電影票,正興沖沖地趕去看電影時,結果路上遇到塞車,到達電影院門口時你遲到了,檢票的工作人員不讓你進場,你是怎么樣的反應呢?”學生根據教師設置的情境在課堂上踴躍互動表演,通過表演情境得知不同的學生在遇到看電影遲到的情況下有不同反應,從而分析出不同的反應是由人的不同氣質類型決定的。由此可知利用表演情景互動教學即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把枯燥難以理解的氣質類型具體化學習了。
2.設置圖畫情境互動進行教學。幼師專業的學生大多數已經具備了扎實的美術基礎,在學習幼兒心理學中,巧妙地設置一些圖畫情境進行教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設置游戲情境互動進行教學。中職學生特別喜歡玩游戲,他們會在游戲中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智。在幼兒心理學的教學中適當地引進游戲,可以使學生在嬉笑聲中學會所教的內容。
4.設置測試情境互動進行教學。對于學生而言,學習幼兒心理學的時候最喜歡對自己進行測試,因為她們認為通過測試可以了解自己原來不知道或想知道的東西,所以在教學當中,可以抓住學生這個學習特點,如在學習“想象和性格”的相關內容時,設置想象或性格測試情境進行互動教學,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生學習的愉悅感,大大地提高課堂效果。
5.設置多媒體情境互動進行教學。課件、動畫等多媒體手段是教師教學的好幫手,在學習幼兒心理學的情緒情感的內容時,我利用多媒體的方便,給學生觀看了具有很強感染力的笑話片段和感動視頻,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了情緒變化和體驗了情感的深刻性,從而理解情緒與情感的差別。
二、情境互動教學模式在幼兒心理學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情境互動教學模式在幼兒心理學教學中是一種較為有效和實用的教學方法,對幼兒心理學的教學效果有很大的提高作用,但同時它在運用的過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
1.設置情境互動時,不要為了設計而設計。教師設計出來的情境服務于教學,可以讓學生真正地互動起來,并且還要圍繞教學目的而設計,離開了教學目的,任何精彩的情境設計和激烈的學生互動都沒有半點使用價值。
2.設置情景互動時,不要拘于教材內容而設計,應該駕馭教材拓展設計。唯有這樣才能使學生不用局限于教材而喪失學習興趣和動力,教師也可以取得更好的課堂互動主動權。
3.設置情境互動活動時,教師應該要體現個人風格和教學特色,要有自己獨特的思維和方式。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夠生搬硬套地設置一些不符合自己個人教學風格的情境進行互動,這樣有時會使學生無法參與其中,也可能會使創設出來的情境互動易走馬觀花、流于形式,同時又會因情境設置缺乏教師的個人情感因素而使學生失去互動的興趣,因此,教師在設置情景互動活動時一定要靈活,將情境賦予“靈性”。
三、結束語
情境互動教學模式是教學中一種常用的教學方式,我們要正確地在幼兒心理學教學中運用它?!扒榫郴印苯虒W模式下的幼兒心理學,以設置情境為主線,通過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真正體現教學活動的本質,使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力。
參考文獻:
[1]李宏鈞“淺談情境教學”,黔東南民族師專學報,2000年06期唐鋒盧:“關于情境教學法的反思”,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9期
作者簡介:
鄒燕麗(1986-),女,本科,助理講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的教育學、心理學和其他徳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