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勇媛
【摘要】隨著中韓兩國關系的友好發展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我國需要更多的韓語人才來滿足經濟、文化交流需要。在此背景之下,我國中職院校逐步加大了韓語教學改革進程,從現有的問題出發,對現有韓語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性的改革,以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發展潮流。
【關鍵詞】新時期 韓語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110-02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以及中韓兩國文化、經濟交流的日益頻繁,我國許多中職院校都開設了韓語教學課程,以培養應用型韓語人才。但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中職韓語教學仍然存一些問題,影響了韓語教學改革和進步。鑒于此,本文針對新時期中職韓語教學改革中的問題以及對策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一、新時期中職韓語教學改革中的存在的問題
首先,教師過度依賴教材。中職韓語教學所采用的教材是專家根據大眾化的教學經驗來編寫的,雖然在韓語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缺乏一定的針對性。每一個學校的實際教學情況都是不同的,現有教材不可面面俱到。教師過分依賴教材,課程內容完全按照教材來講,缺乏一定的新意,容易導致教學課堂的乏悶無趣,不能夠很好地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
其次,現有的教學模式較為落后,“重語法、輕聽說、輕實踐”。現在的中職韓語教師在上課的時候仍然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給學生大量的韓語詞匯以及韓語語法,極為重視韓語語法詞匯的教學,考試內容也多與此有關。對于學生韓語聽說方面的練習則少之又少,有關韓語實踐練習的課程更是幾乎沒有,這樣就會導致學生不能夠很好地運用韓語進行實際的交流,只會應付韓語考試,這必然對學生今后的工作學習十分不利。
再次,考試方式較為單一。傳統的韓語考試基本上只采用筆試的方式,用這唯一的筆試成績來衡量學生學習成果。但是中職院校所要培養的學生要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是要能夠適應新社會形勢的現代化人才,而這種單純的筆試成績恰恰不能夠全面反映學生各項素質,不能夠反映出學生真正的韓語水平,也不符合新時期中職教育教學特色。
二、新時期中職韓語教學改革措施
1.建立完善的韓語校本課程
首先,要對中職韓語校本課程進行重新的審核定位,確定嚴格的教材、課程制定目標。在符合大教育目標以及市場對韓語人才需求的基礎之上,結合本校實際情況以及該校學生的整體水平對韓語教材進行改編、整合,摒棄較為傳統落后的不適應新時代發展的內容,增加一些與時代發展相關,具有較高適應性、職業性以及實踐性的內容。尤其是要注重韓語聽、說、讀方面的內容,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再次,教材的制定以及課程的設置要充分顯示出“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要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建立起具有一定層次性的韓語校本課程,用不同教材以及校本課程來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2.創新韓語教學模式
新形勢之下,中職韓語教學應該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束縛,結合市場需求創新韓語教學模式。在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要采用現代化的教學媒介,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比如可以采用項目教學法,教師可設定不同的項目、課題,然后引導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以及團體討論,讓學生切身體會到韓語環境以及韓語的實踐應用過程,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3.采用科學的評價體系
傳統的筆試評價方式較為單一,不適合新時期發展要求。對此,要建立起科學合理而又多樣化的評價方式,這樣才能掌握到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韓語課程評價體系的建立要遵循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其一,多元化原則。中職韓語教學評價體系的多元化是指評價目標、評價主體以及評價工具的多樣化。不僅包括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包括學生對教師、教師對教師等的評價,甚至包括教學管理者、學生家長等的評價。其二,激勵性原則。實施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并不是單純的分數競爭。因此教師在進行評價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行多方位評價,以激勵為主,在激勵中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其三。多樣化原則。在對學生學習成績進行考評的時候,不能單純地采用筆試方式,同時也要對學生的聽、說、讀等方面也要進行考評,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素質高低直接關系到教學成果的好壞,對此各中職院校要強化師資隊伍建設。首先,對本校教師進行不斷的培訓、學習,確保本校教學隊伍的綜合素質;其次,選拔優秀的韓語教師骨干人員,對它們給予表彰,樹立起全校師生學習的榜樣;再次,可從國外聘請專業的韓語教師,這樣不僅能夠確保韓語學習的精準性,也能夠提高大家的學習熱情。
三、結語
總之,新形勢下的韓語教學要注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要結合最新的行業發展動態和教學標準,不斷更新韓語教學方式,這樣才能有效提高韓語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張虹霞:《韓語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05)
[2]王靜:《多媒體技術在韓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