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凌燕
【摘要】班級是高校教學和管理的基本單位。當前新形勢下高職院校財經專業班級管理模式陳舊,影響和制約了高素質、高技能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本文擬對班級管理模式建構的意義、存在問題、具體措施進行探討分析。
【關鍵詞】高職院校 財經專業 班級管理模式
【基金項目】本文系長江職業學院教科研項目《高職財經類專業學生班級日常管理》(課題編號2013X010)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248-02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迅猛,有中專升格、職業大學轉型、不同類型的學校合并幾種模式。由于錄取分數線持續走低,學生生源質量隨之下降。學生數量的急劇增加和院校規模的不斷擴大,導致高職院校班級管理與教育對象脫離,嚴重制約了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1](p24)加強班級管理模式的改進成為高職院校急需攻破的難題。
一、高職院校財經專業班級管理模式構建的意義
(一)有利于增強學生職業能力,提高就業率
高職院校班級管理工作是培養合格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證。高職院校財經專業班級管理切實重視學生自我管理教育,激發學生的自律意識、自覺意識、服務意識,協調能力。加上專業導師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或者學生協助專業老師完成一些項目。這樣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學生成為品學兼優、技能過硬的新型人才,提高就業率,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有利于增強輔導員素質,提高管理水平
新型班級管理模式加大制度化管理的比重,要求高職院校完善各種評聘和考核制度。輔導員通過校內開展培訓、專題講座學習和外出考察學習等方式,專業能力和敬業程度得到強化,不斷提高班級管理水平,使學校輔導員隊伍朝著職業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三)有利于增強校園文化內蘊,提高知名度
財經類專業班級管理傾向人本化管理,營造積極向上的集體氛圍。班級管理模式以主題活動為載體[2](p37),如“百里毅行”、“保護母親河”、“祖國頌”紅歌比賽等等,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級管理模式以提高職業素養為要求[2](p37),如“創業大賽”,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班級管理模式以社會實踐為途徑,如專業老師帶領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活動,帶領學生參觀知名企業,拓展學生綜合素質。這一系列特色活動豐富了校園文化內涵,有利于向外打出學校的知名度。
二、高職院校財經專業班級管理面臨的問題
(一)班級概念日趨淡化
班級作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前沿陣地,承載著服務學校教學和科研工作,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重要責任。[3](p32)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擴招的影響,高職院校學生素質參差不齊,自律能力較弱。另一方面高職院校授課機制發生變化,采取走班教學,取消固定教室上課。此外由于學生管理學分化、后勤服務社會化、互聯網+大眾化、90 后學生個性化等新情況的挑戰。[1](p24)高職院校班級失去了空間依托和時間上的保障,班級管理難度與日俱增。
(二)學生自我管理意識淡薄
進入大學后,大部分學生覺得十年寒窗終換來輕松自在,積極進取心下降,開始自我放逐。學生集體觀念缺失,團隊協作精神缺乏,過多關注個人理想的思想和個性的張揚,將學習生活與班級集體建設割裂開來,漠視集體榮譽感。班級管理工作主要以輔導員為主,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作用發揮不夠[1](p24),班級管理工作難以有效推進。
(三)班級管理理念滯后
首先,管理模式的“常規化”。許多高職院校過于依賴制度管理,管理方式簡單粗暴,只要求學生嚴格遵守相應的制度,忽視對學生道德觀、價值觀、行為規范的教育,也忽視了財經類專業學生的個性發展。其次,管理模式的“無為化”。財經類高職院校選聘一些高學歷、年輕化的人才進行班級管理。這些年輕的班級管理者沒有經歷高職院校的成長背景,沒有充分了解高職學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識水平,照搬自身學習生活經歷,采取“無為而治”、“自由放任”的方法,將班級完全交由學生自主管理,造成管理模式的“無為化”。最后,管理模式的“庸俗化”。一些班級管理者以個人的教育和成長為背景,營造功利色彩。在管理過程中設計種類繁多的量化標準,滿足學生的虛榮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利益為導向的管理模式對財經類專業學生的成長極為不利,無法培養出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人才。[3](p32)
三、高職院校財經專業班級管理模式構建的具體措施
(一)發揮輔導員的主力軍地位
輔導員是圍繞學院人才培養總目標,集教育、管理、服務于一體,完成班級管理工作目標的主要承擔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3](p32)輔導員自身的綜合素質直接決定了班級管理的層次與質量。高職院校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認知水平,輔導員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養成。首先輔導員應主動參與業務培訓,進行經驗交流,完善管理素質,提升管理藝術,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使班級管理朝著規范化、系統化、科學化分向發展。[1](p25)其次,輔導員主動開展“三進”活動。[3](p32)目前財經類高職院校學生個性鮮明,且女生數量較多,情感豐富,自我管理和自控能力較弱。輔導員主動進班級、進課堂、進公寓,尊重和信任學生,關心和愛護學生,使學生感到到班集體的溫暖,積極主動地融入班級。
(二)發揮專業導師的技術后盾力量
高職院校應為班級配備專業導師。專業導師專業知識豐富,職業實踐老練,能夠預見學生未來職業的性質和內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專業學習目標。專業導師應主動“三導”。[2](p35-36)首先,專業輔導。開展新生入學教育,緊跟學生班級課程進度,利用班會、座談會幫助新生樹立職業理想,轉變被動的學習態度,主動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同時開設專業講座,進行課程學法指導和專業導航。其次,技能指導。專業導師除上課進行理論教學外,還應積極開展各種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參加技能比賽,訓練學生職業技能。同時帶領學生參觀相關企業工廠,增加見識,豐富社會閱歷。最后,就業創業引導。專業導師利用自身經驗與對行業的科學了解,介紹行業最新發展情況,引導學生擺正就業態度,了解職業規范形成職業操守,同時利用自身的人脈對一些有創業意向的學生進行幫助和指導。
(三)發揮學生干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個好的班級,應該有一個充滿凝聚力的班委會。高等教育面向的對象是廣大學生,在學生管理和教育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實施班級目標管理,實現管理重心下移,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自我管理中來,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服務能力,凸顯班團組織在班集體建設中的主體地位。[1](p25)此外,可以從二年級學生中挑選能力強、有責任心、有創新力的學長學姐組成班導生。一方面由于班導生與新生年齡相近,興趣愛好差距不大,新生易于放松警惕,接受學長學姐的教育。另一方面班導生借助自身優良的綜合素質,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應。[2](p36)
四、結語
班級管理無定法,貴在得法。高職院校財經專業班級的班級管理應“以人為本”,充分發揮輔導員、專業導師、學生干部的協調作用,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未來中國的經濟發展提供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陳紅.高職院校“四位一體”班級管理模式的構建[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4):24-25.
[2]張永民.高職院校“三位一體”班級管理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機械職業教育,2010(10):35-37.
[3]袁飛,張夏晨.以“大學之道”探索財經類高職院校班級管理模式——以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學園(教育科研),2013(3):31-32.
作者簡介:
張宇(1975.8— ),女,吉林松原人,本科,一級教師,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