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紅霞
[摘 要]數學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在學校的教育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雖然數學學科在教學中的意義重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尋找正確的教學方法對于數學教學來說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方法;探究
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和新課標的不斷推進,我國小學教學方式和制度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小學高年級數學是對小學數學知識的發展和升華,是有效的承接小學與初中之間的重要通道。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許多適應時代發展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應運而生,這就使得我國的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不得不加強對教學方式改革的關注,不斷地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只有不斷的對教學方法進行研究和探索,并緊緊抓住時代的脈搏,才能有效的保證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的不斷提高。
一、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多媒體教學以其題材中富形象、形式新穎多樣、課堂信息量大、節約課堂時間等優勢,為學生創造了有利的學習環境,極人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從而把課堂教學引入了傘新的境界。
1.能將知識直觀化,易于學生理解。任課堂中無淪教師多么善于表達、比劃,也難以表現一抽象的知識,而多媒體教學大的特點是能將抽象的東西形象化,使學生易于理解。比如筆者在教學“圓的面積”時,先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親自剪一剪、拼一拼,在這個基礎上,再運用多媒體課件,把一個圓分別平均分成8等份、16等份、32等份后剪拼的過程通過動畫形式先后展示出來,學生就會很自然地發現,把一個圓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于長方形,最后引導學牛通過分析、思考,便很自然地推導出了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2.有利于節省教學時間,增加教學容量。如筆者在教授“分數的產生和意義的練習課”時,就充分運用了多媒體大容量性的特點,把設計的練習先后通過十多個圖形展示到大屏幕上,運用搶答、填空、判斷、涂色等多種方式進行練習,并結合多種評價方式,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在不知不覺之中就掌握了知識,加深了理解。
總而言之,教師要認清,多媒體技術僅是輔助教學而已,不要受其所累,教師一定要根據教學內容,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等諸多因素,精心準備、精心設計,適時、適量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發揮多媒體的優點,就會不斷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二、教師主導,學生主體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歸根結底就是激發、引導和提高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欲望和要求,變“厭學”為“樂學”,變“模仿學”為“會學”,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在和諧的氣氛中,向學生提出本次課的學習內容和要求以后,老師就在黑板上出示一道與課本例題相同類型、相同結構的題,然后啟發學生:“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我們還沒有學過,看看誰會做這個題目。”這就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對黑板上的題目產生了好奇,于是就產生了想做而已有的知識卻不夠的矛盾。這時老師就說:“大家想不想把這個問題解決掉?”當得到滿意的答案后就引導學生看書上的例題,讓學生一邊看一邊想,有不懂的就提出來。老師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幫助他們解開疑團。這樣既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又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通過實踐操作,解決問題,是學生知識得到內化發展
數學具有豐富的內涵,她是具體表現在靈活運用之中,特別是小學教學,它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有著其特殊的應用價值。因此,作為一個數學教育工作者,引導學生從具體的生活實例中來理解數學,掌握數學顯然不夠,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如何應用已學的知識解決新問題,紫竹地進行新知識探究,反饋他們的探究效果,使學生實現知識的遷移,鞏固對知識的理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知識真正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服務。因而,數學教學中要精心設計富有生活情境的習題,引導學生積極的探索,鏈接相關知識解決教學問題,使學生的認知結構得以重組和優化。在學習了比例尺以后,為了讓學生應用掌握的教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世界問題,出示了一副三室一廳的商品房平面圖,讓學生算算這三室一廳的實際建筑面積、居住面積有多大。學生在計算過程中會碰到怎么處理一些數據的問題,于是就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實地參觀或課件顯示一套三室一廳的居室)然后進行討論探索,讓學生在合作交流的氛圍中使問題得以解決。
四、重視解題策略的回顧和反思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歸納、概括、和策略反思的能力。在數學解題過程中,解決問題以后,再回過頭來對自己的解題活動加以回顧與探討、分析與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一個重要環節(“解后不思等于不收”,“反思是收獲的黃金季節”)。這是數學解決問題過程的最后階段,也是對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最有意義的階段。
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目的并不單純為了求得問題的結果,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驗只有通過概括才能上層次,概括的層次越高,遷移的半徑就越大),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而這一教學目的恰恰主要通過回顧解決問題的教學來實現.所以,在數學教學中要十分重視解題的回顧,與學生一起對解題的結果和解法進行細致的分析,對解題的主要思想、關鍵因素和同一類型問題的解法進行概括,可以幫助學生從解題中總結出數學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加以掌握,并將它們用到新的問題中去,成為以后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有力武器。
五、適當進行開放題和新型題的訓練,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數學教學中適當地對學生進行開放題和新型題的訓練,是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必要補充。可利用學校的圖書館、教室等學生非常熟悉的地方,創設出一個個豐富的現實的問題情境,學生依據這些材料解決問題,求知欲強,并體會到成功的快樂。還可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能知道現實生活中蘊涵著大量的數學信息,能感受到現實世界中有廣泛的應用。也可以通過改變條件或問題,把一道題改編成幾道不同類型的問題,讓學生弄清算理,加以辨析,從而形成知識鏈,提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開放題的特點是可以有多種解決的策略,如著名的和尚分饃,雞兔同籠問題可以用列表,猜測,假設策略,和方程策略.解決問題的策略除以上提到的外還有很多,如:畫線段繪圖策略聯想相關問題策略,還有關系,傳遞與反傳遞,歸納,剩余等推理策略,利用模型繪制策略,排除策略,等等。
六、結語
總之,教師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要深入研究教材,掌握合理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提高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建立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王金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J].學周刊;2011.06.
[2]趙永良.怎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J].青春歲月.2011.
[3]王珂.論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嘗試.中小學電教.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