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芳,田京京
(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廣東肇慶526020)
?
案例教學法在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梁偉芳,田京京
(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廣東肇慶526020)
摘要:目的探討案例教學法在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校護理學院2012級專科4個班245人為研究對象,以班級為單位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兩個班共123人,對照組兩個班共122人。實驗組采用案例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結果實驗組理論及實踐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實驗組基礎護理學實驗課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實驗組自主學習能力及各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結論在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效果較好,可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基礎護理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起著理論聯系實際的作用,為理論學習與臨床實踐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目前,隨著患者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新醫療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完善,學生在臨床實習時動手操作機會越來越少,這就要求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前必須掌握操作技能[1]。因此,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嫻熟的操作技能,成為護理學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本研究將案例教學法應用于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探討案例教學法在提高學生實踐技能和培養人文理念方面的作用。
1.1研究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法選取我校護理學院2012級專科4個班245人作為研究對象,再以班級為單位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兩個班共123人,對照組兩個班共122人,兩組在性別、年齡及智育、成績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案例教學實施方法
提前一周將案例發給學生,讓學生帶著問題查閱相關資料進行預習,要求學生通過課前小組討論,獨立分析并解決問題。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圍繞相關案例進行討論,并匯報討論結果。教師針對小組討論結果進行歸納、總結,然后根據案例對操作目的、步驟要點、注意事項等進行示教。
1.3評價指標
1.3.1客觀指標(1)理論考核。學期末進行閉卷考試,題型參照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形式。(2)實踐考核。采用案例形式進行技能考核,考核內容包括操作前準備、操作過程、熟練程度、溝通能力、發現及解決問題能力。
1.3.2主觀指標(1)基礎護理學實驗課課堂教學質量;(2)學生自主學習效果。
1.4評價工具
1.4.1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采用李領等[2]編制的“案例教學法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量表”評價課堂教學質量。該量表有20個條目,包括案例質量、教學能力、教學態度、教學效果4個維度。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48 5,4個維度的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0.825 6、0.834 1、0.820 4、0.892 5,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
1.4.2基礎護理學實驗課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采用慕宇舸等[3]編制的“護理專業實驗課課堂教學質量評價表”評價實驗課教學質量。該量表共有20個條目,包括教學態度、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教學能力、教學效果5個維度。
1.4.3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評價采用張喜琰等[4]編制的“護理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測評量表”評價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該量表共有30個條目,4個維度,分別是學習動機、自我管理、學習合作、信息素質。Cronbach's α系數為0.822 3,總分半系數為0.788 3,表明其具有較好的內在一致性。
1.5統計分析
使用SPSS 13.0統計軟件建立數據庫,并錄入數據;所有數據用±s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視為有顯著性差異。
2.1兩組理論及實踐考核成績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理論及實踐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理論及實踐考核成績比較(±s,分)
注:*表示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人數實驗組對照組88.50±8.06* 72.99±8.32理論成績 實踐成績123 122 82.87±9.60* 70.35±5.92總分84.32±8.58* 71.50±7.06
2.2兩組基礎護理學實驗課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基礎護理學實驗課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比較(±s,分)
表2 兩組基礎護理學實驗課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比較(±s,分)
注:*表示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實驗組對照組教學態度 教學準備22.04±2.46* 18.28±2.75 16.44±1.22* 12.45±1.56教學過程 教學能力 教學效果18.92±2.32* 15.46±2.67 15.56±1.68* 11.55±1.35 22.72±2.45 19.33±2.67總分88.63±9.15* 79.47±8.77
3.1案例教學法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本研究表明實驗組理論及實踐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這說明實驗組理論及實踐知識掌握較對照組好。由表2可知,實驗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實驗組學生非常認可案例教學法,這與王磊等[5]的研究結果一致。臨床案例是醫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載體,通過反映臨床患者的真實情況,將學生置于真實的臨床情境中,激發其學習興趣,使其有強烈的欲望去學習及解決問題。
3.2案例教學法有利于學生人際溝通和合作能力培養
本研究表明實驗組學生學習合作能力顯著高于對照組,這與申華平等[6]的研究結果一致。傳統的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方法是教師先示教,然后學生依葫蘆畫瓢進行練習,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缺乏主動性,不利于培養其獨立思考能力及應變能力;而且練習時在模型人上進行操作,缺少與患者有效的溝通和交流,不利于護理人才的多元化培養[7]。案例教學也是一個人際溝通與合作的過程,講解時采用真實的臨床案例,需要小組成員之間彼此信任、相互理解,根據案例展開學習與討論,操作中學生分別扮演患者及護士角色,以同學為操作對象,可以進行有效溝通,提高溝通能力。
3.3案例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學生信息素質和自我管理能力
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學生的信息素質和自我管理能力明顯高于對照組,這與劉宇等[8]的研究結果一致。案例教學法將學生信息素質培養與操作技能學習有機結合,有效提高了學生信息素質。
參考文獻:
[1]楊新月,高穎.在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中注重綜合實驗的開設[J].中華護理教育,2011,8(5):203-204.
[2]李領,姜小鷹.案例教學法在《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D].福州:福建醫科大學,2012.
[3]慕宇舸,朱京慈,周厚秀.護理學基礎實驗課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西北醫學教育,2007,15(5):906-908.
[4]張喜琰,李小寒.護理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測評工具的研制[J].護理研究,2009,3(9):639-640.
[5]王磊,溫雅,楊柳娟,等.PBQ教學法在“護理臨床推理與決策”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11B):5-7.
[6]申華平,孫建萍.案例教學法在護理本科《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5):110-111.
[7]李領,姜小鷹.護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專業認同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2,9(1):4-6.
[8]劉宇,李秀榮,李瑋,等.護生標準化病人培訓及應用于《內科護理學》實踐教學中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1,25(11):3093-3095.
中圖分類號:G42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5-00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