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麗,邵繼紅,任香梅,李遠宏,徐莉春
(徐州醫學院,江蘇徐州221004)
?
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本科生畢業實習調查分析
周麗,邵繼紅,任香梅,李遠宏,徐莉春
(徐州醫學院,江蘇徐州221004)
摘要:通過自編的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畢業生實習調查問卷對畢業實習回校的兩屆76名本專業學生進行調查,了解他們的畢業實習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為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本科生畢業實習質量的進一步提升提供依據。
關鍵詞: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畢業實習;本科生
實踐教學在高等教育的教學過程中,旨在培養大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起著不可取代的作用[1]。畢業實習作為實踐教學環節中的重要環節,是畢業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過渡期[2],在這一段時間里,畢業生進一步鞏固理論知識,積累實踐經驗,為將來就業后順利適應各自的崗位工作打下了基礎。食品衛生與營養學是研究食物、營養與人體健康關系的一門學科,知識性和應用性很強,與國計民生的關系密切,在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康復醫學中都占有重要地位[3-4]。為了深入了解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本科生畢業實習現狀,本文對我校兩屆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畢業生進行調查,從畢業生真實的想法中探尋存在的問題,并嘗試提出對策,現介紹如下。
1.1調查對象
采取整群抽樣的方法選取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完成畢業實習的兩屆本科生作為調查對象。共發放調查問卷77份,回收有效問卷76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8.70%。實習時間為48周,其中醫院實習24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各12周。
1.2調查方法
結合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特點,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實習培養情況滿意度、實習安排滿意度、實習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對帶教教師的評價和畢業論文5個維度共22道題。事先告知學生調查目的,由統一培訓的調查員發放問卷并在規定時間內回收。
1.3數據處理
收回的問卷采用SPSS18.0軟件包進行錄入和數據處理。
2.1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學生實習滿意度情況(見表1)
如表1所示,在科研思維的培養、專業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創新性思維能力的培養4個因子上,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學生對自己在實習過程中科研思維和創新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滿意度最低;在實習基地、實習方案、實習考核、實習的組織管理4個因子上,學生對實習方案的滿意度最低,只占53.9%。

表1 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學生實習培養和實習安排的滿意度(%)
2.2實習生的自我評價和對實習單位帶教教師的評價(見表2)

表2 實習生的自我評價和對帶教教師的評價(%)
如表2所示,在完成實習任務的積極主動性、對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實驗操作技能、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他人溝通協調的能力5個因子上,實習生對實驗操作技能的自我評價低于其他因子,認為好的占64.5%;其次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認為好的占67.1%。實習生對實習單位帶教教師的教學態度、專業知識水平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較高的評價,然而對實習單位帶教教師在文獻查閱及畢業論文撰寫的指導方面,認為好的只占72.4%。
2.3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是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實踐教學的主要環節,對提高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培養復合型專業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對是否了解學校對本科畢業論文要求的調查中,67.10%的學生清楚學校對本科畢業論文的要求,31.60%的學生基本清楚,仍然有1.30%的學生不清楚畢業論文的要求(見圖1);關于畢業論文的選題來源,47.30%來源于疾病預防控制中心,44.70%來源于實習醫院(見圖2);而論文撰寫相關文獻資料的來源,78.95%來自于專業數據庫,13.15%由指導教師提供(見圖3)。

圖1 是否了解學校對本科畢業論文的要求

圖2 畢業論文選題的來源

圖3 論文撰寫相關文獻資料的來源
3.1開展本科生畢業實習調查,加強畢業實習質量評估
食品衛生與營養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未來從事的職業范圍很廣,涉及臨床營養治療,食品衛生監督和檢測,膳食營養的評價、管理和指導工作,營養食品教學和研究等領域。畢業實習是食品衛生與營養學人才培養的重要教學實踐環節,同時也是為就業而進行的一次實訓演練。在畢業實習過程中,學生獨立面對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隨之提升,能更好地為以后的從業、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更快地適應社會的需要。畢業實習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醫學院校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實習質量評估的本質是一個質控問題,其核心是信息反饋[5]。一方面,通過調查實習生對實習過程的滿意度,可以發現學校和實習單位在畢業實習教學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滿足學生實習過程中的理性需求;另一方面,加強學校和實習單位之間的溝通,由實習單位帶教教師及時反饋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進一步提高畢業實習的質量。
3.2鼓勵畢業生自主選題,切實加強科研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我校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畢業實習與論文寫作安排在同一時間段,從論文選題來看,約有92%的學生論文選題與實習內容一致,數據和案例真正來源于實習過程,校內導師主要負責學生論文的撰寫和修改。而實習生對實習過程中科研和創新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滿意度較低,可能的原因有:(1)實習單位重實際應用,輕理論研究,不利于學生全面進行科研訓練;(2)實習學生主動性不夠,沒有完全投入論文的選題和課題研究過程中,大多數采取消極應付的態度。一般情況下,實習單位的指導教師對實際的工作內容很熟悉,但不能很好地掌握學科的發展動態,對于研究熱點把握不準,而校內指導教師剛好相反,能較好地跟上學科和理論發展,但對實際工作了解不多[6]。因此,在充分發揮校內外導師優勢的同時,應給予實習學生自主選題的自由,校內外導師和院系做好選題論證,盡可能調動實習生的積極主動性,在畢業實習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加強創新能力、獨立工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等的培養。
3.3及時了解社會的人才需求,修訂畢業實習大綱
當前,大學生能否充分就業是考評高校辦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7]。通過與醫院、食藥監局、疾控中心、進出口檢驗檢疫局、大型企業等實習單位的廣泛交流,及時掌握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情況及對畢業生專業能力的具體要求,修訂畢業實習大綱,使之更趨合理化。同時,重新審視實習目的和實際情況,在實習時間的長短與實習基地的選擇上下一番功夫。借鑒大多數醫藥院校預防醫學專業畢業實習的特點,我校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畢業實習同樣分為臨床實習和專業實習兩個階段。根據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經過兩屆學生的實踐,已形成可行的針對實習技能的評價方法,目前臨床實習大綱較為成熟,且每屆均有1/3以上的學生進入醫院從事臨床營養相關工作,因而保留了醫院的24周集中實習,但專業實習尚未形成有效的評價方法和評價指標,具有較大的可調空間。成熟的專業實習應兼具靈活性、規范性和專業性,以支持學生的多樣化發展[8]。對于有意向繼續深造的學生,專業實習可以采用專題實習的模式,將大部分專業實習時間安排在學校,選題最好與指導教師的課題相關,在完成課題的過程中完成實習任務,同時鍛煉了科研思維能力、查閱文獻和語言表達能力;對于以就業為目的的學生,將大部分專業實習時間安排在食藥監局、疾控中心、進出口檢驗檢疫局和大型企業等實習基地,為將來直接參加工作積累實踐經驗[9]。學生對專業實習需求的多樣化決定了專業實習模式的多樣化,而保證專業實習模式多樣化的關鍵是建設穩定的校內外實習基地。
參考文獻:
[1]潘海涵,湯智.大學實踐教學體系的再設計[J].中國高教研究,2012 (2):104-106.
[2]李麗,楊超,湯艷.預防醫學專業學生畢業實習調查[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1788-1789.
[3]楊艷,汪春梅,羅禮容,等.臨床醫學專業開設臨床營養學課程的必要性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2011(27):2442-2444.
[4]劉華青,吳學森,王春華,等.加強臨床醫學專業臨床營養學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醫藥衛生,2013(29):2602-2603.
[5]初同偉,曹海泉.淺談我國醫學實習存在的問題[J].西北醫學教育,2007(15):335-336.
[6]陳美球,黃賢金,周炳娟.土地資源管理專業本科畢業實習校內外“雙導師”機制的構建與應用[J].高教論壇,2009(6):26-29.
[7]柴明勤,陳曉玲.新時期高校畢業實習的模式與策略探析[J].河南教育,2009(2):54-55.
[8]向華麗,陳敏.武漢高校公共管理類專業畢業實習調查分析[J].高教論壇,2014(10):54-56.
[9]王茂清,王帆,杜曉燕.預防醫學本科畢業實習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基礎醫學教育,2013(15):1087-1089.
基金項目: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資助項目(2014SJB410);徐州醫學院教改項目(Xjy201216)
中圖分類號:G526.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4-00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