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穩步提高,物質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與日俱增。旅游業在這一時期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和進步,成為了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滿足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催生出了旅游新聞報道的出現,旅游新聞報道的出現滿足了人們對于旅游信息的需求。但是在現今旅游行業中,旅游新聞報道方式和質量還有待提高,需要進行重新的梳理和理論研究。本文從當今旅游行業的具體情況入手,找出和分析旅游報道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旅游行業的具體特點給出相對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旅游業;新聞報道;問題與對策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市場各行業都面臨著科學發展,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客觀要求。我國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已經占據著重要的部分,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型產業。大力發展旅游業是豐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客觀要求,也是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有效方式。如何規避和解決旅游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特別是在旅游新聞報道中,如何讓公眾能夠正確、充分地獲取旅游新聞信息,成為了我們亟待要解決的問題。
一、旅游新聞報道的現狀分析
旅游新聞報道的發展得益于旅游業所取得的長足進步。公眾對于旅游的需求會導致對于旅游信息的需求,旅游新聞報道很好的結合了旅游資源的相關信息,為旅游者提供著參考和旅游攻略,完美滿足了旅游者的現實需要[1]。在一定程度上,旅游新聞報道的存在,也很大程度上激發了人民群眾對于旅游的內心需要。可以說,在旅游業的發展中,旅游新聞報道起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旅游新聞是新聞的一種具體形式,具備著新聞報道本身的屬性,例如真實性以及引導性。但是旅游新聞也具有其內在的屬性,例如旅游新聞因其獨特的新聞報道對象、新聞渠道和新聞目的等原因,導致旅游新聞報道還具有一定的宣傳性,用于宣傳旅游地的本地旅游色彩,從而實現旅游新聞報道的宣傳報道目的,促進該地旅游業的發展。
二、旅游新聞報道存在的問題
(一)對于眼球效應的過度追求,不遵循事實真相
許多旅游新聞報道為獲得廣泛的關注,不惜采用背離事實依據的相關字眼,過度夸大旅游景區的旅游項目和旅游文化,導致旅游新聞報道出現失真現象。這一現象,使旅游新聞報道缺乏群眾公信度。導致公眾對于旅游新聞報道持懷疑態度,旅游新聞報道不再具有充分的引導和宣傳作用。而在現今旅游環境下,人們大多根據公眾輿論和親朋好友的口頭傳播去對旅游景點進行挑選。
(二)對旅游景區淡旺季報道的分別對待
旅游業因為其自身現實情況,普遍存在著淡旺季的分別。旺季一般氣候適宜,旅游景點能夠展現出更加具備旅游特質的景點風景,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旅游者的扎堆現象,也在旅游景點當地出現了一些例如交通擁堵、物價走高等問題。而在淡季,因為景點的時效性,旅游價值會有下降,這也導致景區在這一過程中處于閑置,經濟效益不高。里邊有新聞報道對旅游新聞淡旺季報道的分別對待,會導致在旺季時旅游信息的冗余和繁雜,旅游信息的超負荷輸出[2]。而在淡季則缺乏必要的信息傳播,兩極分化嚴重。這導致景區在旺季時的接客數量仍高攀不下,在淡季則造成旅游資源的浪費。
(三)旅游景區報道的不平衡
對于我國廣泛存在的旅游資源,旅游新聞報道有時對個別旅游景區呈現出過多的關注和宣傳。旅游新聞報道的宣傳作用引導著公眾對于旅游景點的選擇,這導致一些旅游景點,因為旅游新聞的密集報道而承載了太多游客的到訪,在短時間內造成了旅游資源的壓力,也對該地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利影響。而一些在旅游新聞報道中占據較少分量的旅游資源則在這一過程中出現了旅游資源的浪費,進而導致經濟效益的下降。
(四)對于旅游所在經濟地域的差別報道
旅游新聞報道存在的一大誤區,是對大城市以及交通方便的著名旅游景區的過度報道,對一些經濟欠發達的旅游資源缺乏足夠的重視和宣傳[3]。造成了旅游資源的閑置。在很多經濟有待提高的地區其實有著充足的旅游資源可供開發。這在一方面可以對大旅游景點過度的旅游者進行分流緩解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極大地促進該地的經濟發展,促進旅游資源所在地的經濟文化建設。
三、應對旅游新聞報道相關問題的對策
(一)對淡旺季的均衡報道
淡旺季旅游新聞報道的均衡是有效解決旅游相關問題的必要措施,能夠對淡旺季兩極分化的接客數量進行分流平均,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旅游價值的外在表現,也提高旅游到訪人員的整體滿意度。避免了旺季的過度承載也保證了淡季相對的經濟效益。對淡旺季旅游資源的均衡報道是實現淡旺季旅游資源共贏的最有力手段。
(二)避免報道的集中冗余,發掘新興旅游資源
在旅游新聞報道中應避免對個別旅游景點的過度關注。應明確自身作為引導公眾輿論,引導公眾進行旅游景點挑選的角色地位,充分具備職業道德和責任感。應適度對具備潛力以及新興的旅游資源進行報道和信息輸出,對旅游者進行分流,實現旅游者與旅游資源的和諧統一。
(三)嚴格審核相關旅游報道的真實性
旅游新聞報道單位應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建設,在理論和制度上對旅游報道的真實性實現約束和監管。相關管理部門應明確責任,嚴格對旅游新聞報道的信息進行再審核校對,避免假新聞及不尊重相關事實的報道進入公眾視野。這是維護旅游新聞報道嚴謹性,以及保證旅游新聞報道廣泛群眾基礎的關鍵要點。對旅游新聞報道的嚴謹審核,能夠大幅度提高群眾對于報道的信任感,增加旅游新聞報道的影響力和引導作用,進而促進旅游新聞報道自身的發展,實現快速的進步,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的統一[4]。
四、結語
旅游新聞報道與旅游業密切相關,相互促進,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在新時代的發展形勢下,旅游新聞報道要充分考慮現實情況,充分發掘群眾旅游需求,根據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要求進行不斷地調整和改善,達到旅游新聞報道和群眾旅游信息需求的和諧統一。旅游新聞報道起著重要的宣傳作用,要學會全方位思考總結,及時更新最新的報道方式和手段,為我國旅游業和國民經濟的健康長遠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劉麗梅.旅游新聞報道的得失及發展之策[J].青年記者,2014,(09):58-59.
[2]吳歡超.旅游報道、旅游報的現狀及發展空間[J].新聞實踐,2001,(09):59-60.
[3]王立升.黃秀微.蘇興華.旅游報道存在的問題、誤區及調整路徑[J].中國記者, 2015,(02):99-100.
[4]宋銀萍.我國旅游媒體對旅游業發展的影響[J].新聞戰線,2015,(08):107-108.
作者簡介:王曉巍(1986-10):女,籍貫:河南駐馬店,學歷:本科,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