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晨
摘 要:加強農業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實踐能力,提高農業中等職業教學的基礎性改革,能有效改善農業中等職業學校在社會經濟時代面臨的困境。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加快實習基地建設,聯系農業實際,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
關鍵詞:農業中等職業學校;教學模式;創新改革;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C961;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8-0007-01
農業中等職業學校要不斷尋求新的發展思路,積極推進改革措施,與時俱進增進學校教學的實用性,開拓創新促進農業中等職業教育穩步、健康發展,不斷為社會貢獻新型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
一、農業中等職業學校的現狀
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農業從業人員教育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多數農業從業人員知識水平比較低下,沒有充分發揮出農業在社會中應有的價值。我國農業科技人員數量比較少,結構不夠合理,社會急需培養一批專業素質過關的農業人才。農業中等職業學校近年來受高校擴招的影響,生源不斷減少。農業中等職業教育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社會上一些人認為農業中等職業教育是次等教育。因此,很多學生不愿意學習農業知識。農業中等職業教學受市場運作的影響,市場對專業性農業人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導致農業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對專業信心不強。學校辦學模式與市場經濟之間存在差距,農業中等職業學校的辦學機制和培養目標沒有與經濟市場運作接軌,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將專業知識運用到市場經濟環境中。
二、農業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模式創新改革方法
(1)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水平,因此,應努力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積極引進農業技術方面的人才。職業學校教師多是本科學校畢業,其理論知識比較過硬,但是技能操作水平明顯不足。因此,要加強培養“雙師型”師資隊伍。學校應有計劃地把專業課教師派往實訓基地或企業中學習,進行實踐技能的培訓,提高教師操作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質、高質量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幫助農業中等職業教育適應社會,形成以社會需求為中心的辦學機制,推動技能教學社會化。學校應對具有“雙師型”能力的專業教師給予一定待遇,不斷吸引能力過硬的專業技能人才進入農業中等職業教學隊伍,激發教師向“雙師型”教師隊伍看齊。建立多層級、多方位、多結構的教學規模,著力提高農業職業教學質量,提高農業職業學校適應社會的能力,樹立農業人才培養的戰略思想。
(2)加快實習基地建設。農業職業教學要層次分明、結構合理、規模適度。在校內、外創辦教學實踐基地,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要積極主動地建立與農業職業專業相配套的實訓基地,增加農業職業教學實踐性。開創高起點、高標準等示范性專業,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防止實踐教學出現萎縮。學校應根據現代社會對農業職業的要求,建立農業職業媒體教學中心,建設計算機室、模擬實驗室等實習場地,使用先進的設備和實用的現代化教學培養模式,更好地為學生和社會服務。培養能操控現代化設備和工藝的新型農業人才隊伍,逐步建立一個開放的互利互惠的人才培養機制。在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充分利用學校和社會教育資源,逐步建立穩定的深層次的教育機制,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聯系農業實際,提高教學質量。農業中等職業學校要秉承知識為基礎,能力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在職業技能培訓過程中,要以“實用、適度、合理”為原則,在教材內容中加入新技術、新工藝,使教學內容更具有吸引力。學校領導和骨干教師應組建經驗豐富的教學改革班子,在本地區、周邊地區進行職業進修和企業參觀考察,著手安排學生進入到鄉鎮農業活動中進行跟班學習,結合學校和本地區經濟發展特點,開展“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提前接觸農業活動,學會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通過會計、市場銷售、農產品經紀人、現代企業管理等實踐教學活動,為學生農業技能培訓奠定更穩定的基礎。
三、農業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模式改革
由于受傳統認知觀念束縛,中等職業教育起步較晚,學生底子比較薄,有的中等職業學校是從普通教育改辦為職業教育。因此,不少職業技術學校教學設施比較簡陋,學校的綜合教學水平不高,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教學模式改革,能有效實現職業學校的智能型和一專多用復合型人才培養。通過拓寬經費渠道,加大經費投入,不斷改善教學技能培訓條件,以優異的教學內容適應當前的國際化和現代化發展,幫助企業取得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樹立“技能教學優先”發展策略,逐年擴大技能教學設施和師資培訓投資比例,放寬教學辦學機制和體制,有利于農業中等職業教學實現超前技能教學互動,推動學生和學校適應現代化發展。
四、結束語
農業職業技術學校要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運作,更新教學觀念,不斷調整專業技能教學,以突出教學技能實用性。要提高學生的工作能力和技術水平,把技能教學與市場需求結合起來,尋求新的發展空間。增強農業職業教學的生命力,提高農業職業教學的辦學效益,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悅耳.對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1(02).
[2]鄧澤民,陳慶合,郭化林.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教學模式的比較與創新研究[J].職教論壇,2002(10).
[3]龍德毅.工學結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