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正香?馬學文
[摘 要]評價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依據新課程的理念,評價改革是本次課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關系到課程改革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評價貫穿于教學的始終,有教學就有評價。所以,關注課堂教學中的評價行為,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以下是我在探索新課程理念下對數學課堂評價的一些嘗試與思考:
一、努力為學生營造一種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這首先是人學。陶行知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師生交往在本質上就是在教育情境中師生之間人格的塑造、精神的交往、心靈的溝通。師生之間沒有溝通與交流,就沒有思維的碰撞與互相啟迪,就不能形成探究的環境,就很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應該通過各種途徑,去營造民主、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令學生如沐春風,人人輕松,個個心馳神往。這樣的氛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著手:在課堂口頭評價時,用疑問開啟學生思維的心扉,在疑問中評價。善于釋解學生心中的迷惘,產生驚嘆,表達喜悅,在驚嘆中評價。課堂上應該營造生動有趣、幽默詼諧的情境,在笑聲中評價。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讓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各抒己見,在爭議中評價。
二、時刻注意把握課堂評價時機
教師課堂評價的時機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把握不好,會影響評價的結果,甚至于適得其反。因此,評價時的動機應選在學生真正感到教師可親、可信賴之時,選在師生情感融洽之時。
1.即時評價,適時發現捕捉學生的閃光點
激勵性評價要面向全體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等進行激勵性口頭評價。更重要的一點,評價要承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實施縱向評價。激勵性評價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個性、氣質、特點、學習水平,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做出針對性的、藝術性的評價。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對評價的認知和接受,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和潛能的激發。在課堂這個小世界里,讓不同的學生全力投入、充分發揮,獲得發展。
2.延緩評價,給學生思維發展的空間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正在討論的問題,不能立即給予肯定或否定的評判,而應以鼓勵的行為方式或語言,或提問或實驗,讓學生暢所欲言,然后選擇一個恰當的時機說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延緩性評價把評價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去發現、去分析、去論證。說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每當一種意見提出時,教師都請學生給予評判,他們或分析,或爭論、或同意,自己來處理。
在學生解答問題時,教師對學生解答的評價不是按標準答案,而是用語言提示誘發、鼓勵學生發散思維,激發學生的獨創性。對學生理解不正確或不完善的地方,教師根據學生錯誤所在,補充設問,點撥學生引發討論,引起深入思考,讓學生在不斷的爭辯中明確認識,經歷一個自悟自得的創新過程。在學生理解得不夠準確,表達不夠完整時,教師運用反問,使學生對自己的認識產生疑問,引起思考,進行比較,進而排除謬誤,獲取真知。
三、多角度全方位評價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激勵,特別是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對激勵的渴望更甚。在實施激勵性口頭評價時,要用發展的觀點,以發展的眼光去評價學生,對學生學習數學的任何一個方面的進步,無論其現狀何等不理想,離教育目標有多遠,都應該通過評價加以肯定,鼓勵學生不斷進步,不斷發展。教師應從多個角度去評價學生,并且要引導學生在自我評價,同伴評價及對教師的評價時,都要從多個角度去評價。
1.自我評價:認真反思,獨立思考
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養成自我意識與獨立性。使他們能客觀的評判自己的缺點。例如筆者在聽課時,常會聽到老師在結束課時都會問:“這節課你學習的怎么樣?”“你覺得自己表現得怎么樣?”學生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的過程就是找出自己優缺點的過程。另外學生是評價的主體,他們想象豐富,具有很大的創意性,在我的數學課堂上我經常對創設情景讓他們對自己的觀點行為作出評價。
2.學生互評 :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小學生喜歡模仿教師去評價別人,而這種互評的方式有利于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優點,改正不足,也可鍛煉自己判斷是非的能力和表達能力,不斷的發展和完善自己。但學生年齡小無法掌握評價的尺度,學生在課堂上毫無顧及的指出別人的缺點與不足,好象成了他們的特長,這不僅傷害了被評價者的的自信心,而且也不利于學生養成相互合作的精神,這一環節需要教師的耐心引導,逐步提高他們的判斷能力和評價水平, 另外學生以獨特的眼光,創新的思維給他人作出評價時,正是對知識點做出更全面的認識。由于同學間平等的地位,使得評議結果較容易被接受。這樣做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讓學生領悟到一種學習方法,考慮問題的多樣性和周密性。
3.教師評價 :因人而異,引導自信
成功的歡樂是繼續學習的一種動力。教師在課堂上的激勵評價會使學生產生喜悅的情緒,這種體驗能促進學生自覺的向我們所提倡的方向努力,因此,筆者在課堂上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都認真聽取,公平對待,例如:一個學生上課回答問題時總是有畏懼心理,我就鼓勵她:“慢慢說,再說一遍。”當她第二遍說的較為熟練時,我就對她進行激勵性的評價,經過多次的激勵性的評價,她回答問題一次比一次流利。讓學生在激勵的評價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總之,我認為課堂教學是交流與對話的平臺,教師只有把握好對數學課堂的評價,才能真正的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有一個自主的天空,讓數學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和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