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王曉潔+趙帥

摘 要:本文以1981年-2012年的年度數據為樣本,以統計軟件Eviews3.1為工具,采用了實證分析中的單位根檢驗,協整檢驗等方法來解釋匯率變動對加工貿易進出口及一般貿易進出口的影響。主要結論有:1.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加工貿易的進出口、一般貿易的進出口三者間不存在協整關系。2.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與加工貿易的進出口、一般貿易的進出口均存在負相關性,即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下降不但會使出口增加,還會使進口增加。3.一般貿易進出口對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變化敏感度更高。
關鍵詞: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一般貿易;加工貿易;單位根檢驗;協整檢驗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匯率是指一種貨幣相對于另一種貨幣的價格,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杠桿,它保證一個國家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并因此成為影響一國或地區國際貿易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經濟新常態下,中國國際貿易收支、貿易條件以及全球貿易平衡等問題和人民幣匯率升值是緊密聯系的。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對外開放程度的加大,人民幣匯率和國際貿易收支二者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因此,我們就會提出這么一個問題:人民幣匯率變化對我國貿易收支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針對人民幣升值的現狀,我國企業和政府應該采取何種策略?由此觀之,綜合考慮學術研究與政策討論、歷史與現實問題,我們進一步對人民幣匯率波動對中國國際貿易收支、貿易條件的影響進行深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二、文獻綜述
Wilson(2000)用1970-1996年27年的數據對美國、日本和韓國三國間多邊貿易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結論:實際匯率對日韓和美韓間的國際貿易收支卻并沒有顯著的影響。Silvana Tenreyro(2004)運用1970-1997年28年的數據研究德國名義匯率是如何影響其國際貿易收支的,同樣得出了結論:名義匯率的變動對德國的國際貿易收支并沒有顯著影響。Saonctemla (2008)綜合考慮了外商直接投資(FDI)、加工貿易等因素后,使用1998年-2007年的月度數據,運用加權最小二乘法,探討了人民幣匯率波動是如何影響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得出結論:從長期來看,人民幣每升值1%,我國的出口額將會減少0.5%,而進口額僅減少0.1%,對我國加工貿易的影響則是非常小的。
沈國兵(2005)使用1998年1月-2004年9月的月度數據對中美間貿易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表明: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和中美貿易收支間并不存在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因此,人民幣匯率波動是不能改善兩國的貿易條件。
鐘劍、孟浩(2008)通過實證研究認為人民幣實際匯率的波動和進出口貿易之間是沒有長期穩定關系的,人民幣的升值可能會和我國貿易順差狀況同時出現。李建偉、余明(2003)使用1995年第一季度到2003年第二季度的季度數據,借助兩階段最小二乘法,研究了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以匯率法計算的進出口額與利用外資三者的相關關系,結果表明:人民幣匯率的大幅升值對我國經濟增長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相反地,人民幣貶值能夠明顯地改善我國國際貿易的狀況。
盧向前,戴國強(2005)運用Johansen協整檢驗方法和Var分析方法,觀察1994年-2003年人民幣對世界主要國家貨幣的加權實際匯率波動和我國進出口額間的長期關系進行了檢驗。實證結果表明: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出口額有著顯著的影響,并且滿足Marshall-Lerner條件;而且,人民幣實際匯率對我國進出口額的影響是存在這J曲線效應。
賢成毅(2008)分析了人民幣匯率的偏差程度,并實證研究了匯率偏差對中國國際貿易收支的影響。結果表明:人民幣匯率存在的偏差會顯著影響中國國際貿易收支,而且,人民幣升值幅度過大會抑制我國向主要貿易國家的出口,但會增加我國從主要貿易國家的進口。
徐瑜佳(2010)考慮了貿易成本、匯率制度、國民收入等因素,使用2000年—2009年的月度數據,對匯改前后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國際貿易收支的影響進行了比較,實證研究表明:匯改后,實際匯率和進出口額間是存在長期均衡關系的,匯率升值對我國的出口額有抑制作用,貿易條件有所改善;而匯改前,二者是不存在長期均衡關系的。
三、實證分析
1.數據來源
樣本區間選取1981年-2014年的實際有效匯率指數,加工貿易進口和出口、一般貿易進口和出口的年度數據。以2010年為基期,其中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的數據來源于(BIS)。
2.單位根檢驗
將各序列的ADF檢驗統計量與相應的臨界值比較容易得出,原序列LER、LJIN、LJOUT、LYIN和LYOUT都是非平穩的,但一階差分序列D(LER)、D(LJIN)、D(LJOUT)、D(LYIN)和 D(LYOUT)是平穩的,由此判定LER、LJIN、LJOUT、LYIN和LYOUT為一階單整序列,滿足協整檢驗前提。
3.協整檢驗
對于同階單整的時間序列可以進行協整檢驗。協整檢驗從檢驗對象上可以分為兩種方法:一是Engle和Granger提出的基于回歸殘差的協整檢驗,二是Johansen和Juselius提出的基于VAR的協整檢驗。本文采用Johansen協整分析方法來檢驗變量之間是否存在協整關系。
(1)LJIN與LER
運用OLS方法LER對LJIN進行靜態回歸檢驗,得回歸方程:LJIN=59.37342-11.07822*LER,由于R2=0.627815,回歸方程擬合程度不太高,需要引入滯后項AR(1),即對殘差序列做一階滯后,得到序列R,得到新的回歸方程:LJIIN=55.97361-10.35172*LER,此時R2=0.884951。
表 LER與LJIN的Johansen檢驗
■
第一行LR=9.114440<20.04,即在99%置信水平上接受原假設(即不存在協整關系的假設),所以得到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變量LJIN與LER不存在協整關系。
(2)LJOUT與LER
運用OLS方法LER對LJOUT進行靜態回歸檢驗,得回歸方程如下:LJOUT=66.87903-12.59003*LER,由于R2=0.606817,回歸方程擬合程度不太高,需要引入滯后項,對殘差序列做一階滯后,得到新的回歸方程:LJOUT=62.88772-11.73707*LER,此時R2=0.885099。
其Johansen檢驗結果:LR=11.60088<20.04,即在99%置信水平上接受原假設(即不存在協整關系的假設),所以得到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變量LJOUT與LER不存在協整關系。
(3)LYIN與LER
運用OLS方法LER對LYIN進行靜態回歸檢驗,得回歸方程如下:LYIN=65.40193-1254586*LER,由于R2=0.501010,回歸方程擬合程度不太高,需要引入滯后項,對殘差序列做一階滯后,得到新的回歸方程:LYIN=60.12835-11.41917*LER,此時R2=0.849748。
其Johansen檢驗結果:LR=13.73181<20.04,即在99%置信水平上接受原假設(即不存在協整關系的假設),所以得到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變量LYIN與LER不存在協整關系。
(4)LYOUT與LER
運用OLS方法LER對LYOUT進行靜態回歸檢驗,得回歸方程如下:LYOUT=76.64692-15.17173*LER,由于R2=0.684124,回歸方程擬合程度不太高,需要引入滯后項,對殘差序列做一階滯后,得到新的回歸方程:LYOUT=73.17652-14.42981*LER,此時R2=0.876092。
其Johansen檢驗結果:LR=9.174579<20.04,即在99%置信水平上接受原假設(即不存在協整關系的假設),所以得到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變量LYOUT與LER不存在協整關系。
四、結論與建議
人民幣實際匯率的下降(人民幣貶值)對加工貿易進口、加工貿易出口、一般貿易進口、一般貿易出口的增長起積極的促進作用。當實際有效匯率下降(即人民幣貶值)1個單位時,會刺激加工貿易進口增長10.35172個單位,加工貿易出口增長11.73707個單位,一般貿易進口增長11.41917個單位,一般貿易出口增長14.42981個單位。由此可知,一般貿易進出口對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變化敏感度更高。
綜上,人民幣貶值將促使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同步增長,一般貿易變動敏感性更強。這與傳統的匯率彈性理論相背離。但是,人民幣應該采取漸進性的升值方式以保持我國對外貿易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謝建國,陳漓高.人民幣匯率與貿易收支,協整研究與沖擊分解[J].世界經濟,2002,16(9):11-16.
[2]許和連,賴明勇.中國對外貿易平衡與實際有效匯率[J].統計與決策,2002.
[3]李輝.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基于不同貿易方式的實證分析[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8,29(6):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