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青穎(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江蘇 常州 213147)
?
單片機之《LED燈》項目化教學探索
黃青穎
(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江蘇常州213147)
摘 要:《單片機原理及應用》是一門理論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也是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專業課程。Led燈實驗則是《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的基礎硬件實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學受到嚴重的沖擊。項目化教學法是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其目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把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 單片機; 教學改革
目前,大多數單片機的教材章節以單片機的結構原理為主要學習內容,先介紹單片機的內部結構、指令系統及匯編語言,然后是單片機的擴展技術和接口技術,最后介紹單片機的系統開發和一些實例。我校單片機傳統的教學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在理論教學中,概念多,內容抽象,并且各部分知識銜接緊密,一環扣一環,職校學生難以適應,普遍感到入門難。而實訓教學,多數是驗證性實驗,以調試程序為主,缺少學生自己動手做的小制作。
學生對理論知識是一知半解,在實踐中僅以實驗來驗證程序是否正確,鮮有設計。很難達到“讓學生具有建筑電氣控制單元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根據系統的總體要求熟練地進行硬件設計和軟件設計,進行常用控制系統的接線、調試和運行”要求。
原來的“Led燈實驗”是在指令系統學完后上的實驗課。先給學生Led燈的實驗任務,分析任務,寫出程序,然后到實驗室在實驗箱上接線,最后用電腦輸入程序調試運行,驗證程序的正確性。這種教學模式,存在一些問題(1)學生對理論部分沒有掌握,對程序的錯誤改正都有困難,更談不上設計程序(2)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由于是在實驗箱上進行操作,線路和器件都已定好,學生不用選擇元器件,不用進行線路設計。(3)驗證性實驗,只是判斷程序是否正確,而不是單片機開發過程的展現,所以學生對單片機的開發過程并不了解。
“項目教學法”是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其目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把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將需要解決的問題或任務以項目的形式交給學生。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個人或小組工作方式,按照實際工作的程序,共同制定計劃,共同或分工完成項目。
我以項目為引領、任務驅動、理實一體化模式展開《Led燈》項目教學,把項目分成六個任務。每一個任務,學生4人一組,教師把任務的要求和目的告知學生,由學生小組制定計劃完成,教師及時對成果評價。
六個任務:任務一:一只快樂的Led燈;任務二、制作ISP下載線;任務三、8只Led燈電路制作;任務四、下載程序,讓8只Led燈閃爍;任務五、學習流程圖,分析、改寫程序。任務六:制作“閃閃發光的愛心”(圖1)。
3.1任務一、一只快樂的Led燈
教師指導學生用5v電池盒、STC12C2052單片機,一只Led燈,在面包板上搭接電路。電池的正、負極接單片機的電源極和接地極。Led燈的陽、陰極分別與芯片20腳和19腳相連,電源接通后Led燈閃爍。
這個任務的目的是讓學生認識部分單片機的管腳,初步了解單片機的控制功能,對單片機的學習產生興趣。教師展示學生的成果。根據接線的正確與否,給學生評分。
3.2任務二、制作ISP下載線,實現電腦和單片機的握手
電腦與單片機的握手要通過下載線。學生在教師示范指導下,制作ISP下載線。在制作的過程中,教師向學生介紹USB轉UART模塊、芯片座、杜邦接頭、排線等知識;學生用自己做的下載線連接電腦和單片機,在電腦中安裝驅動程序,設置下載編程燒錄軟件,實現電腦與單片機的握手。
3.3任務三、利用面包板制作8只Led燈的電路
要讓8只Led燈輪流點亮,面包板上的電路該如何搭接呢?教師先演示,然后學生完成。這個過程可以讓學生了解面包板的電路結構,進一步單片掌握單片機的管腳功能和單片機的最小系統:單片機、晶振電路、復位電路。
邊做邊學,做中學,學生有很高的興趣。評價采用小組互評分和教師評分結合的方式。
3.4任務四、8只Led燈快樂閃爍
從網上下載程序存放在電腦中,學生通過燒錄軟件,把程序下載到單片機中,調試運行、觀察現象。現象不正確的小組,檢查電路和燒錄軟件設置,排除故障。
此任務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怎樣下載程序到單片機中,從而實現控制功能。
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從網上下載現成的程序是為了降低難度,由易到難,讓學生保持學習的興趣。
3.5任務五、畫出流程圖,分析、改寫程序
以8只Led閃爍燈為案例,畫出流程圖,復習相關的指令;對照流程圖,對現成的程序進行分析。提出要求:把8只Led燈輪流點亮改成4燈交替亮滅,該如何改寫程序?
教師引導學生畫出流程圖,編寫程序,上機編譯、調試程序。評價采用小測試的方式,改變Led燈花樣,讓學生畫出流程圖、編程,教師打分。
3.6任務六、制作閃閃發光的愛心
任務六:在電路板上焊接30個Led燈和相關元件、導線,led燈分布成心形,用單片機程序控制Led燈的閃爍。學生分析任務,進行硬件設計和軟件設計,在洞洞板上按自己設計的電路圖焊接元件、導線;在實訓室編程、編譯、調試、運行程序,這個任務可以讓學生初步體驗單片機開發的過程。教師展示學生作品,評價采用互評和教師評分結合的方式。
《Led燈》項目被分成了6個任務,每個任務都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1)通過“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學生加深了理解,提高了動手能力。(2)教學內容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教學過程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利于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得到提高。(3)評價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及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產生較好的激勵功能,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要讓學生在一學期的學習中精通單片機,是十分困難的,做為一名職業學校的老師,我們應該盡最大的努力使學生在學習單片機中找到樂趣,最大程度的使學生們感覺到單片機這門課,“好學”、“易學”、“想學”。 單片機教學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多的學習、更多的探索和更多的創新!
參考文獻:
[1]鄧澤民,陳慶合.職業教育課程設計[M].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
[2]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黃青穎(1975-),女,碩士,講師。
DOI :10.16640/j.cnki.37-1222/t.2016.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