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多霞
【中圖分類號】G6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01
新課程改革要全面展開并取得成功,教學也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革。有效教學是目前比較認同的教學理念,它順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自我發展能力。因此,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進行有效教學成為每個初中英語教師的自覺行為。
一、樹立學生第一的資源觀,轉變師生角色
教師要根據學情的變化適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與學生多交流,巧妙地將課堂還給學生,學會傾聽,讓學生說,教師可以不斷地追問,甚至回拋。課堂上給學習好的一句“Good”, “Perfect”, “Fantastic”,也應當給差生一句“You have done a good job”,這樣才不會打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挫傷其自尊心。建立平等、民主、友愛的師生關系,創設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是學生主動探究的前提條件,這樣課堂上就會呈現出一種積極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諧的新景象。
二、因生制宜,因時而化,在動態生成中使課堂鮮活
構建有效課堂,要求教師了解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習環境和智能發展。課前盡量預測學情,課中根據學情,及時捕捉不斷生成的課程資源,為學生的探究架設新的平臺,課堂就會變得更加鮮活。可見,有效的英語課堂教學,不僅要使教學活動的設計符合新課標理念下新的教學目標與要求,而且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
三、課堂教學真實、有效情境的設計,使英語“生活化”
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好奇心,并由此產生求知欲望與熱情,對課堂學風和理解內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課堂效果必然得到提高。初中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長時間保持高度集中,教師在教學中不妨集知識傳授、智力活動、作為輔助手段,創設快樂情境,實現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四、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一個優秀的教師并不把現成的結論、對某一個定理的正確性的證明告訴學生。”課堂上教師可以創造條件讓學生自主探究,或獨立思考后小組合作形成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充分發揮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迫切性,培養他們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利用這些問題,創設語境,層層深入,使學生初步了解。然后我又讓學生談了些他們所了解的其它西方節日,啟發學生自覺學習,自覓答案,自己解決問題。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促進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分析、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學習語言、表達情感、培養英語語言和言語能力的目的。 轉
五、建立課堂激勵評價機制,讓有效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
英語教師的語言沒有理由平乏,只要我們真正關愛學生,尊重學生,就一定能說出發自內心的贊揚與鼓勵。而我們的表揚其實是初中學生進行有效課堂學習的強心劑,是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催化劑。比如,教師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討論問題、發表看法、解決問題等方面進行分層次訓練時,根據訓練的難易程度提問不同的學生,評價學生時用肯定、激勵、贊賞的語言進行評價,如:Very good, Excellent, Perfect, Not bad, Good job, Try it again, You will do better等。通過從注意狀態、參與狀態等方面觀察了解學生,評價學生,能促使學生在課堂中全身心投入學習,并在英語學習中體驗滿足、成功、喜悅等感受,對后續學習更有信心。
六、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強化教學效率
課堂練習是一節課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練習的設計是為了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主動發現和探索問題;是為了挖掘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發展。作為教師,要自覺踐行“教師忙在課下閑在課上,學生忙在課上閑在課下”的教育教學觀,根據初中英語學科的特點,講究課堂練習設計的技巧,提高學生課堂練習的質量,保證課堂效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減負增效”。設計練習突出了新授課的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有明確的練習目的,學習效果較好,并面向全體學生,使他們在新授課時能全面掌握基礎知識,同時能有所創新。
總之,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有效教學,需要教師熟練掌握,靈活運用,最終服務于新課程的英語課程目標。它的實現需要一個過程,需要老師去實踐、思辨、提升,使它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