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明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5)
基于財務管理的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研究
吳秀明
(中國刑事警察學院,遼寧沈陽110035)
[摘要]所謂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是指事業單位持有的使用年限超過1年(不含1年)、單位價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準,但使用期限超過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類物資,作為固定資產核算和管理。隨著學院發展日趨壯大,固定資產設備數量急劇增多,陳舊的管理方法已經無法達到要求,固定資產是高校得以發展的硬件和基礎,因此,健全的固定資產管理辦法,能準確地體現固定資產的有效價值,更加全面地了解高校的資產結構,優化辦學資源配置,保證資產安全完整。
[關鍵詞]高校;固定資產;管理辦法;財務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7.052
1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現狀
固定資產管理對于高校來說意義重大,它是開展教務、科研的基礎保障,不能盲目進行,必須遵循一定的思路,根據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現行狀況,固定資產管理方法上存在諸多問題。
1.1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沒有針對高校或者事業單位的較為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辦法,因此,固定資產管理在實際工作中無章可循,漏洞百出,各單位互相參照,摸索前行,遇到問題時,不能及時解決,導致很多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固定資產工作混亂,以致大量的國有資產損壞、滅失,造成國有資產損失嚴重。
1.2入賬不及時,職責不清
由于固定資產管理松懈,固定資產在增加、調配、處置時,沒有及時準確地錄入系統,導致固定資產管理系統與財務系統兩個賬套信息不匹配,造成賬賬不符、賬實不符。長期未入賬的資產沒有直接負責人,長此以往,即便有整頓固定資產的想法,由于登記疏漏、賬簿缺失等問題的存在,困難重重,無從下手。在年終提交報表時,為了報表數據美觀,應付上級單位的例行審查,私自調整賬目,以形成“完美”的固定資產報表。以至于問題越來越嚴重,形成巨大的財務損失隱患。
1.3固定資產利用率低下
部分單位購置固定資產,以部門為單位,部分固定資產的購置,只因某一部門的一時工作所需,之后該固定資產進入了長期閑置狀態。而其他部門需要時,另行購置,造成同類或功能相近的固定資產購置重復。由于固定資產共享意識淡薄,對于經費不足的部門,即使工作迫切需要,也無法滿足,導致工作進度停滯不前,工作效率下降,影響單位發展。國有資產不能合理共享,不能物盡其用,固定資產利用率低下,同時,造成了國有資產浪費。
1.4內控意識不強
由于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為國有資產,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有占有和使用權,事業單位對于購買固定資產的資金毫無壓力感,對固定資產有著使用即申請、報廢即更換的心態,致使部分單位對固定資產的后期管理維護意識淡薄,固定資產購入后,使用單位沒有合理的檢修維護計劃,盲目使用,加速了固定資產報廢進程,而對于管理單位而言,固定資產沒有相應的盤點計劃,由于經手人工作調離、退休等原因,固定資產無人管理,丟失、毀損、滅失的現象屢見不鮮。
1.5固定資產尚未計提折舊
2013年新的《事業單位財務規則》要求,固定資產要計提折舊,而對于事業單位來說,這是一個工作量大的、執行困難的工作,以往,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并未進行此類操作,所謂萬事開頭難,這一項新的舉措,難以施行。其一,固定資產賬目不夠清晰,固定資產存放地、負債人等需要重新落實,固定資產的初始價格、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剩余價值等,都需要逐一統計、確認。其二,此項工作的工作量繁重,執行起來復雜,突發情況較多,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去配合,人員配備不足是頭等問題,這使得部分單位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工作遲遲不能進行。
1.6管理系統落后
部分單位仍使用陳舊的管理系統軟件,甚至存在手工登記現象,由于系統不一致,錄入數據標準存在差異等問題,導致物資部門與財務部門工作脫節,沒有統一口徑,導致固定資產管理混亂。
2完善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
2.1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目前,關于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相關規定較少,具有可操作性的更是少之又少,這就要求事業單位自身發揮應有的作用,應由物資處、計財處、審計處及相關領導帶頭負責,在遵循國家關于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規則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制定適合本單位特色的固定資產管理細則,明確固定資產事前申請、購買、事后維護等各個細節,以此來彌補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漏洞,使得固定資產管理有章可循,有細則可依,完善固定資產管理辦法。
2.2及時準確入賬,確保賬賬、賬實相符
及時、準確地對固定資產進行入賬,此項工作涉及物資部門和財務部門,物資部門負責采購資產,采購員應將已采購物品及時入庫,庫存保管員核對后,將采購清單及時交于資產的系統管理員并錄入系統。物資部門處理后,及時到財務部門進行報銷入賬。減少財務系統與物資管理系統未達差異。加大事后管理力度,由財務、審計部門組成盤點小組,對各單位的固定資產進行盤查,保證每月、季度為周期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抽查盤點和不定期抽查盤點工作,保證資產賬賬相符、賬實相符,保護固定資產安全。
2.3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率,制訂固定資產保值、增值方案
合理共享固定資產,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對內,物資部門在處理固定資產采購申請時,應當嚴格審查,功能類似的固定資產應當限制購買,如沒有合理理由,申請可以拒絕,但是,應當幫助使用部門進行溝通協調,在不阻礙其工作進度的前提下,讓各單位合理共享資源,同一設備或性能相仿,可以共用的固定資產多部門共用,達到共贏。例如我單位的大型復印打印一體機,由院辦公室負責維護,全院教職工共同使用,效果較好。對外,對于長期閑置的固定資產,予以出租,其一,電子設備類的固定資產,合理使用可以延長使用壽命。其二,利用閑置的國有資產可以增加收益,提高國有資產的價值。
2.4增強內控意識,做好固定資產后期維護
固定資產購入后,應當責任指定到人,由專人負責固定資產的后期使用、維護事宜,對于新購入的固定資產進行定期維護計劃,延長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對于已經投入使用,但相應的責任人調離或是退休的固定資產,應當移交新的負責人管理維護。對于達到報廢狀態,不能正常使用或無維修價值的固定資產,相應的負責人應當進行報廢申請處理。使得物資處和財務處緊密了解固定資產的自然狀態,以便更好地安排固定資產相應的工作。
2.5制訂固定資產折舊方案,對固定資產進行折舊
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選擇恰當的折舊方法。目前,高校固定資產已經要求計提折舊,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將無法合理估計資產的剩余價值、使用年限,會使已安排的工作事項受到阻礙。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有很多種,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大部分單位會采用第一種,固定資產的應計提折舊額為其成本,公式如下:
年限平均法:每年應計提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始價值÷預計使用年限(每月應計提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始價值÷預計使用月份=每年應計提折舊額÷12(月))
該方法涉及固定資產原值、預計使用年限等因素。能對固定資產未來的使用狀況有一個比較可靠的預估。對于尚未執行固定資產折舊的單位,應當全面核實固定資產的原值、截至目前的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來補提折舊,按照應補提的折舊金額,編制轉賬憑證,借記“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科目,貸記“累計折舊”科目,對固定資產進行梳理。
2.6與時俱進,推行先進的管理軟件
我們處于現代化的信息時代,一套通用性、實用性極強的固定資產管理軟件,既可以把工作精確化又可以把工作簡單化,它可以用于物資調配管理、財務統計分析、倉庫管理等諸多方面。可以時時提供動態報表,隨時掌握固定資產情況,一款與財務部門接軌的操作系統,能讓兩個管理部門對于同一固定資產可以采用同樣的標準去衡量和管理,減少差異,使得固定資產管理更加完善。
3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意義
固定資產在一個單位的全部資產里占有較高的比例,也是一個單位發展的物質保障。擁有牢靠的基礎,必定有完美的上層建筑。首先,合理、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辦法,使得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更加規范化、安全化,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保證國有資產發揮出最大的效力。其次,及時、準確的入賬,可以明晰現有固定資產,合理安排工作,減少固定資產丟失。再次,合理的資源共享,能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達到效益最大化,正規的報廢程序,能準確地掌握現在固定資產狀況,固定資產的準確數量。最后,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可以更準確地掌握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固定資產的剩余價值,從而更好地完成工作。
參考文獻:
[1]王義勤.論高等學校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9).
[2]王玉香.公立高校固定資產有效管理的策略與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