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佳
摘 要:研究路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的目的在于了解該企業思想政治與文化建設的性質、特點,找到適合當前時代背景下路橋企業優化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設的途徑。本文介紹了路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的性質和特點,提出做好路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的舉措,希望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路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建設
路橋企業是進行公路與橋梁等公共交通載體的建設、養護、管理的企業。我國在開展企業轉型升級活動中,路橋企業不斷地進行著自己本行業的改革,這其中包括體制改革、人員分流等。路橋企業與其他制造業企業不同,其涉及的環境與安全問題較多、影響范圍更廣、制約因素更加復雜,這就給路橋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路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的性質和特點
對于任何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而言,政治性是統領工作的核心,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無不以提升黨員干部和普通群眾的政治素質、思想覺悟為第一要務。我們的黨在企業等單位政治層面上的領導權是不能喪失的。因此包括路橋企業在內的各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在意識上明確,在行動中落實。
(一)路橋企業性質
經濟性質的主要體現緣自于路橋單位的生產經營性,與其他生產單位相似,路橋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在社會上承擔著創造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職責。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應當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服務,以經濟工作為中心,圍繞企業的日常管理,從實際出發,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加強對員工精神的凝聚力、引導力強化員工的職業道德,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由此促進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不斷提升。
路橋企業涉及公共交通的建、維、管等,與社會各層面的關聯、接觸十分廣泛,更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影響著社會、經濟、生活各方面的生存與發展。路橋企業對于國家兩個文明建設的作用舉足輕重,不僅需要通過自身開展的各項經濟行為為國家創造大量的物質財富,更需要發揮道路、橋梁等公共交通設施具有的通聯作用促進國家與社會精神文明事業的發展,在創造經濟收入的同時加快社會事業的發展。
(二)兼有自主與開放的特點
中國幅員遼闊,不同區域的地質條件、氣候條件差別極大,因此各地的路橋企業在開展經營管理工作時必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采取最適宜的策略與手段,這也注定了不同路橋企業在開展各自的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時不可能使用統一格式,采取相同手法。當路橋企業為了實現本單位生產、經營、管理的有效性時,必然會視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體制機制、管理手段,這便會造成這些機制和手段范圍內的人力資源相應產生不同的思想意識變化。針對不同的思想意識,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必須采取自主開展工作的方法,分階段、有側重、個性化地為企業員工提供思想幫助,成為企業人力資源源源不絕的精神動力來源。
改革開放后的中國路橋企業早已進入了自由的市場競爭狀態,開放的市場必然造就開放的企業、開放的經管模式、開放的思想認識。路橋企業在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中需要始終開拓創新,不拘一格,既要實事求是,又要結合時代發展的特點創造性地建設最適合本單位情況的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模式。
二、做好路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的舉措
(一)與時俱進,結合時代潮流創新工作方法
網絡和信息時代的溝通與交流手段應當被更加廣泛、深入地運用到路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中。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常常被局限于書面文件、報告、宣傳手冊等平面化、固定化的模式難以突破。盡管這些方式方法在計劃經濟時代曾經起到過一定的作用,然而在時代飛速發展的當下,新一代的企業員工早已習慣了線上加線下的資訊獲取模式,“老三樣”的思想政治框架根本無法讓這些新生代產生接近的興趣,也就很難接受思想政治人員的宣講內容。為了實現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的有效性,改革創新勢在必行。多媒體、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若線下的宣講難有作為,就應當嘗試放到線上。移動通訊設備就是一個隨時隨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平臺,思想政治干部不妨更多地利用微信、微博等現代化手段,將企業員工納入自己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的“朋友圈”。無論是對政府或企業大政方針的解釋說明,還是聽取員工對生產生活各方面的問題反映,思想政治干部可以借助現代科技實現與基層員工的“無縫對接”,隨時隨地掌握基層思想動態,開展有的放矢、高效快捷的思想政治與文化建設工作。
(二)永不間斷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
思想如流水,永遠處于變化的狀態。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更不是一朝一夕、一勞永逸的事。人的思想隨時在變化,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就需要隨之始終持續。當下的路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一定要盡最大努力避免曾經在國內彌漫過很長時間的“一陣風”式的處事模式,堅決杜絕在思想政治道路上“一擁而上、一擁而亂、一擁而散”的錯誤。須知片斷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在當代誠信缺失的社會中極易造成與基層的隔閡,而思想上的隔閡一旦出現,再彌補則會困難重重。因此,要讓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如永不消逝的電波般始終和基層緊緊相連,并且以“潤物細無聲”的方法給基層的思想意識施加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黨員干部做好表率
“事實勝于雄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些流傳于民間的哲理、諺語充分說明了講大話、說空話在當下的社會中已經越來越不被普通人所接受,人們更愿意相信自己親眼所見的事實。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更加不能僅僅落在口頭上,要使思想政治工作體現出成效,黨員干部做好表率是不二“法門”。比如在當前的社會大環境中,“廉政”可謂從中央到地方都在反復強調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基層人民群眾對于自己所在單位中黨員干部的一言一行都看在眼中,記在心中。倘若這些“先鋒模范”一邊嘴上說著“廉潔奉公”,一邊私相授受、行賄受賄,即使人民群眾口中不講,也會采取“用腳投票”的方式表達內心的不滿。
在路橋企業中,黨員干部的表率作用應當體現在具體的工作中,比如大量的外勤工作,尤其是節假日期間值班或者惡劣氣候條件下的施工與維護工作等,此刻便是黨員干部們迎難而上、體現共產黨人真正價值的時候。只有當企業中的黨員干部群體不計較個人得失、犧牲小我成全大我,基層的群眾才能從切身感受中認識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的“含金量”,才能對思想政治干部日常的宣講有所認同與接納。正所謂“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若企業中黨員干部群體能夠得到基層員工一致的稱贊,又何需思想政治干部苦口婆心地引導或勸誡,人民群眾已然能夠從與先進群體的對比中發現自身的不足,有所感悟后努力向其靠攏。
三、結束語
路橋企業作為主要涉及公共交通事業的生產單位具有與社會緊密聯系的特點,其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也會同時體現出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并重的特殊性。做好路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對企業的意義在于使改革推進得以深入和順利,對社會的價值在于廣大路橋員工的工作與奉獻使公共交通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創造出更豐厚的物質與精神財富。
參考文獻:
[1]牛紅芳.加強國有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思考[J].企業經緯,2013(10):25.
[2]尹建漢.淺談國有水電施工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J].實踐與探索,2011(6):17.
[3]劉燕.關于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幾點思考[J].科技信息,2012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