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針對農產品供應鏈管理中,常規第三方物流服務容易造成的商流、物流、信息流流程上的不同步,提出基于云計算環境下農產品供應鏈第三方物流平臺架構。該平臺消除了供應鏈上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信息孤島,使物流與商流間不僅傳遞數據,還同步了操作流程,提高了農產品供應鏈運行的整體效率。
關鍵詞:第三方物流;農產品;云平臺;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TP399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Introduction)
農產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賴以生存的必需品,農產品有著種類繁多,消耗量大,保存周期短,消費頻繁的特點,農產品供應鏈從原料采購到農產品零售的過程相對較長,物流成本也就相對較高,然而市場需求又要求其運行節奏要快,提供供應鏈物流的快速響應。但常規第三方物流模式供應鏈企業間物流管理信息系統之間的獨立性,造成了商流、信息流、物流流程上的不同步,直接影響市場需求反映速度、運營成本和經營效益,為提高農產品供應鏈整體運營效率,消除傳統第三方物流服務模式帶來的瓶頸,隨著云計算的日益成熟,將一些應用系統轉移到云計算平臺上,可以有效地利用云平臺這個強大的虛擬資源池達到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統一調度與運營[1],消除信息孤島,提高農產品供應鏈物流透明度和響應速度。
2 相關概述(Related overview)
2.1 第三方物流服務
所謂第三方物流,是指有物流活動的企業為把精力集中到主營業務,把原本需要自己執行的物流活動,以合同的方式外包給專業的物流服務公司,并與其保持密切聯系,對物流進行全程監控[2]。第三方物流的產生是社會分工的體現,通過其專業的物流服務優勢向物流服務需求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現代第三方物流是以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為基礎,實現對客戶的綜合化物流服務[3]。
2.2 云計算與第三方物流
云計算的基本原理是,通過構建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群,向用戶提供計算和存儲能力,企業數據中心的運行將更與互聯網相似,根據需求使用計算和存儲能力。隨著云計算的廣泛運用,將物流企業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以及農產品供應鏈企業的供應鏈管理系統等應用系統遷移到云計算平臺上,實現物流管理的信息共享、業務協同、流程清晰一致[4]。
3 傳統第三方物流服務模式(Traditional third party
logistics service mode)
3.1 簡單信息對接階段
農產品供應鏈物流管理經歷了簡單信息對接階段、EDI信息對接階段和現代信息技術階段,目前農產品行業有少部分仍然還處在簡單的信息對接階段。在這一階段,農產品供應鏈企業間存在信息的正向流動,但是信息反饋不及時。簡單信息對接階段雖然把供應鏈物流服務集成了起來,但是供應鏈企業間以及物流公司的信息系統是相互獨立的,造成商流和物流、信息流的不同步[5],成為制約農產品供應鏈整體效率的重大瓶頸。
3.2 EDI信息對接階段
EDI是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有關部門之間圍繞貿易為中心,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數據交換與處理的國際公認的標準格式,這些業務數據包括貿易、運輸、保險、銀行和海關等行業的信息。第三方物流企業在整個供應鏈中處于連接作用,它需要跟物流委托企業和物流送達企業進行數據交換。在EDI對接階段,通過數據對接,農產品供應鏈物流業務數據大大減少了重復錄入和人為錯誤,提高了供應鏈物流服務的整體效率,但是供應鏈各企業的物流流程還是在本企業范圍內流轉,對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物流流程并未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4 基于云計算的農產品供應鏈第三方物流服務平
臺(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service platfor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upply chain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4.1 云平臺第三方物流服務架構
隨著云計算的廣泛運用,將物流企業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以及農產品供應鏈企業的供應鏈管理系統等應用系統遷移到云計算平臺上,實現物流管理的信息共享、業務協同、流程清晰一致。云平臺第三方物流運作模式使農產品供應鏈企業和物流企業可以按照預定的權限和操作流程完成相關物流環節的工作,使物流信息無縫連接。基于云計算系統架構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平臺,實現了農產品供應鏈物流信息共享、跨企業協同、物流資源整合、物流流程再造、物流信息分析與決策。它還可以集成車輛運輸管理系統和物流與供應鏈咨詢服務,如圖1所示。為整個供應鏈企業提供流暢的,一體化的物流信息服務。
(1)基礎架構層提供計算、存儲、網絡資源,采用集約化管理,方便業務應用靈活部署和管理,為平臺業務的連續性提供保證。
(2)平臺層平臺提供了構建和部署物流云應用所需的全部工具和API,能讓用戶在數據處理平臺之上彈性部署并運行應用程序;分布式架構可以提高對海量數據的分析、存儲、檢索效率,充分發揮計算、存儲、網絡等資源潛能,實現彈性計算。
(3)應用層提供物流云應用,物流交易系統、物流定制系統、溯源防偽系統、服務評價系統、倉儲管理系統、數據交換系統、業務協同系統、訂單管理系統、運輸管理系統等。該平臺是模塊化、插件化、開放的云應用平臺,可以支持第三方物流應用集成到該平臺。
(4)用戶層用戶通過互聯網連接云平臺,使用應用層提供的各項服務。用戶包括農產品供應鏈企業,也包括第三方物流企業。使用方式有移動終端和固定終端,移動終端如手機、筆記本和平板電腦,方便用戶實時掌握和操作信息,固定終端分布于廠區、物流中心等,方便傳遞和接收貨物信息。
4.2 第三方物流云平臺一體化流程分析
第三方物流云平臺的核心是物流企業需要借助平臺與供應鏈建立跨企業的整體物流流程,包括庫存管理控制、訂單處理、物流流程可視化,使原來處在供應鏈上各企業的物流流程真正的連通,使整體操作流程一體化。云平臺中,流程級的數據集成在一起,不僅快速傳遞數據,還使得整個農產品供應鏈企業物流實現了流程相互銜接,把各企業獨立的流程和模塊化信息集成,實現操作流程一體化。解決了企業間的流程獨立的問題,進一步提高整體供應鏈物流服務效率。傳統的物流服務模式,信息是一級級從供應鏈源頭最終到達供應鏈末端,農產品供應鏈較其他行業供應鏈長,而且在這個鏈上的成員數量也相對較多,全部信息反饋回來所需時間就越長。這不僅帶來信息的遲滯,還有可能降低信息的準確性。借助第三方云物流平臺,給本屬于不同環節的成員提供了共同交流互動的平臺。
由于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都能同一時間獲得物流信息,避免了物流需求的牛鞭效應。每一節點的物流信息幾乎在供應鏈上同步,減少了信息傳遞的時間和降低了供應鏈整體庫存水平。提高了整個農產品供應鏈的快速反映能力。
5 結論(Conclusion)
本文從傳統農產品第三方服務模式存在的商流、物流、信息流流程上的不同步著手,提出了基于云平臺的第三方物流一體化服務平臺架構,為實現物流與商流同步,提高農產品供應鏈運行的整體效率提供了參考建議。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張靚,范冰冰,鄭偉平.云平臺應用系統遷移方法的研究[J].計
算機科學,2013,40(6):271-273.
[2] 陳雅萍.第三方物流(第2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3] 尤建新,勞水琴.涉及第三方物流服務質量的供應鏈協調[J].
同濟大學學報,2012,40(9):14-22.
[4] 陳康,鄭緯民.云計算:系統實例與研究現狀[J].軟件學報,
2009,20(5):1337-1348.
[5] 楊慶國,陳敬良.出版數字物流電子數據交換平臺設計[J].中
國流通經濟,2012,09(4):34-35.
作者簡介:
吳未凡(1995-),男,本科生.研究領域:物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