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業型人才培養是我國高校人才培養改革的大政方針,目前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也面臨一些問題。文章利用SWOT分析方法,對目前我國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存在的優勢、劣勢、機會與挑戰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國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的對策: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建立有效的保障機制;建立科學有效的大學生創業教育科學培養體系;組建專業化的師資隊伍,提高師資建設水平;搭建全方位的創業平臺。
[關鍵詞]SWOT分析 創業型人才 創業教育 高校
[作者簡介]王澤善(1974- ),男,山東青島人,天津體育學院,副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教學與管理;李星(1976- ),男,天津人,天津體育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教育教學與管理;聞靖(1978- ),男,天津人,天津體育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教育教學與訓練。(天津 300381)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6)23-0048-02
隨著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和人才培養質量目標的不斷提高,如何改革目前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創新創業人才成為關鍵。近年來,我國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改革進展順利,已經取得了相當的成績,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諸多問題。從具體實踐情況來看,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在內涵理解、課程設置、保障機制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可以說我國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的研究尚處于階段性總結中。
SWOT分析法是一種企業競爭態勢分析法,由美國管理學教授韋里克提出,最早是在企業中使用。SWOT分析法根據企業內部資源和所處環境條件,評價企業管理自身的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以及面臨的競爭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進而分析企業核心競爭力。總而言之,SWOT分析法是管理學中常被應用的基礎分析方法之一,是一種優勢、劣勢以及機會與威脅的綜合分析方法。本文嘗試用SWOT分析法找出我國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中優勢、劣勢以及機會與威脅因素,從而發揮優勢,抓住機會,統籌資源,為我國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提出參考途徑。
一、我國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的SWOT分析
1.優勢(Strength)分析。(1)國家對創新創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后,我國掀起了“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出臺,提出“堅持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推進素質教育為主題,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為重點,以完善條件和政策保證為支撐……突破人才培養薄弱環節,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從政策導向的層面來看,國家對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非常重視,這為進一步推進創業型人才培養創造了條件。(2)高校創業教育已經取得了相當的成績。早在2002年,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黑龍江大學等高校就按照教育部的統一部署,開展了創業教育試點,為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積累了經驗。伴隨著高校有關創業政策的陸續出臺,創新驅動戰略的逐步實施,以及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的不斷探索,高校創業教育取得了相當的成效。近年來,從教育部到地方教育主管部門,都逐漸加大了對高等院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力度,以及大學生創業實踐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和專項資金的投入力度,為我國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奠定了基礎。(3)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的基本要素逐漸完善。我國高校創業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基本明確;創業導師基本具備較高的學術造詣,專業知識結構相對合理,且基本具備相當的創業指導能力和實踐經驗。同時,近年來,社會上獨立的經濟實體單位也逐漸加強了與高校的合作,通過科研投資、提供大學生創業實踐平臺等諸多途徑,為高校搭建多元化、立體化的創業扶持平臺奠定了基礎。
2.劣勢(Weakness)分析。(1)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還處于探索中。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應該說就是高校如何建立創業型人才的標準樣式的問題。標準涉及高校的專業課程設置、創業型人才培養的目標理念、創業導師、創業項目、創業教育的保障機制以及創業課程的組織與管理等多個方面,是一個系統、循環、互補的工程。就目前我國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的情況分析,標準化的培養模式正處在摸索、研究的過程中,沒有規范的模式存在。不同的人才培養模式其內涵是不同的,構成創業模式的具體要素也不盡相同,這些都需要我們進行深入的研究。(2)創業教育目標定位偏離。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相繼出臺的相關政策的驅動下,各高校結合自身實際進行了多樣化的創業教育實踐與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毋庸諱言,高校創業教育逐漸帶有了功利色彩,甚至變成畢業前的就業教育,僅僅將創業教育作為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的一項內容,創業教育實踐更多地與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聯系在一起,成為各級各類高校共同的理念與行動。高校創業教育目標定位偏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高校創業型人才的培養。
3.機會(Opportunity)分析。(1)國內外教育深度融合,為創業型人才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機會。2000年,英國率先提出無邊界教育理念,此理念促進了各國教育的深度融合。無邊界教育的主要思想就是將不同國家的教育發展推向全世界,使世界教育的融合度不斷增強,教育資源不斷拓展、豐富和深入發展,為世界教育的縱深發展提供平臺。世界教育的深度融合,促進了各國教育的交流和合作,為我國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尤其是伴隨著全球知識經濟的不斷興起,創業教育經驗在全球高校中得到了很好的推廣和應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發文推進大學生創業發展,世界高等教育大會也大力倡導將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技能與創業精神作為高等教育培養的基本目標。英國等國家的大學生創業教育已經取得了不錯的發展,可以為我國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提供借鑒。(2)教育部門重視創業教育,學生積極參與創業教育,為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營造良好氛圍。近年來,我國教育主管部門不斷加大對高校大學生創業的扶持力度,出臺多項政策促進高校創業教育的發展。以大學生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為依托的科研項目和研究資金逐年增加,為大學生創業教育和創業實踐的發展建立了良好的平臺。同時,大學生創業的參與程度不斷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整體水平不斷提升。可以說,歷史性的機遇已經來臨,雖然面臨很多困難,但創業教育和創業實踐已經步入快車道。
4.挑戰(Threat)分析。(1)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的配套建設不夠完善,相關制度亟待加強。高校創業型人才的培養是關乎人才質量的系統工程,需要完善的配套建設和長效機制。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缺乏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專門組織部門,在管理方式、工作內容、獎勵機制等方面也缺乏制度規定,還沒有形成長效機制。(2)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建設不夠完善,教學內容滯后。課程體系建設、教學內容的科學構建是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并沒有將創業教育融入整個人才培養體系之中,僅僅將創業教育作為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指導的一項內容來開設部分與創業相關的課程和活動,創業教育課程條塊化,沒有形成系統的課程體系。另外,創業教材內容滯后,實用性不強也是非常突出的問題。(3)評價與監督體系不夠科學、完善。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和創業理論發展歷史較短,監督機制與評價機制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如何合理建設評價與監督體系,在促進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中顯得尤為重要。
二、我國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的對策
1.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建立有效的保障機制。大學生創業需要良好的外部環境作為支撐。政府應該進一步加強制度保障建設,如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相應的法規、政策、制度等保障,并逐步建立大學生創業扶持保障體系,研究制定個人破產制度等,盡量減少大學生創業的后顧之憂。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時,應減少從行政審批到具體創業的限制條件,且盡量簡化程序,支持其發展。另外,政府應盡快建立創業教育中介組織,為高等院校創業教育提供非政府支持,擴大高等院校創業教育的“非正規”途徑,促進高等院校創業教育形式的多樣化發展。與此同時,高校要營造濃厚的校園創業文化氛圍。例如,給予大學生制度扶持,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自主創業,幫助學生處理好創業教育、自主創業和專業知識學習之間的關系,使之達到協調統一;建立實踐基地,為將來大學生自主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建立大學生創業信息咨詢平臺;通過開展論壇、設計大賽、講座等活動,促進廣大師生形成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2.建立科學有效的大學生創業教育科學培養體系。首先,高校要強化人才培養目標的設計,明確創業型人才培養的基本概念、要素以及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理清創業教育的實施思路。例如,可以考慮采取分層次教育,在實踐基礎上確定創業普及教育與精英教育的比重;或采取分專業教育,以所學專業為基礎,根據不同專業的實際情況設計課程,因材施教。其次,高校要加快創業教育教學改革,逐步完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例如,實施完全學分制,使大學生能夠更加自由地安排課程學習,并可以在需要的前提下暫停學業;開設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合理確定選修和必修課程的比例,使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靈活性、實用性和技術性;創新教育教學方法,采用基礎理論教學、第二課堂活動、案例教學、創業實踐等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建立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模式。最后,高校要科學構建切實可行的創業教育評估體系,這樣有利于創業教育目標的實現,提高創業教育成效,保障創業教育的健康發展。
3.組建專業化的師資隊伍,提高師資建設水平。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離不開強有力的師資隊伍,高校必須有選擇、有目標地建立一支熟悉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作為學生的創業導師。創業導師不僅要在專業理論基礎上有較高的造詣,更關鍵的是要有較為豐富的創業實踐經驗。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中要有經濟管理類相關專家、工程技術類相關專家、經濟部門的專家、成功的企業家以及孵化器的管理專家、風投專家等。組建一支穩定、結構合理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一是聘請一些社會上具有創業實踐經驗的教師;二是支持授課教師親身經歷自主創業;三是與一些企業達成協議,讓教師到企業實習,幫助他們積累實際經驗;四是大力發展兼職教師隊伍。只有建設一支優秀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才能使學生獲得充足的專業指導和經驗積累,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
4.搭建全方位的創業平臺。首先,高校應加大與國內外其他高校的創業合作,吸收新的創業理念,不斷更新并完善自身的創業教育理念。其次,促進校企合作,強化創業實踐教育。目前很多高校與地方科技創業園區開展合作,這樣可以全方位地為學生提供創業鍛煉的機會,將書本知識與實際工作真正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胡敏,陳立俊.基于SWOT分析的大學生創業現狀及創業教育對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11).
[2]羅志敏,夏人青.高校創業教育的本質與邏輯[J].教育發展研究,2011(1).
[3]胡明寶,王再新.高校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