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現代產業體系和現代職業教育發展語境下,高職院校可以專業群為組織方式,主動嵌入現代產業,承擔或創建產業要素任務,按照嵌入式系統應用理論,重構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推動創新實踐的理論研究。文章提出新常態下我國高職院校專業群更具時代特征、內涵質量、人才培養成效的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重構新思維、新途徑、新目標與新方法,同時以當下具體實踐創新進一步完善理論研究,支持教學改革。
[關鍵詞]高職院校 現代產業要素 嵌入式系統 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
[作者簡介]王效杰(1963- ),男,安徽懷寧人,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數字創意與動畫學院院長,教授,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與創意設計。(廣東 深圳 518055)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6)19-0102-04
實踐教學體系是高職院校專業教學的突出特征,實踐教學水準與成效基本決定著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水準及專業能力培養質量,直接影響高職院校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水準及專業實踐教學成效。現代產業發展進入新常態以來,特別是國務院2014年4月發布《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下文簡稱《決定》)之后,高職院校面向產業轉型、調整、升級與現代產業發展,以及產業關于專業人才結構、規格與質量新要求,專業人才培養迎來新一輪巨大挑戰,高職院校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及實踐教學運行必然面臨重大改革,重新審視和重構實踐教學體系、創新實踐教學內容、切實提高實踐教學成效與質量,已成為擺在高職專業教學面前十分迫切的問題。本文結合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數字創意與動畫學院數字內容產業專業群三年來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運行,研究探索基于現代產業要素嵌入式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重構與實踐,以圖進一步完善和固化本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建設運行的理論與實踐成果,更期待為“十三五”時期我國高職實踐教學改革創新提供認識和借鑒。
一、研究背景與關聯要素分析
1.現代產業體系與現代產業要素。“十二五”期間,國家大力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等一系列戰略舉措,明確指出經濟社會新常態下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發展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一批影響國家和地區的支柱產業、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相繼進入發展軌道;一大批傳統產業經歷“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等舉措已被推上現代產業發展軌道。現代產業體系構成要素是確保現代產業完整和常態的有機組成內容,它包含金融經濟要素、管理制度要素、資源與生產要素、技術與人力資源要素、市場與信息要素等,這些要素是產業體系發展必備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專業資源深度介入其中,主要承擔的是技術、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信息等要素的建構和傳輸。
2.專業群對應的現代產業。高職院校專業設置以對接行業為主要原則,通常為一個專業必須對應一個或以上的行業,若干行業總和對應一類產業。依此類推,一類產業必然對應由若干行業相加起來所對應的若干專業,這些專業在高校被相近集合構成為專業群;高職院校專業群由系或二級學院行政統管,專業群通常由兩個或幾個專業組成。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數字創意與動畫學院統管4個專業: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影視動畫、游戲設計、影視制作,由此構成的數字創意專業群對應的電腦動漫、數字游戲、數字影音、數字學習、數字出版典藏、移動應用服務、網絡應用服務等行業所形成的產業類為數字內容產業,數字內容產業在國內屬于文化創意產業,與現代服務業、信息產業、高新科技產業關聯,深圳將該產業劃歸戰略新興產業。
3.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歸屬教學體系范疇,其主要功能在于實施專業實踐教學任務。實踐教學體系一般由目標體系、內容體系、管理體系、保障體系、評價體系等組成,其中內容體系處于主體地位,它有兩種不同的分類:一是按專業構成分類,包括實踐教學條件、實踐教學課程、實踐教學師資隊伍;二是按實踐教學層次分類,包括基礎實踐實訓、專業實踐實訓、綜合實踐實訓、創新實踐活動等。
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按校內建設管理行政機構級別劃分為三個范疇:一是全校范疇的實踐教學體系,常以教務處代表全校牽頭主持;二是以系或二級學院主持的實踐教學體系,即專業群范疇的實踐教學體系;三是由單個專業主持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比較三個范疇的實踐教學體系,本文認為,基于全校層面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更適合宏觀戰略規劃與目標體系確立,不適合中觀戰術和實踐內容的設計實施,具體針對性、可操作性與合適性均不具有優勢;單個專業主持的實踐教學體系,往往勢單力薄、層級偏低、整合能力偏弱、建設成本高、運行受干擾多、獲得資源層次偏低;基于專業群主導的實踐教學體系則基本解決了上述問題,融合了兩者的優勢,性價比最好。
二、研究目標、途徑與依據的理論方法
依據國務院《決定》精神,按照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與工學結合的高職辦學思想,遵循推動教育教學改革與產業轉型升級銜接配套、強化校企協同育人、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產學結合為途徑等原則,確立本研究目標、途徑與依據的理論方法。
1.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重構目標。確立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重構目標是本課題的首要問題,而校企產學研融合方式與效果是這一問題的關鍵,按照校企產學研融合效益最大化、針對行企合作可行性與實踐教學實施有效性,對其建設內容和實踐成效進行主要方面的觀測與考量,則成為重構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的目標,由此形成的有機構成也可稱為實踐教學目標體系,其主要內涵包括:一是校企產學研融合寬度與深度。寬度是對校企產學研融合領域面的衡量,深度是對校企產學研融合內容深淺層次的衡量。二是校企產學研融合黏度與密度。黏度是對校企融合關系相互吸引強弱與黏著力大小的衡量,密度是對校企融合相互作用以及合作頻率高低、關系緊密程度的衡量。三是校企產學研融合數量與質量。校企產學研融合質量是對合作內容難易、合作層次高低、合作項目價值與合作成效大小的衡量。四是校企產學研融合穩定性。穩定性是對校企合作關系在一個時間段中高低起伏、連續、動態變化因素的衡量。五是校企產學研協同發展可持續性。可持續性是指校企產學研合作在延伸較長時間里表現的不間斷性、合作性等。
2.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重構途徑。依據國務院《決定》精神,在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重構目標的驅動下,校企產學研融合自然成為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重構的最優途徑。選擇校企產學研融合途徑是行企認同、政府倡導、學校優選的途徑,產教、產學融合,行企是最終受益者,政府是主要推手和綜合受益者,學校是直接受益者。選擇校企產學研融合途徑,要求高職院校專業群從專業建設出發,包括專業課程、師資與教學條件三要素建設。
3.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重構依據的理論方法。鑒于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重構目標和途徑,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重構依據的理論指導可謂關鍵。通過文獻綜述研究,我們發現由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創立的嵌入式系統應用理論比較適合作為本體系重構的理論方法依據。比較分析專用計算機系統與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專用計算機系統對應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專用嵌入式系統對應現代產業要素嵌入式系統,專用嵌入式系統嵌入計算機系統則形成專用計算機系統,現代產業要素嵌入式系統嵌入專業群實踐教學則形成特定專業群實踐教學系統。計算機的專用嵌入式系統是一種專用計算機系統,教學的現代產業要素嵌入式系統是一種專用實踐教學系統,兩者都是軟件和硬件組成的有機整體。通過比較分析我們得出:現代產業要素嵌入式系統以實踐教學應用為中心,其組成的軟件、硬件內容可裁剪,適應實踐教學體系應用,并對實踐教學功能、可靠性、成本、教學條件、教學投入等形成系統綜合性關聯,對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操作運行具有控制管理、監視評價及輔助教學系統操作運行的作用。特定的產業要素嵌入式系統,將造就對應的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比較分析進一步闡明,依據嵌入式系統應用理論重構產業要素嵌入式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將是具有準確針對性的科學理論方法。
三、嵌入式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創新重構與實踐
基于現代產業要素與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組成要素,瞄準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重構目標,按照校企產學研融合途徑,依據嵌入式系統應用理論方法,創新重構高職院校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精準對接新常態下現代產業體系發展需求與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時代演進趨勢。
1.重構實踐教學體系的必要性。高職院校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重構,主要取決于我國產業經濟及高職教育發展三大因素:一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實施《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及經濟社會進入新常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當下經濟社會正處于重要戰略發展時期,國家推動現代產業體系發展和“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重大戰略決策,要求我們進一步推動高職教育改革創新,以適應新常態發展需求。二是我國產業經濟進入調整、轉型與升級戰略時期,淘汰落后產能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各行業實施“互聯網+”,大力實施“中國制造2025”舉措,全面構建面向“十三五”時期現代產業體系。現代產業發展使高職專業人才培養面臨新要求、新挑戰、新機遇,高職院校專業群實踐教學必須適應這一重大改革轉變。三是全國高校“2011計劃”實施和國務院《決定》、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5]6號 )及《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教職成[2015]9號 )出臺,重新審視實踐教學沉積的問題,創新重構適應新發展要求的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變得十分迫切。
2.創建現代產業要素嵌入式系統構成。高職院校專業群資源承擔產業要素功能角色,這是專業深度介入產業體系、產業要素嵌入教學體系的關鍵性內容,是重構實踐教學體系的重要改革舉措,也是區別先前實踐教學體的主要分水嶺。
其一,高職專業群主動發現挖掘本地區現代產業要素。高職院校專業群要深入所在地區現代產業體系中,準確發現既有產業要素,深入挖掘推動產業發展的潛在產業要素。現代產業要素主要有人力資源、技術、信息資源與管理制度等適合高職專業群介入擔當,政府政策能創立產業要素,市場機制能催生產業要素。
其二,高職專業群要主動承擔或創建現代產業要素任務。基于上述發掘,高職專業群應主動對接政府職能部門、行業組織、市場管理機構,直接承擔產業要素構成任務,或依據政策、市場需求主動創建產業要素。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數字創意專業群主動面向本市南山區科創委,取得支持并創建“南山區數字創意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面向市發改委,取得支持并申報承擔“深圳市數字創意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面向學校,主動爭取學校支持建立“數字創意產業化研究中心”校級平臺。市、區、校三級平臺,使專業群深度介入本地數字內容產業技術、人力、信息、管理與制度等產業要素內容。
其三,創建現代產業要素嵌入式系統構成。專業群從科研服務、專業畢業生輸出、產學研組織主導對接行企研發、畢業生需求、產學研組織主體介入, 承擔產業管理、技術、信息與人力等產業要素內容任務,并與行企在這4個產業要素內容中形成融合,由此構成產教融合的有機邏輯系統,即現代產業要素嵌入式系統構成。
3.實踐教學體系重構的頂層設計。實踐教學體系重構的頂層設計是對接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目標,確保實踐教學體系框架、內容、運行整體構建可行的首要環節。當針對實踐教學體系重構的現代產業要素嵌入式系統構成完成后,如何將其與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有機對接,是重構頂層設計的關鍵。重構后的實踐教學體系重在推動產教、產學融合,對融合起到決定因素的是人,人的因素對接成為嵌入式重構的唯一接口,體系中由行企組織主體介入、專業群組織主導介入而共同構建的產學研協同發展組織,融合了實踐教學產學研、人、財、物、事、信息等全部資源,兩個組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通過協同組織進一步深化嵌入融合功能,最終有機構成基于現代產業要素嵌入式的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整體框架,見下圖:
4.實踐教學體系重構內容的創新。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框架是保障,體系內容創新是核心。圍繞產業發展和教育系統改革,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數字創意與動畫學院(專業群)進行了一系列有益實踐。
其一,專業群創建并主導產學研協同發展組織,把控實踐教學體系嵌入式關鍵接口。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數字創意專業群改革過去由單一專業主持組建的“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做法,解決因此形成的單一專業影響力與整合能力薄弱、獲得的行企資源層次偏低、數量偏少的問題;學校批準專業群成立的“深職院數字創意產學研協同發展委員會”,有45家企業、學校與研究機構的高管、專家、教授參加,設立國際專家顧問小組、委員會章程、專職辦公人員、年度工作計劃與預算,年度設委員專家、項目進課堂,設專門網站、電子雜志、微信群形成交流傳播;專業群主導、行企主體參與,委員會負責專業教學計劃制訂的指導與評定,負責專業畢業設計答辯與畢業生質量評價,委員企業優先錄用畢業生,優先合作產學研項目,優先享用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的服務,率先承擔專業教師下企業頂崗與學生畢業實習,優先實施畢業設計課題。每年設一次規格較高的產學研主體年會,利用年會集中探討產學研發展的突出問題,促成政、校、行、企、研之間的有效交流與對接,推動行企資源直接參與或影響實踐教學體系內容構成建設和運行任務。
其二,專業群承擔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主控實踐教學體系產業資源整合。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數字創意專業群申報建設市發改委批準支持的“深圳市數字創意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和所在區科創委批準支持的“南山區數字創意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市、區兩個平臺作為數字內容產業體系組成要素,配套支持中小企業智力技術、硬軟件技術、信息、技術咨詢和人力資源培訓等。通過該平臺,專業群不僅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專業群與企業來往交流密度、合作頻率、校企產教資源互補寬度等也顯著提升。兩年內,該平臺服務項目已達49項,直接服務市場價值530余萬元,影響企業項目產值3.9億元。
其三,專業群打造產學研融合平臺,推動實踐教學體系產業資源整合。在學校批準支持下,專業群創建“數字創意產業化研究中心”,還創建了產學研中心(包含研究所、12個產學研工作室),這些機構承擔校企合作項目,企業項目在校內孵化、產業化,企業在校內設置產學研基地,如珠江電影公司的“影視后期產學研基地”;校企合作項目進課堂成為創新型項目課程,促成教學與科研結合、教師與學生結合,26集三維電視動畫片《糖果總動員》,經過5年課堂教學、項目科研與教學結合,已完成并在國內外電視臺播出,先后培養5屆專業學生450多人,鍛煉提升了30人的影視動畫專業師資隊伍。
其四,專業群共建校企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專業教師承擔任務整學期脫產下企業和企業專家進課堂執教形成常態。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數字創意學院為系統推進實踐教學的建設和運行,實施專業群各專業每學期派1位專業教師整學期脫產下企業,下企業教師優先派往產學研委員會委員企業,以頂崗、承擔具體工作任務、企業實施工作考勤、企業配置相應勞酬的方式進入企業,教師下企業前明確工作計劃、下企業過程實行隨機抽查、終結返校接受專家組答辯。企業歡迎固定期限、優惠雇用的高校教師到企業頂崗,學院對下企業教師的待遇基本不變,并鼓勵拿企業勞酬,形成校、企、教師三方的利益與積極性都得到發揮,使專業群教師下企業成為常態。專項資金支持企業專家進課堂、指導畢業設計、參與專業教研活動,企業專家一方面對勞酬滿意,另一方面也可優選畢業生,優先實施企業項目作為畢業設計課題,使企業也有積極性支持專家進課堂、進專業,并形成常態。
四、研究結論
本課題研究創新之處在于:嵌入是多要素經過系統構成后再有機嵌入另一個系統,目標是推進產教、產學融合核心內容創新構成,使實踐教學體系目標功能更新、頂層框架設計更優、實踐教學內容更實;重構是要傳承創新,否定不適應,創建新常態,重構更具教育改革作用和內涵質量發展的實踐教學體系;專業群范疇是實踐經驗的驗證,是高職實踐教學更具合理性與成效性的模式。
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要求專業群師資隊伍專業及科研水準較高、專業自身資源較充足;要求專業群對應、對接的地方產業體系已基本形成,對接的產業、行業基本明確;要求政校行企在觀念、政策、能力方面,允許、歡迎、支持高職專業群擔當地方產業要素任務。
[參考文獻]
[1]尹寧偉.中國一流大學實踐教學體系建構的新趨勢——基于《“985工程”大學2010 年度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的文本分析[J].中國大學教學,2012(5).
[2]梁秋娟.高職高專工程造價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探討[J].價值工程,2014(18).
[3]李鴻飛,黃濤.強化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2).
[4]吳灝,甘應進.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探索[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32(9).
[5]冀宏,張根華,韓曜平.“頂層設計”在基礎生物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中的作用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