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社團對高校英語教學的作用不容小覷。文章基于第二語言習得形式和社團語言學習法等理論,認為英語社團可以促進高校英語教學對歐美文化的滲透,豐富英語教學的內容和形式,促進精英模式的英語教學,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并從東北農業大學社團現狀出發,提出具體的改進措施,以推動英語教學新發展,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等全方位的能力,培養高素質的英語復合型人才,適應現代社會需求。
[關鍵詞]高校英語教學 英語社團 第二語言習得 社團語言學習法 英語復合型人才
[作者簡介]李偉(1978- ),女,黑龍江雙城人,東北農業大學文法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英語教學法;張夢軍(1973- ),男,湖北云夢人,東北農業大學文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文學、語言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0)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6)11-0094-03
一、我國高校英語教學現狀
近年來,我國高校英語教學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英語教學實踐效果較差,培養出的英語實用人才較少,難以滿足現代社會對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英語教學理念及模式缺乏實踐性和創新性,不能適應時代潮流;英語教師缺乏且教學方法傳統;一些學生對英語學習了無興趣,產生消極心理。出現這些問題主要源于以下幾點原因:
(一)高校英語教學側重點與實際需求不符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我國日益重視高校英語學習與教學。傳統高校英語教學側重于對基礎知識的講解,語法、寫作、閱讀一直是教學重點,而偏重于聽力、口語的教學則少之又少。學生也只關心考試內容,為了考試而學習,實踐能力匱乏。語言是一門有關社交的藝術,沒有良好的聽力與口語能力,則無法與人進行正常溝通交流,也無法滿足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求,不符合我國培養復合型英語人才的目標。
(二)高校英語教學課程設置盲目
英語是高校學生的必修課,但卻缺少統一的教學大綱。在英語學習中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有的學生英語基礎很好,接受能力較強,而有的學生基礎較差,學英語很困難。在高校,不論什么專業都必須學習英語課程,這一方面給不需要深入學習英語的學生造成了壓力;另一方面也導致英語教師短缺,加重了教師的課業負擔,使教學質量出現下降趨勢。
(三)忽視專業技能培養
我國高校英語教學側重理論知識傳授,而有關專業技能培訓的課程相對較少,筆譯、口譯、語言學、英美文學等專業都是從高年級才開始設置的,課程時數少,學習內容受限,大部分學校從新生入學起對于英語學習就沒有區分具體的專業方向,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
(四)英語教學理念與方法缺乏實踐性
近幾年,我國高校英語教學改革如火如荼,取得了很大成果,業界也提出了許多新時代社會背景下的新理念、新方法。不過,由于各種原因,如教學時間、課堂環境、教師水平、學生學習習慣等不盡如人意,很多新理念、新模式都未能應用于實踐,所以也很難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二、英語社團對促進高校英語教學的作用
第二語言習得通常以兩種形式呈現,即自然形式和課堂形式。我們通常所說的外語教學就是通過課堂形式習得語言,換句話說,是通過上課這種非自然的形式學習第二語言。在課堂上,我們經常有意識地關注該語言的語法規則和詞匯項目,并努力將它們記住,這也是所謂的指導性的第二語言習得。通過指導,學生可能會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能夠說出語法上完全正確的句子,但是如果沒有機會在實際生活交流中練習語言,學生的第二語言習得將不會很流利地表達,或者很快就會生銹甚至被遺忘。正是因為語言習得需要營造一個環境,使學習者能夠在此深入交流,本文才從創立英語社團入手,力圖優化高校英語教學,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社團語言學習法理論以使用咨詢學習理論來教學為典型特征,在語言課堂上,教師被比喻成咨詢師,學生被比喻成咨詢者,有時候角色也可能有所改變。在這一理論指導下,課堂變成學習者的社團活動,學生通過社團拓展自己想學習的語言的各個方面,語言學習者之間的交流互動會更深,并對彼此產生影響,而對日益加深的密切關系的渴望也會使學習者加快與同齡者一起學習的步伐。基于此,學習者成為社團的成員,通過與社團里的其他成員進行交流互動取得進步。教師作為咨詢師,應該冷靜、公正,以支持的態度對學生的咨詢及時做出回應,幫助學生通過實際應用更好地進行語言學習。
(一)英語社團可以促進高校英語教學對歐美文化的滲透
文化是一個復合體,其內涵極其豐富,包括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風俗以及人作為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語言與人類社會、人類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語言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和重要載體,語言與文化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因此,想要學好一門語言,不僅要掌握其表層含義,還要能夠理解其深層的文化價值取向,學會在相應文化背景下的具體運用。高校英語社團可以充分發揮語言學習和文化認知的雙重作用,既能夠加強對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又能夠滲透英語教學中對歐美文化認知的理解,使兩個層面有機融合。例如,在莎士比亞戲劇表演中,學生不僅能夠充分深入英語文化中學習語言表達,還可以加深對英國文學的了解,并增加熟悉程度。
(二)英語社團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舉辦英語社團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對英語的興趣。通過舉辦“莎士比亞戲劇社”“讀寫社”“影視社”等各種各樣的英語社團,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中開口說英語,培養英語思維、口語交際能力和閱讀賞析能力,加深對英美文化知識的了解,提升英語實踐能力,反過來也會輔助英語教學。比如,“影視社”組織欣賞外語原聲影視作品,往往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吸引力,社團內舉辦的各種活動,如研究外語原聲影視作品的經典臺詞、對經典對白的模仿等,都能夠激發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利于學生從各方面提高英語能力。
(三)英語社團可以豐富高校英語教學的內容形式
傳統的高校英語教學多為規規矩矩的課堂授課,比較枯燥,不僅學生提不起興趣,教師有時也會感到索然無味。借助各種各樣的社團活動,教師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從傳統的課本拓展到有關英語的各方面知識,再加之無拘無束的授課形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英語社團相當于英語教學的第二課堂,是學生將第一課堂所學理論知識得以運用和升華的場所,既是一個很好的實踐平臺,也是學生進入職場前的演習所。在種類不一的社團中,教師可以按照學生感興趣的方向備課,講述形式不拘泥于傳統的課堂授課或多媒體教學,比如可以通過戲劇表演、翻譯比賽、英語辯論、誦讀經典等形式吸引學生。在第二課堂多樣的教學內容中,在社團輕松愉悅的環境內,學生既可以增長英語知識與技能,也可以鍛煉組織能力與管理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四)利用社團活動進行精英模式的高校英語教學
精英模式的高校英語教學核心在于“自主、合作、探究”,強調的是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與能動性的釋放。社團活動恰好契合了這種精英教學模式。在社團內,學生可以自由討論,隨時發表意見,在集體中產生積極向上、樂觀趨同的價值觀,并日漸意識到團體合作的重要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時,會針對同一個問題形成各種發散性思維,與社團成員的交流不僅能培養語言溝通能力,也會使學生漸漸學會深入思考與探究。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專業指導、點撥,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英語社團促進高校英語教學的途徑
(一)東北農業大學英語社團現狀
目前,筆者所在的東北農業大學不僅社團類型多樣,各類社團活動也豐富多彩,學生的參與熱情高漲,課余時間被有效地利用起來。不過,放眼校園,英語社團卻屈指可數。而且,參加英語社團的人員少、活動匱乏,參加者也大都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雖然有熱情,但是能力有限,尤其在組織方面仍然需要高年級學生的帶領與幫助。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英語社團的活動缺乏特色,難以吸引學生參與;英語社團的種類較少,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英語社團的水平層次較低,缺乏專業教師指導;參加英語社團的學生英語基礎較差,跟不上活動的節奏,久而久之會失去信心,沒有了當初參加時的熱情,使得社團內部氣氛越來越沉悶;很多非英語專業的學生自身專業課程較多,沒有更多的時間參加與本專業無關的英語社團等。
(二)東北農業大學英語社團改進措施
鑒于東北農業大學英語社團的現狀,筆者試圖提出一些改進措施。
“莎士比亞戲劇社”(簡稱“莎社”)的核心活動是表演莎士比亞戲劇。除此之外還有相應的英語口語指導、戲劇人物揣摩和戲劇中心思想體會、字幕英漢翻譯等。在“莎社”,學生可以經過專業教師的培訓,參加戲劇大賽或者本校的戲劇文化日,不僅能夠鍛煉口語,培養在公眾面前展現英語風采的能力,而且通過表演,能夠促進學生對莎士比亞的經典戲劇進行深入研究,對英國文學產生更透徹的認識,并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師教學的整體質量。通過字幕翻譯活動,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也會得到很大提高,從而在娛樂之余實現英語運用能力的提升。
“影視社”是以英語經典影片賞析為中心的社團,在英語各類社團中報名人數最多,也是參加者專業范圍跨度最大的一個社團。“影視社”的主要活動是組織學生觀看影片,并在觀看的過程中發掘經典臺詞、圍繞主要角色進行賞析辯論、對經典對白進行模仿表演比賽、猜測討論影片主題等。活動中有生動的場景和語言情境,學生可以輕松愉悅地接觸運用新的英語詞匯、模仿掌握英語語音語調、記憶英語經典對白、提高英語聽說及閱讀賞析能力。在這樣的社團中,學生既能收獲很多知識,又可以結交英語學習伙伴,使繁忙沉重的專業課堂學習氛圍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
“讀寫社”應致力于豐富學生內涵,提高學生閱讀運用能力,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在“讀寫社”組織的活動里,學生可以一起安安靜靜地閱讀英文原著,翱翔于知識的海洋,記錄優美的詞句及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也可以一起熱熱鬧鬧地談論對書籍的見解。通過一系列活動,學生的閱讀能力會得到進一步提高,視野會更開闊,對西方文化習俗也會有更多的了解,英語寫作能力自然也會得到提升。
“翻譯社”同樣要給學生提供英語實踐的平臺,在“翻譯社”組織的活動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嘗試翻譯各種類型的英漢文章,將在課堂上學到的翻譯知識應用于其中,既加深了對理論的認識,提高了翻譯能力和技巧,對教師課堂英語翻譯教學也有相應幫助。
(三)高校舉辦英語社團注意事項
其一,堅持學生自愿原則,以學生的興趣為主,不得強迫學生參加。不能因為某英語社團人數太少,就讓英語專業的學生必須參加。一旦有了強迫意識,社團活動與專業課堂就難以形成差異性,學生也會產生抵觸心理,效果適得其反。
其二,英語社團必須面向全校,而不能僅僅接收英語專業的學生。學生的專業范圍跨度大,交流的內容也多種多樣,涉及各方面的英語口語交流會讓學生離外語教學培養社會實用型交際人才的目標更近,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英語專業學生沒有具體方向的缺陷。
其三,英語社團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起到的只是指導作用。沒有專業教師的指導,學生舉辦的社團可能會缺乏一定的專業性,影響到所學知識的深度,遇到一些專業問題也可能得不到及時的、很好的解決。但是如果教師太過主動,就會使學生處于被動狀態,并產生對教師的依賴性,自身積極性得不到很好的發揮,組織能力與管理能力也難以提高。正確的做法應為,教師在學生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科學地進行指導,幫助學生解決一些超出其能力范圍的問題。
其四,英語社團必須進行全英文溝通交流,營造英語會話的場景。一旦教師和學生習慣了全英語會話,他們的英語表達能力就會得到飛躍性的提升。
總之,高校開展好英語社團活動,將革新以課堂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克服傳統英語教學的不足,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英語閱讀賞析、口語交際等能力,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促進英語教學發展,實現培養高素質英語復合型人才的目標,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蔣祖康.第二語言習得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2]丁言仁.第二語言習得研究與外語學習[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3]王守仁,王海嘯.我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調查及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方向[J].中國外語,2011(5).
[4]李小娟.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與思考[J].青春歲月,2015(9).
[5]史云.發揮外語協會的作用,促進中職英語教學[J].新課程學習(下),2015(5).
[6]李丹.高職英語社團中的語言和文化滲透研究[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2008(3).
[7]叢小莉.社團活動中開展情境英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江蘇教育,2015(3).
[8]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修訂本)[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9]王丹.淺談高校學生社團組織建設[J].高等教育研究,2000(2).
[10]張世和.淺議高校學生社團的重要作用[J].中國林業教育,2000(1).
[11]朱榮.小社團 大突破——淺談“英語社團化學習”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4(11).
[12]卜秋英.Reading社團與英語教學有效整合的研究[J].學子:理論版,2015(18).
[13]呂曉娟.社團語言學習法在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文學教育(下),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