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外貿單證實務》課程在國際貿易專業、商務英語專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課程的單元設計上側重于商務結算部分,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課程設置中,《外貿單證實務》是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在建設的側重點和資源的運用上,與其他專業課程的建設有所區別,本文主要介紹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外貿單證實務》課程建設的思路及具體內容。
【關鍵詞】單證;課程建設;教學資源
一、課程在報關專業課程中定位
《外貿單證實務》課程是一門集理論、實務操作、實訓為一體的理實一體化課程,開設在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的第二個學期,前導課程有《國際貿易實務》作為國際貿易的理論支撐,后續課程有《國際貿易單證實訓》、《國際貨運代理》、《報關實務》、《報關業務實訓》、《報檢實務》、《報檢業務實訓》等專業課程。通過前導課程把學生帶領到國際貿易單證專業學習領域;通過《外貿單證實務》課程的講授,學生能夠處理國際貿易中涉及到的基本單證,在后續的《國際貿易單證實訓》中對所學知識進行全面的鞏固和提高。本課程為《國際貨運代理》的前導基礎課程,為解決該課程中的單證問題打下基礎;報關和報檢是非常具有專業性的兩門專業核心課程,在《外貿單證實務》課程中涉及到報關單和報檢單的填制,因為在沒有報關和報檢基本理論的支撐下進行單證的填制比較有困難,所以只講單證的基本認知,具體填制方法在報關和報檢業務實訓中進行詳細講解,對于學生來講,在外貿單證實務課上,對報關和報檢的業務單證已經有了基本的認知,再學到會有個連貫的過程,不顯突兀。在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課程體系下,外貿單證實務在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課程體系中起到承上啟下,融會貫通的作用。
二、課程標準的制定
課程標準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就是對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應該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由于外貿單證實務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和職業性較強的課程,所以在制定課程標準過程中,充分的對企業的單證業務進行了調研,形成了一手資料,在系統整理的基礎上,形成了本門課程的典型的工作任務,共分為13個基本任務,1個綜合單證業務。任務的劃分以實踐業務中事件的發生順序為依據,以典型案例為線索,以職業規范為標準進行。并且對每個任務的學時和內容進行界定,在考慮到課程交叉和課程特點的基礎上進行。具體任務分配如表1課程典型任務劃分表:
三、課程教學資源的建設
依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體系要求《外貿單證實務》課程建設資源包括:課程標準、教學單元設計、教學課件、課程設計指導書、單證資源、案例資源、動畫資源、綜合考核系統等。
四、課程教學實踐的探索
1.課程教學方法的應用
針對高職學生,有部分學生英語基礎較差,在學習此類專業課程時,感覺望而生畏,其實對于單證業務來講,英文知識不可或缺,但是并不要求有多高的水平,應為單證的制作是按照相應的格式和規范進行的,非常有跡可循,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教學生用“替代法”來時學習單證知識。簡單來說就是把英文單證中出現頻率比較高的詞用一個你非常熟悉的文字或者字母來代替,這樣就可以把難學的英文單證劃分為幾個區域,進行認知,經過反復的練習,再還原原文。在案例運用方面,采用企業真實案例,能夠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對每個練習都提高重視程度,強調職業性的訓練。考核方式方面可以多樣化,注重過程考核,降低期末考試的分值,讓學生注重平時訓練,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
2.課程教學效果的檢驗
課程教學效果的檢驗大概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校內的檢驗,另一部分為校外的應用實踐。校內在課程的結課后,專業會安排一次大范圍的國際貿易單證技能競賽,對課程的學習成果予以鞏固和提高,達到以賽促練、以賽促學的目的,校外指導教師進行全程指導和點評。在校外,學生在大三下半年會有校外頂崗實習,學生可以選擇外貿企業作為實習單位,參與實際業務,進行制單和審單業務,提高專業制單能力和水平。
五、教學效果評價與反思
實踐是檢驗整理的唯一標準,學生參加技能大賽能夠暴漏出一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弱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盲點;學生企業實習能夠總結出一些經驗和方法;通過以上兩個方面,專業教學團隊會對課程不斷的進行調整和完善,對課程標標準進行研討、修訂,摒棄不符合專業教學實踐的內容和方法,不斷創新,跟上時代和經濟的發展,更好的為區域化經濟的發展服務,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外貿單證人才。
【參考文獻】
[1]程文吉.基于工作過程的外貿單證制作與流轉課程教學實施研究[J].對外經貿,2014年05期
[2]侍作芬.高職高專《外貿單證實務》課程改革探討[J].商業經濟,2010年7期
(基金項目: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項目名稱: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教學資源包建設;項目主持人:皇甫艷東;項目編號:交教研2015JY08)